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150|评论: 13

标题标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代序三章
灿烂夕阳
    生活的原貌是五彩缤纷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并存的。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人不可以没有信心和爱心,爱心表现了你善良的品质;信心让你斗志昂扬,勇敢地走向未来。
   年近80高龄的高义奎老先生———我的家乡人(他住火井镇,我住高何镇,其间相隔约20华里),他为人热情宽厚,真诚质朴,乐于帮忙,受人欢迎;作为作家,他做事务实,治学严谨,是非分明。
   在我和了解他的人的心中,高老就是一个充满爱心、勤于耕读,知识丰富,十分珍惜属于他的大美时光的人。作为一个曾经当过军人和教师的人,在他退休后的16年里,四处走访核实家乡的史料,一路斗志昂扬地行吟咏,充实愉悦地生活,笔耕不辍地工作。在退休的美好的年华中,他陆续发表文集《搜寻脚印》、《金台文稿》、《金台低吟》之后,又集得33万多字的文稿《夕阳文集》,内容包罗万象:童年趣事、历史事件、风土人情、家乡变迁、自己生活、逸闻趣事、民间传说、旅游观光等内容。他这个阶段的人生,总是带着一颗热爱之心,戴着理想和荣誉的光环,迈开坚韧的步伐,走在灿烂的夕阳里。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定会感受生活,品味生活,进而描写生活,记录生活;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会对自己、对他人、甚至对社会负责,因而做事认真,出言真实可靠;一个有成就的作家,必然有一个文化的根基,他把自己探寻的根须,深深扎进这片土壤,进而撑开一片蓬蓬勃勃的生命之伞。高老就是这样的人,因此,高老的文章,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老文章带着浓厚的时代特色,时间地点清晰,事情真实可靠。因此,《夕阳文集》最大的作用,是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当史料和人文地理资料来用。
    作为一个作家,他扎根在邛崃火井镇,他深深地爱着家乡,也爱着高何、油榨、银杏、水口,邛崃,甚至更多的地方。因此,他写的文章就把这里作为根基,再扩展开去。他写家乡的历史、家乡的人文地理、家乡的风土人情……无不带上自己的感情和时代的烙印。如:《火井土地改革》、《斗地主》、《虎连长》、《打菩萨》、《打麻雀,除四害》、《棒客夺命》、《刑场》、《火烧高场》、《天台山陡遭劫难》、《同仇敌忾,剑劈倭寇》……都真实地记载了那些年头的所见所闻,这些见闻里呈现出这辈人的过去的生活状况,带着历史的风云。
高老的文章,纪事详实准确,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地理资料和人文资料。如《地名掌故》、《古镇桥群》、《火井几处地名的来历》、《民国教育局长刘帆舟》、《悠悠古火井世界第一》、《弥陀寺》、《圣母坪》、《桃花滩》等,除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外,他以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地走访调查,弄清楚自己要写的人和事的真实面貌和来龙去脉,因此,所写内容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民间小人物,他都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和负责任的精神,一一口问笔录,认真调查核实。因此,他写的文章中的历史事件、地理人文、几乎是不容质疑的。仅仅以高老的《梦中的古庙》为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梦中的古庙》对邛崃火井镇双童村7组曾经存在的双庙子从地理位置、优美环境、建筑规模、建筑结构、菩萨神像、天井古木、戏台风格、庙会情景、法师讲经、信徒还愿等方面作了真实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还介绍了它在历史变化的过程中被作为教室用,临解放时收留过远来之人的故事,以及以后不可避免地被作为封建迷信的象征物的菩萨被打烂、庙子被拆除的沧桑巨变。一切都是真实可靠、令人唏嘘。
