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不同,何必装懂
你以前装过的懂,经过时间累加的拉伸和变形,都是埋下的雷,变成贫乏胆怯和虚张声势。
----------
1
法学专业的小蔡刚毕业,参加求职类节目,寻求法务助理的工作,凭着宜人的形象、谈吐和台风,一上场就获好感。
进入正题后,主持人问她如何理解“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这句话。
小蔡毫不客气、开口就答,“法律就是帮助弱势方,和强势方有一个基本的对等”。
人力资源专家紧急叫停,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起码的认知。专家觉得法律生不该说出这样的话,提醒小蔡要严谨。
主持人又抛出了一道情景题,“假如嘉宾上台表演双节棍而受伤,要告栏目组,请问我有没有责任。”
小蔡又毫不客气、开口就答,“如果你提醒过嘉宾有风险,要量力而为就没责任,不提醒的话有40%的责任”。
嘉宾又听不下去,“才刚提醒完你要严谨,你张嘴就说40%,这属于无因管理,栏目组要对所有人的安全负责”。
经过两轮下来,嘉宾、专家和主持人一致认为,小蔡专业不扎实,说话漏洞多,不适合做法务,建议她转行。
在小蔡身上,自信的表述和不精的学艺所构筑的反差感,栩栩如生地符合了我心中对“装懂”的定义:一是毫不谦虚;二是自以为懂。
2
我最近也被装懂坑了一回。
之前和久未联系的老友打电话,恶补这些年各自的历程。
他对我自媒体写作很感兴趣,边听边问,从自媒体写作的趋势、出版行业的现状,到创作瓶颈的克服、行业达人的风格分析,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热切分享。
我对他改行做游戏画师很好奇,他说自己平时看哪些神话故事能启发灵感,怎样精准设计人物形象,行业里好玩的人和事,新出了什么画具设备……
当他讲到行业大拿的名字,绘画设备的英文品牌,某种画法的难度与技巧,某种风格的应用和兴衰时,我不知道是怕不懂提问很丢人,还是怕他解释起来费劲,我点头应答着,仿佛自己很懂的样子。
事后当我写文章,想引述他的某段工作细节,发现自己很难准确描述出来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场几个小时的聊天,他赚了,而我亏了。
他之所以赚了,因为他不懂就问,问得很细,逼着我打好多比方,切换不同角度解释给他听;我之所以亏了,因为我不懂装懂,对于有价值且没懂的地方,我没有刨根问底选择忽略。
圈子不同,何必装懂。
以为装着装着就懂了,其实装着装着迟早露馅。
3
作家冯唐声讨油腻青年,第一条就是:装懂。
“不愿意认真学习,不能掘井及泉,只是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张嘴就是名词概念,再细问却是一脑子浆糊。
暂时装有快感,一直装下去就会在最好的年龄错过真正可以牛的机会。多学习,多研究,对真正热爱之事,真正投入精力。”
被戳中痛处,与其急眼,不如反省。
我最佩服的两种人,一是对待职业,能够匠心深耕到精通;二是对待爱好,能从门外汉进化成小行家。
最可怕的是装着装着连自己都信了,以为真的懂了,然后毫不谦虚,听不见他人观点,自顾自地以为,活得狭隘且自大。
养成弄懂的脑回路,不论是工作,或是爱好,你以前装过的懂,经过时间累加的拉伸和变形,都是埋下的雷,变成贫乏胆怯和虚张声势。
别以为滥竽充数也是数,不懂装懂也是懂,绝对不是,别被装懂给害了。
你现在吃过的亏,是以前装过的懂!
(图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