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艺术特点之行当和服饰
成都哪里有川剧?川剧分文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文生行一般指俊扮剧中青年男性者,表演中均不挂“须”;旦角行不再统称小旦,而且绝大多数皆为女性演员应工;花脸行习分大花脸、二花脸,不再称大面、二面或净、副净。
须生行指除小生、花脸、丑角以外俊扮的中、老年男性,不再包括小生而统称“生角”(清末民初,小生与老生的区别已趋明显),所谓“末”,则专指扮演剧中下层人物的配角或次角,表演时皆要挂“须”;丑角行也不再称三面、三花脸或小花脸了。
川剧戏装有很多种,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都对应有相对固定角色,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有严格讲究。剧团历来对戏装都有严格而细致的分类,有所谓的“大衣”柜和“二衣”柜。
大衣,就是剧中帝王将相、娘娘嫔妃、内阁大臣等所穿的服装,有蟒袍、官衣、蓝衫等;二衣,就是剧中元帅大将、马步兵丁等所穿的服装,有铠甲、靠子、袍子等。演员舞台上一亮相,身上的戏装就先透露了角色的身份、性格、情绪等。
服装样式有讲究,川剧服装色调上的选用也有不成文的规定:黄色多用于皇生,绿色多用于红生,白色多用于武生,黑色和蓝色多用于正生,黑色多用于净,红色常用于丑。了解了川剧穿衣诀窍,以后再看戏,人物一出场,他的身份你也能八九不离十地猜得到了。
成都正宗川剧变脸表演,川剧中的人物穿的戏服有点明代古装电视剧中的感觉,川剧演出服装是以明代服饰样式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通用于各类传统戏里。为适应表演的需要,又有其独具的特色。成都黄龙溪古镇上的天府锦绣梨园,一家名角荟萃的川剧戏曲会馆,以经典川剧、民间绝艺表演为主营项目。每个节目的精彩演绎都是专业的服装服饰,将人物的身份情绪先表达。
成都哪里看川剧变脸?天府锦绣梨园结合古镇千年历史,将巴蜀戏曲在舞台精彩重现。古香古色的会馆构造,清香甘甜的盖碗川茶,精妙绝伦的川剧表演,成为众口好评的休闲度假好去处。
川剧变脸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桃园三结义的演绎亲身感受兄弟之间可贵的友谊,结成了生死之交完成兴国大业,长绸舞的表演更是不用绸棍,而用双手舞绸,还能脱手抛接,技能高超,舞姿优美。节目多样,用表演的形式在舞台上展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天府锦绣梨园志存高远,将西蜀文明薪火代代相传,通过传承创新古老的巴蜀曲艺,使渐渐消音的曲艺文化在戏馆重现声色,让身怀绝技的名家回归民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