     《梦中的古庙》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临解放时,庙里来了个外地姓曾的女和尚,没有名字,人称“曾孃”,也有人叫她“曾菩萨”。解放后,曾孃就在本地还俗,并在此庙内分得了几间房屋,并抚了一个家住庙后尖峰顶山上的憨厚孤独小伙子高义堂——外号人称“胖子”作为养子。同时,给高义堂收留一个姓秦的外地流浪女人为妻,人称“老秦”。又为高义堂抚养了一个外地小女娃为养女,合成了异姓一家人,住在双庙子里。在土地改革时,一家四口都分得了土地。后来,小女娃长大成人后,曾孃和其养子高义堂,以及老秦先后病故。”
这里面的几个人物,都是我的亲戚。小时候每逢过年,就有一个个子不高、总是抽着叶子烟的干伯高义堂,还有他的养女高礼兴来给我女爷(原为象林寺女道长尹福兴)拜年,他们一直要在我当年住的古庙象林寺里和我们一起生活好多天。高义堂抚养的那个外地小女娃就是髙礼兴。髙礼兴嫁给了油榨三里坝的王嘉林,小时候,我没有少吃过他送给我们的麻花。他们生得一儿王强,一女王敏。现在,他们和儿子王强就住在油榨三里村桃花大桥的公路旁,还修建了很宽阔的三层楼房,开起了农家乐。我们两家现在仍然往来不断。作为普通的平民百姓,高老都考证记载得这么清晰真实,其他的人,当然更是非常确实的了。
     第二,高老的文章,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多用方言,给人亲切生动的感觉。这是高老的文章与别的作家语言的不同之处。因此高老的文章,不仅知识分子看得懂,就是平民百姓也看得懂。比如:《搏熊》中这样写道:“说起打枪,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心想一定很好耍吧?于是,好奇心促使我跟刘大爷一起上山去。临行前,外婆给我一个玉麦馍馍,叫我中午饿了吃。”,完全是农村人语言,很符合农人身份。“……和刘大爷一同上山的打枪仔还有表叔、老表等六七个人,并牵有几条彪悍的“撵山狗”(猎狗)。他们都是打猎的内行,有的还是打猎高手呢!一到山上,稍事休息,吃过叶子烟,便开始检查砂枪(猎枪)是否装好,并进行人员分工安排。在各个‘欠口’(野兽经常出没的要道口),安排专人‘坐欠’(隐蔽在欠口持枪守候),还有专人‘使狗’(呼唤猎狗)撵山。我和刘大爷一起,隐蔽在半山腰一个大石包后面,监视着欠口,坐欠守候。山上布下天罗地网,专等野物(野兽)出现便开枪。一切安排停当,打猎便开始了。”“我问:‘打住了吗?’他失望地答道:‘没有,好象伤了后腿,让它跑求!’刘大爷一边说,一边又开始往砂枪里装着火药、砂子,以备下次开枪。正当我俩说话时,前面垭口上也‘砰’的一声枪响了。这枪声惊天动地,震动山谷,回声荡漾。刘大爷兴奋地说:‘打中求!打中求!’”如此句子在文中到处都是,表现了高老的文章的乡土气息和通俗易懂的特点。
   第三,高老的文章,描写细致,声情并茂,生动有趣,读起来让人如临其境。比如《山珍野味笋子虫》中,高老写道:“茂密的慈竹林中,晨光暗淡,空气清新湿润,嫩笋繁茂诱人,笋香弥漫四野,每根嫩笋上都巴有好几个笋子虫。它们用利爪紧紧抓住笋壳,抱住嫩笋,将如锥硬长的嘴——其实是笋子虫的‘长鼻子’,人们一般都认为是笋子虫的长嘴。使劲钻入嫩笋体内,专注、拼命地吸食甜美的笋汁、笋肉。过一段时间,它便挪动几寸远,又另钻一个小洞,重新进到嫩笋体内吸食养分。捉虫的人们便迅速上前,出其不意地逮住它们,从笋壳上使劲将它撕扯下来,装进口袋。一早晨可逮许多。有的嫩笋生长在悬崖陡峭之处,也难不住捉虫的人们。他们千方百计,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最终也要把那些笋子虫抓到口袋里。”这些描写,让我仿佛又回到少年时代捉了一回笋子虫。“它们总是在泥地上的干竹叶堆下面藏着,当人们发现地上的竹叶在拱动时,就急忙将竹叶扒开,便可逮一堆大小不等的笋子虫,真是令人十分惊喜啊!”这是多么有趣的情景,真是趣味无穷!妙趣横生!
