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11|评论: 0

[龙门阵] 古人敬孝的故事 蒂尕字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说的是,子女以丰厚生活奉养父母,还不能算做孝顺,必须要有尊敬之心,如无尊敬之心,那和養宠物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对父母敬孝的:
       三国时期,在魏国有位姓王名裒的读书人,非常孝顺。此人自幼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他不光有学问,人品也极好。朝廷多次慕名招他入朝为官,王裒均因淡薄名利,不被金钱诱惑而谢绝。他一生舌耕为食,一直在家乡教书育人。
      父亲死后,王裒就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对母亲百般孝顺,事必躬亲体贴入微。只要母亲想做的事,都会小心翼翼认真地去完成,将全部心思用在母亲一人身上。母亲害怕雷声,每逢下雨打雷时,他便把门窗关紧,坐守在母亲身边,并握住母亲的手,不停进行安慰,绝不离开半步。

      多年以后,母亲离世,他悲痛万分,将父母合葬一处,早晚必到坟前祭拜。每到雷雨天气,只要听到隆隆的雷声,他都会及时赶到坟前跪拜,哭诉:“儿子在此,母亲大人千万别怕……”十里八乡之人都夸他是个大孝子,母亲死后还会在雷雨天到坟前安慰,可想而知,父母在世该有多孝顺。

      古人之孝是全面、无微不至的,从物质上、到精神层面上,做到事必躬亲细致入微,均能体现出一个“孝”字。“百事孝为先父慈子孝”,莫看是简单的一句话,真正做到,要保持一种“人以善感,天以福应。人以恶感,天以灾应。”的理念;佛曰:“命由心造,福自我求”。在传统文化精髓中延续五千年,不知有多少个王裒夜以继日做出来的。



004iOFYHgy6FxVfKb9d87&690.jpg

16.jpg


注:王裒(?—311)字伟元,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人。东汉大司农郎中令王脩之孙,司马王仪之子。西晋学者,因父为司马昭所杀,不臣西晋,三徵七辟皆不就,隐居教授,善书。因王裒至孝,其去世后,为纪念王裒及其母,后人将其墓地以北的一座山丘命名为“慈母山”,将流经山下的河流称为“孝水河”,将其陵墓所在之地称为“慈埠”,既今山东省安丘市慈埠镇。其墓址位于镇中心以东约50米处,现为县级保护文物。其母之墓居左,墓前有石碑一座,王裒之墓居右,两座墓上均植有苍松,四季常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