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96|评论: 0

[四川发展] 传统匠人有了展示平台村民有了新的就业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旗村自筹资金,党员牵头建“乡村十八坊”

res01_attpic_brief_爱奇艺.jpg
                                                                       郫都区战旗村,游客现场购买豆腐乳

  今年8月8日,经过近一年打造,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开街。榨油坊、酱油坊、布鞋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一家接一家传统手工作坊遍布在仿古街道的两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在这里呈现。自开街以来,战旗村热闹的一天便从“乡村十八坊”开始了。

  传承传统手工艺解决村民就业与增收

  今年2月,作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昌布鞋”成为了网红。不少游客专程跑来购买,与此同时,想要了解和学习这门传统手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多。

  如今,赖淑芳在“十八坊”有了自己的布鞋坊,唐昌老店也依然保留。“这里更便于大家体验,游客都可以自己上手纳鞋底、捶底、砂边……这会帮助他们了解布鞋背后的传统文化。”

  除了赖淑芳的布鞋,这里还集中展示郫县豆瓣、蜀绣、竹编在内的18种传统非物质文化制作工艺,以此来还原旧时的作坊生产方式,打造一个集中展示和体验川西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集散地。战旗村“乡村十八坊”的开街,让村里的传统匠人有了展示的平台。

  战旗村党总支委员易奉阳还介绍,“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自筹资金,自主设计,自主修建、自主经营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为核心,集产品制作展示、参观学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可以这样理解,传统匠人相当于是以技术入股,成果与村民共享。”这样一来,匠人和村民都能增加收入,同时,村民还有了新的就业机会。

  党员牵头建设

  又当设计师又当工头

  8月8日,“乡村十八坊”开街的当天,易奉阳在朋友圈晒出5张“十八坊”的施工图,并写下“为了它,这一年没有去过一次商场,这一年苦过、累过、伤心过,今天开街了,也算兑现了自己的公开承诺!”

  说到这件事,易奉阳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村上的党员都是这样干的”。他告诉记者,战旗村推行“入党为什么?作为党员做什么?作为合格党员示范带动什么?”“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的“三问三亮”党建工作机制。为了抓好“十八坊”建设,他曾承诺,不管付出怎样的辛劳,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十八坊”规划好、建设好。

  “整整一年零三个月,基本上都是早起晚归。”易奉阳全程参与“十八坊”设计、建设,既当设计师,又当工头。“组织材料、组织施工,基本上每天都在工地上。冬天天没亮就起来了,工人收工了,我还要检查材料,做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据了解,“十八坊”全部取材于郫都及周边各地的老建筑,最有价值的是悬挂在入口的木牌坊,是当年都江堰二王庙重建时“淘汰”下来的,他们幸运地“捡”了回来并得以利用。

  在战旗村党总支的引领下,战旗村推动农村“三块地”改革,整理开发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通过直接挂牌、自主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引进第五季·香境、乡村十八坊、妈妈农庄等项目,实现业态植入、农民增收。


(来源:成都商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