    又比如《青杠坡打虎》。就有“距火井镇高场北面两公里的山边有一个叫笕水沟的地方,我的老家就坐落在半山坡的台地上,旁边是一条小水沟,竹木掩映,鸟语花香,泉水淙淙,风景如画。我家屋后是一大片菜地,距家约半里处的屋后山上就是青棡坡。坡上有一块较平坦的洼地,周围全是黑瓮瓮的森林,长满脸盆大根的青棡树,以及柏树、桤木树等。洼地缺乏水源,周围没有人家。白天走进茂密的林子里显得非常阴暗,阳光从密集的树叶缝隙中星星点点洒落在潮湿的地上,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越往上走山越高,林越密,上接望君顶,连接木梯垴,直至九顶山,一片荒凉。远望大山郁郁葱葱,叠翠堆绿,峰壑起伏,少有人烟。山林里常有老虎、野猪、老熊、麂子等野兽出没,时有家禽家畜被野兽伤害叼食。”就生动清楚地写出了一个僻远的农家的艰难生活。“中午时分,妈妈上山去将大白羊另转一处,拴到青棡坡地边的龙坟园侧边吃草。小羊儿也欢蹦乱跳地在大白羊附近吃草玩耍”,整个是一幅优美宁静的图画,可是凶险却埋伏在其中。“下午收工时,妈妈上山去牵羊子。不料刚爬上青棡坡,突然发现,在拴羊子的地方,一只扁担花老虎正坐在大白羊旁边守着。大白羊已被凶狠的老虎咬死在地上,由于有绳子拴在小树上才没被老虎叼走。再看那只有十来斤重的小羊儿已被老虎残忍地咬死,吃得只剩下一堆血淋淋的骨头。”于是人们上山除害:“众人刚一爬上青棡坡,便见那只扁担花老虎高蚩蚩地坐在山坡上,傲慢地昂着头四处张望,还不时伸出血红的长舌头舔着嘴巴。在高合轩的指挥下,大家弓着腰,端着枪,屏住气息,从不同角度分头向老虎悄悄逼近。高合轩胆子极大,轻轻从老虎背面顺着地坎隐蔽地慢慢前进,直抵近目标一丈多远,才突然向老虎开枪,正中老虎头部。由于火药砂子装得多,且装有钎子,所以,一股硝烟喷起,火药味浓烈,只见老虎猛然一上窜,瞬间跃出丈把远,便訇然倒在地上,接着便‘噼噼卟卟’地乱踢乱板,嗷嗷嚎叫,震动山野。这时,另外几人在不远处,几乎是同时开枪,集中射向老虎,瞬间枪声四起,响彻山野。只见那倒地虎拼命挣扎,满地乱滚,‘嗷嗷’嚎叫之声撕心裂肺,凄厉惨烈,惊天动地,鲜血喷流满地,地上的荆棘、杂草压倒一大片,场面十分吓人。那老虎几番挣扎,四脚乱蹬乱踢,眼睛珠子挺鼓,一阵抽搐之后,慢慢一动不动地躺着死了。大家原地蹲着,等了一会儿,确定老虎真的死了,才一窝蜂涌上前去,仔细查看。只见死在地上的老虎浑身是血,多处受伤,脑部射进一根铁钎子,鲜血淋淋,一枪毙命。再看旁边已死的大白羊,颈项上被老虎凶狠地咬了一个对穿孔洞而亡,血流遍地。拴羊子的棕绳还套在羊颈上,另一头仍然牢牢地拴在小树上。大白羊旁边是小羊儿剩下血糊糊的羊骨和一地带血的羊毛。”读到这里,我真是服了:这是多么声情并茂、惊心动魄的场景呀!
