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竹工艺的发展能有今天的成绩 其实来之不易…… 它是一代又一代“工匠人”的坚守 ↓↓↓ 01 40年前,江安竹产业一派繁荣景象
那时候,江安做出来的火柴盒都精美得可以当礼品!
那时候,江安做的竹麻将还能出口到国外去!
那时候,江安做的火绘椅子和屏风都别具一格,画的老虎栩栩如生,占了省内绝大部分市场。
那时候,产业链的链条是必须从江安这里经过的。
……
40年前,江安竹产业还是一派繁荣景象。
江安的水码头,就是现在的北街,当年全是竹簧工艺老艺人开的店。
各地游客来到宜宾,都要到江安逛一逛,买些工艺品作纪念。那时候的江安,竹筷社、船篷社、竹椅社……热火朝天,已是一个以竹闻名的县城。
也许很多自称是地地道道的江安人都不知道
江安原来是这样的江安~ 02 时代变迁,手工艺制品步入低谷 那么
江安的竹工艺是怎么步入低谷的呢?
原来,随着市场的开放,传统传统工业模式被淘汰,工业化的新产品一拥而上,传统工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当初的手工艺装饰品被金银玉石取代,被传呼机、手机取代;竹制麻也被塑料麻将替代…… 就拿椅子来说,塑料椅子又轻又不占地方,而竹制椅子不仅价格高、还笨重,运输不便,很多人来我们江安,看了我们的竹椅家具,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很是喜欢,但把汽车后盖一打开,却发现装一把椅子就满了,直感叹携带太麻烦,只好算了……
再后来,江安老北街那联排的竹簧工艺店铺转行;编制竹制品的老匠人越来越少…… 03 坚守与创新 留下传承火种 尽管面临时代大潮冲击,但江安的竹工艺人并未坐以待毙,他们开拓创新。用特殊的技艺保住了江安竹工艺品最后的火种,同时还带动省内一些竹编厂生存下来。
直到近期,宜宾市竹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竹产业发展被列为宜宾“一把手”工程,竹产业终于迎来“春天”……
宜宾立足长江首城独特区位,竹林面积全省第一的实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与保护当中,把竹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加快建成长江上游绿色生态示范市和“中国竹都,最美竹海”,将竹产业作为新的核心产业进行规划布局。
而江安的目标是——做“竹”文章 全面打响竹产业之战。 目前,江安已形成以竹浆粕、竹纤维、竹家具、竹香板、竹食品等竹加工综合开发利用体系。
以竹资源为依托,竹文化为背景,江安连天山升级森林公园、仁和百竹海等以竹林为主的景区景点纳入了“大竹海”规划,竹产业相关的一二三产业正在协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下一步,江安将编制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对全线竹产业布局、体系、形态和竹经济模式、链条进行全面规划……
看了之后 有没有被江安的竹文化发展深深打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