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诞生至今,戏曲以其丰富、独特的艺术表征,成为增强电影民族性、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作出了贡献。
中国电影的诞生,始自以电影的影像记录功能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的武戏场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舞台表演实录是电影与戏曲联合的主要途径,随后又产生了中国独有的电影类型——戏曲电影,并在世界影坛大放异彩。
随着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深入发展,戏曲与电影的联姻逐渐突破舞台表演实录的局限,以“戏曲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戏曲电影也逐渐成为中国独有的电影类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戏曲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双重成就。《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五贯》《杨门女将》《女驸马》《野猪林》《红楼梦》等一系列戏曲电影横空出世,使之成为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的成熟的电影类型,也成为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突出成果。
在舞台实录和戏曲电影两种形式之外,戏曲艺术对中国电影的滋养,还以“戏曲元素”的形式更广泛地融入中国电影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不同方面。
成就斐然的第五代导演尤其注重以戏曲元素作为增加其电影“中国”辨识度的重要手段,《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霸王别姬》《千里走单骑》《梅兰芳》等影片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蜚声国际影坛,戏曲元素的运用功不可没
从电影诞生至今,戏曲即以其丰富、独特的艺术表征,成为增强电影民族性、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作出了贡献。
戏曲艺术与中国电影的结合,使中国电影成为塑造中国性格、凝聚中国精神、传承中国文化、传播中国价值的重要载体,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有力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对戏曲艺术的借鉴融合,将在“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成都哪里可以看川剧?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在四川成都,可上黄龙溪古镇天府锦绣梨园看一场传统的川剧表演,这是一家名角荟萃的川剧戏曲会馆,为更好地传承川剧艺术,让川剧剧目这份珍贵的遗产得以继承保留,传诸后世,天府锦绣梨园通过传承创新古老的巴蜀戏曲,使渐渐消音的曲戏曲文化在戏馆重现声色,让身怀绝技的名家回归民间。
会馆结合古镇千年历史,建筑古朴,装饰富丽,川剧绝活变脸更是惹得观众拍手叫绝。天府锦绣梨园以经典川剧、民间绝艺表演为主营项目。西蜀文明薪火相传,弹唱间昔日梨园风采重现,传统余音绕梁不息。听琴声拨动,不觉梦回古蜀。销声匿迹的手影戏重返民间,变脸、滚灯驰名国内,杂技手影精妙传神,古筝清音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