   第四,高老的文章,知识性强。他的作品,不管是写人叙事、旅游观光,无不涉及生活知识和科普知识。有一些还是专门介绍知识的文章。比如《舛误指正》、《村小校志》、《漫说对联》、《格律诗特点简介》、《万物有度,过则为灾》等,都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漫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舛误指正》部分,作为大多数人,经常发现文字上的许多错误,有些错误甚至连有的大家也难免,人们不过随便说说,或者一笑而过。而高老,偏偏静静抓住不放。那个报刊杂志、那处楹联匾额、那幅宣传标语中的错字别字,连市文物局的文告,甚至《辞海》中的关于“前蜀”政权的存在时间,都作了考证和矫正。这虽然得罪了一些人,但对于学术,却是非常可贵的。可见,高老做事是非常负责的,值得信任的。
     不知道有谁说过:“美需要我们用劳动去创造,而后在美的享受中我们感到快乐。所以让我们铭记:劳动着,快乐着!”
     “ 付出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喜悦。当天空慷慨地洒下清凉的细雨时,当大树快乐地吐出清新的氧气时,当蜜蜂辛勤地酿成甜美的蜂蜜时,他们的内心一定充满了喜悦和骄傲。它们的生命因此更有光彩,更显得瑰丽”。高义奎老先生的人生是创造着美的,是一直付出着的、劳动着的,因此,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也是美好的、快乐的!
愿高义奎老先生在夕阳的余晖里,身体依然健康,生活更加美好,岁月更加辉煌!
                          高秀群 2018年夏于缥缈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井“活历史”高义奎:
致力挖掘家乡历史文化资源
信息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日期:2018-04-17

他是一名人民教师,他被称为火井古镇的“活历史”。他踏遍家乡山山水水,勘察古迹、访问老者、翻阅书籍,整理编撰原创著作140余篇32万余字。他就是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会员、邛崃市崃山诗词学会会员高义奎。虽已古稀之年,喜好创作的他却依然“耐不住寂寞”,他说,“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写作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记者近日来到高老师家时,他正在电脑前敲敲打打。旁边放着一个书柜,整整齐齐摆放着许多书籍。他痴迷阅读,尤其是古典文学,《三字经》、《辞海》、《史记》、《资治通鉴》等在他的手中翻阅了无数次。不管出门旅行还是走亲访友,他总喜欢带一些书籍或地图回家。
18年前,因为中风,高老师腿脚不方便,手也不能写字,握笔都十分困难。彼时,他年近60,为了写作连续一个月学习用电脑打字、处理文档、运用软件。一副老花镜、一盏台灯、智能拼音输入法难检字举例表、标点符号数字键指引表等等,成为他学习的“标配”。有时候,深夜凌晨来了灵感,想到一些事情,他都会立刻起床打开电脑……
1981年,火井编撰乡志组建乡志办公室,39岁的高老师成为其中一员。从自然概况、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到建制改革、历史变化、资料史实等等,一年多时间里,火井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向记者讲述当年如何翻山越岭了解高廷龙、周玉兴抗丁事件,如何上山寻找中华第一女状元黄崇嘏之墓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又是如何了解旧社会火井的匪患事件……回忆往事,高老师显得异常兴奋。
乡志编撰完成,也让他从此更加热爱写作,尤其是关于家乡火井镇的故事、诗歌和散文。
2002年退休后,高老师始终致力于挖掘家乡历史文化资源。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籍《搜寻脚印》,记录了参军、工作、家事、同事等。并且陆续写了《金台低吟》诗集、《崃山民间故事》、《金台文稿》等作品,并在多家刊物上发表。
谈到写作,他非常开心和满足,“写作让我快乐,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我要把我的家乡发生的民间故事、家乡变化都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
高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编写的一本《夕阳文集》,记录了他的童年趣事、民间传说等等。他说,要活到老,写到老。要用他的一言一行传递爱国爱家乡的正能量,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记者 王丽 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珍佳肴蕨鸡苔
(2016年9月14日)
邛崃山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蕨鸡苔,蕨鸡苔,弯悠弯悠长起来。过路幺姑孃掐一把,露水珠珠冒起来。”这首民谣描述了山中的一种美味的野菜——“蕨鸡苔”嫩绿水灵的可爱形象。其实,蕨鸡苔是山里一种野草名叫蕨鸡草的幼苗,是很好吃的山珍野菜。《辞海》书上称之为“蕨菜”。因其幼苗长得既嫩且直呈苔状,头顶上卷曲如凤尾(未长开的嫩叶),非常可爱,山里人俗称为蕨鸡苔,大都长在山坡。每年春天清明节前后,是蕨鸡苔生长和最佳采摘期,有不少山民采摘蕨鸡苔上街去卖。
1956年我读小学六年级将要毕业那期,春季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几个同学小强、小安和小甫相约,一起上望君顶(俗称“万金岭”)去讨(采摘)蕨鸡苔。清晨,火烧天直上半空,把大地映得殷红殷红。吃过早饭,我们几个就背着背篼,高高兴兴地出发了。一路上有说有笑,欢天喜地,走老蓬顶,过苏家山,经雾清庵,翻木爷岗,我们轻松愉快地爬上万金岭。这时,火烧天早已消失,天空渐渐黯淡下来。我们便钻进附近的疏林,分头寻找蕨鸡苔。我走到万金岭岩前,发现一根讨一根,也讨了好多蕨鸡苔。穿过一片树林,我望见岩边有一块烧过的“火地”——烧“火地”是当时山民们的一种原始耕种方法,即在头年夏天把地上的林木、荆棘、荒草等植被成片砍掉,等到冬天所砍植物尽都干了,再点一把火全部烧掉。到次年春季,便在“火地”里种庄稼。今年烧这片,明年烧那片,后年烧另一片。其实,这就是原始的“轮作”方法。据说,这种火地轮作的庄稼,不用施肥,也长得特别好。大概这就是所谓古代“刀耕火种”的传承吧!在这片焦黑的火地里,已是杂草丛生,也长出无数绿油油、嫩冬冬的蕨鸡苔。只见一根根粗壮的蕨鸡苔,头顶卷曲着象凤尾,胖胖的身躯,高高矮矮,大大小小,杂乱无章的生长着。我高兴极了,大声惊呼道:“好安逸啊!这边好多蕨鸡苔呀!”一边喊,一边就讨起来。他们三个一听我的惊叫声,也迅速跑过来一起讨。就在这片火地里,我们都讨许多嫩绿的蕨鸡苔。
之后,我们又到其他地方去寻找蕨鸡苔。我和小强转到山侧面,在一个林边又找到许多蕨鸡苔,也讨了不少。小安和小甫也或多或少地讨了好些蕨鸡苔。正当我们专心寻讨时,天空突然下起毛毛雨,雨渐渐大起来。我们都没有戴草帽,周围又没有人户躲雨。大家一看,不远处就是万金岭的老庙子——清凉寺,便不约而同地向庙里跑去躲雨。天阴沉沉的,毛毛雨越下越大,大家都有些失望 。肚子有些饿了,我们把带来的作午饭的冷玉麦馍馍吃了。已经时过中午,雨终于停了,春寒料峭,觉得有点冷飕飕的。我们商量决定回头走,到木爷岗去再讨蕨鸡苔,因为那里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蕨鸡草,肯定有不少蕨鸡苔。转过山岩,经过狭路,我们兴冲冲来到木爷岗,那里有许多蕨鸡草荒荒,大家又分头去找蕨鸡苔。我穿荒荒、越荆棘、走陡坡、过深壑,在小沟边、荒地头、山坡上、岩脚下,又讨了许多蕨鸡苔,心里乐滋滋的。由于刚下过小雨,到处都是水灵灵的,我们几个在山荒里穿行,大家的裤腿都湿了半截。这时,我看见小强他们也收获颇丰。大家一招呼呐喊,就在路边集中,互相一看,都讨了许多蕨鸡苔。时间不早,大家都感到有些冷飕飕的,我们便欢快而回。
回家后,奶奶便忙着把我讨回的蕨鸡苔择干净,扎成小把小把,弄得整整齐齐的,准备拿上街去卖。剩下的(家里吃不了许多),奶奶烧起开水,放进锅里焯过水——煮几分钟,捞起来,用清水漂过,再一根根撕成几片,将撕成片的蕨鸡苔,用刀切成短截,放上韭菜、油、盐、花椒、豆瓣海椒等,象做回锅肉一样炒好吃,其味特别鲜香。也可以将焯过水的蕨鸡苔晒干,储藏。欲食用时,用开水发胀泡软,可以炖肉吃,回锅吃,味道清香。这干蕨鸡苔还有一股独特的鸡肉香味。
次日赶场,奶奶把扎得整整齐齐的蕨鸡苔拿上街去卖,一角钱一把,也卖了好几元钱。
蕨鸡苔是蕨鸡草的幼苗,生长过几天后,幼苗顶端卷曲的凤尾很快张开成大叶子,蕨鸡苔便老了,成了蕨鸡草,不能食用,只能到秋天割来当柴烧了。但是,在缺粮时,老蕨鸡草的根根却可以用来充饥。那是1960年“低标准”最缺粮的时期,人们饿得没办法,便挖“蕨鸡根”来充饥。记得那年冬天,我从灌县(都江堰)铁路单位请假回家探亲。家里没有粮食吃,母亲叫我到舅妈家高何镇玉灵山上去挖蕨鸡根回来吃。因为那里山高林阔,土广人稀,蕨鸡根好挖些。舅妈住在高山上,家里很穷。我的外婆和舅父在这“低标准”缺粮吃,已经饿死了,丢下年轻的舅妈一个人,拖着三个高高矮矮不满十岁的表妹艰难地生活。那天,我到舅妈家,她叫我在她家休息,说山上很危险。她一个人背起背篼上山去搞了半天,挖了半背蕨鸡根回来。原来,肥胖的蕨鸡根外表有一层黑色毛皮,必须通过火烧才能去掉,否则不能吃。我们把蕨鸡根放在火塘里,用火夹不断地翻动,不断往外夹。过一会儿,只见一条条烧得黑乎乎的蕨鸡根便摆满一地。再将烧过的蕨鸡根拍打去灰,整理干净,切成半寸长的短截,在热锅里炕干,磨成面,做成馍馍来充饥。虽然有焦味、苦味,当时吃起来却很香。虽过了五十多年,却还记忆犹新,苦味尚存,永生难忘。
现在,一到春天,新蕨鸡苔上市时,老伴总要上街卖些回来尝鲜。吃着山珍美味佳肴——鲜嫩可口的蕨鸡苔时,往往会勾起我对当年“低标准”吃蕨鸡根馍馍的苦涩回忆。
山珍美味野生菌子
(2016年8月25日)
火井镇下辖两座场镇。一座叫高场,场期是三、六、九;一座是三和场,场期逢五、十。高场是火井的中心场镇,镇政府驻地。逢场天,市场繁荣,商贾云集,附近老百姓有许多来此赶场,非常闹热。2016年盛夏的一天上午,正是高场逢场天,我闲遐无事在街上慢步走耍,看见状元路东头有个商贩在收购干菌子。一个白发老大娘正挤在人群里,叫收购菌子的中年女士给她称干菌子。忽然,白发老大娘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动,晃动……模模糊糊间,竟然变成我奶奶高大的身影,仿佛在高声叫我:“乖孙娃儿,快来拿钱去买香东西吃啊!”。
我的奶奶早在1960年“低标准”时期因缺粮而饿死了,那年她才62岁。在我们家,奶奶是最疼爱我的。记得我十三岁那年,那是1955年夏季雨后天晴的一个早晨,天刚亮,奶奶就叫我快起床,和她一起上山去捡菌子往常,奶奶捡菌子上街去卖了钱,总要给我5分钱说:“乖孙儿,拿去买香东西吃” ——当时的5分钱在面馆子里能买一碗面吃。不用说,我心里有多么高兴啊!。听到奶奶的叫声,我翻身起床,揉揉惺忪的睡眼,提起竹篼篼就和奶奶一起,迎着晨曦,冒着晨雾,踏着晨露上山捡菌子。书上说,菌子的学名叫蘑菇,是山林中生长的山珍美味,名目繁多如,大脚菇、青蛋菇儿、红缺碗、青棡菌、火炭菌、茶菌子,更有十分珍稀的三塔菌,等等。菌子大多在盛夏季节,生长在杂树林里。捡菌子的最佳时间是夏天雨后晴朗的早晨。
朝霞轻抚大地,清风微拂山野,刚醒的山雀欢叫声打破丛林的沉静。在阴冷潮湿的林荫下,柔和的阳光透过树叶枝杈,星星点点,稀稀疏疏,筛洒在野草尖那晶莹欲滴的露珠上闪闪发光。在峰壑山间,岩畔坡上,密林深处,我和奶奶低头慢步,全神贯注地搜寻着树林里生长的各种菌子,生怕漏掉一朵。呀!那边青棡树下满地长着木篓薮,有几朵大小不一象伞状的大脚菇,黄色如圆盖的菌头顶着新鲜泥土,钻出地面的木篓薮挺立着,那粗壮肥实的菌干有镰刀把大,好象呆呆地看着我招手微笑呢!于是,我快步喜悦地走过去,将它拔起来放进提篼里。这时在旁边的青棡树下,我又发现并捡了几朵刚出土的大脚菇呢!转过山坡,来到一片桤木林中,我又捡了不少青蛋菇儿、红缺碗等菌子。我看见奶奶也在不远处不时蹲下,往背篼里放进刚捡到的菌子。我们一边捡一边走,一会儿捡青蛋菇儿,一会儿捡红缺碗,一会儿捡大脚菇,一会儿捡青棡菌……不是在岩边就是在坡上,不是在刺笆笼里就是在荒草丛中……就这样,我们边捡边走,边走边捡,两眼锐敏地四处搜寻,唯恐漏掉一朵菌子。这时,我一转眼,看到邻居的大伯娘、幺嫂也在附近捡菌子。啊!对面山坡上也有几个捡菌子的人。太阳已经高挂在天空,眨眼间又穿过稀薄的云层,射出万道金光,烘烤着大地。我已捡了半提篼菌子,奶奶的背篼头也捡了许多菌子。于是,我们转过岩头,走下山坡,顺着沟边,沿着小路,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回家后,奶奶把捡回的菌子倒在簸箕里,将一朵一朵的菌子抖去泥土、烂叶,掐去菌根,再用篾丝子一朵一朵地将菌子穿成一串,扎成一个圆圈。一共扎了许多菌子圈圈,准备拿上街去卖。吃过早饭后,奶奶就带着我上街卖菌子了。大概因为奶奶的菌子又嫩又好又干净,刚到街上,就有很多人围着买。不过半天,鲜菌子就卖完了。奶奶高声叫我:“乖孙娃儿,快来拿钱去买香东西吃啊!”。从奶奶手里拿到5分钱,我心里自是高兴不已。
又是一天雨后的清晨,奶奶背着背篼,兴高采烈地从大门外回来,背篼里装着很多三塔菌。随后,奶奶告诉我一些关于三塔菌的秘密。这三塔菌是品味很高,极为珍稀的一种菌子。每年只在盛夏季节生长一次。凡是生长三塔菌的地方,每年在相同地方都会继续生长。因此,捡菌子的人都要悄悄去捡回,并注意保密,否则次年就捡不到了。为什么叫“三塔菌”呢?原来,这种菌子最大的特点是集群生长,每一处都有几朵、十几朵,甚至是几十朵。更奇特的是,只要发现一处三塔菌,必定在这附近不远处,还有另外两处,因此人称“三塔菌”。据说,这三塔菌很有灵性,又特别小气,只要一入凡眼(被人看见)就不长了。如果不及时捡起来,它很快就会枯萎。因此,只要看到三塔菌,无论大小,都要一齐捡光,还要一连捡三处呢!奶奶把捡回的三塔菌择干净,用篾丝子穿成几串,拿上街去又买了好些钱。
据《辞海》载,三塔菌的学名叫“鸡枞”,也叫“鸡枞菌”,是一种野生蘑菇,主要产于我国的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一般生长在田野或山坡上的白蚂蚁窝上。它象伞一样的菌帽,雪白细嫩的长腿,样子非常可爱。三塔菌的最佳吃法是“清蒸”,即将菌子用清水轻轻洗净后,再放入少量的盐和猪油或清油,放很少的水,在锅里蒸。这样做出的三塔菌味道最鲜美,营养极丰富。三塔菌的吃法多种多样,还可以炖鸡、炖白果、炖板栗、煮肉片汤等,不但香味浓烈,而且吃起来口感非常细嫩,味道都极其鲜美。三塔菌还不能进行人工培育,只有野生的三塔菌,所以价格很昂贵。
奶奶在世时,还喜欢做干菌子。野生菌子最旺盛的季节,捡回来的鲜菌子太多,卖又卖不了,吃也吃不完,留不了两天就要烂掉,很可惜。于是,奶奶便把捡回的鲜菌子择去菌脚泥土,用清水洗净,然后,撒在晒簟里,在太阳下晒。夏天阳光如火,很快就将菌子晒干了,可以保留很长时间,到了冬天也有菌子吃。要食用时,用开水将干菌子泡胀,洗净。用来炖猪肉、炖鸡吃都可以,口感很好,还有独特的异香呢!味道很美。
奶奶的高大的身影突然消失在天幕中,我的思绪也从时间隧道中瞬间飞回眼前。白发老大娘已卖完了菌子——5斤干菌子共卖45元钱,拿着钱满意地离去了。大街上仍然闹哄哄的,收购干菌子的商贩正在忙着称秤,忙着付钱,忙着把收购的干菌子装进大口袋里。没半天,她就收购了几大口袋。
我慢步来到河北街头,忽然看见有个中年汉子提着几串三塔菌在卖。那几串三塔菌又嫩又好又新鲜,有几个年轻人围着他正在讨价还价。最后讲成55元一斤,一过秤是3斤半。中年汉子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赶场去了。
据说,有的商贩收购的菌子转卖到城里的高级餐馆,人们都争相食用,慢慢享受这稀有的山珍美味。                                                                                 


山珍美味笋子虫
盛夏时节,火红的太阳高悬在天空,炙烤着大地。火井镇高场每逢赶场天,在场头场尾的天灯坝、老粮站门外的三岔路口等处,可见有外地商贩在收购笋子虫。不少山民将山野慈竹林中逮来的笋子虫买给收购者。每天可收购许多,有时甚至要收两口袋。
今日天晴,烈日当空,高场又逢赶场。我闲遐无事,也去逛街消遣,来到崇嘏广场休闲。只见状元路原粮站门外围着一大堆人。那里有什么新鲜事?好奇心促使我急忙走过去,挤进人群,想看个究竟。原来这里正在收购笋子虫。只见一个身着蓝色短袖衫的中年女士,正忙着用小秤称笋子虫。周围挤满了卖笋子虫的山民,大多是大爷、大娘,也有青年男女,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呢!每人都提着或大或小装着笋子虫的塑料袋。挨挨挤挤,争先恐后地忙着卖笋子虫。
看着那位女士熟练地称着秤,还微笑着让旁边那位大娘看看秤上的数量说:“啊,是一斤八两。”只见女士在大娘的协助下,迅速将塑料袋里的笋子虫连抖带抓地倒进大塑料口袋里,并付给大娘30多元钱。大娘满脸堆笑地挤出人群离去了。只见那位女士又继续利索地称着笋子虫:大爷的、大嫂的、小伙子的……有的三斤,有的两斤,有的半斤,呀!最多的有5斤多。这天,那位女士共收购了两大口袋。我轻声问她:“请问大姐,你买这么多笋子虫回去做啥子?”她爽快地笑着回答道:“吃呀!”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商贩们收购大量的笋子虫,是卖给城里的高级餐馆,供有钱的人食用的。据说城里有钱的人多,最喜欢吃这些稀有且富含高级营养,和丰富天然蛋白质的山珍野味呢!一盘油炸香脆的笋子虫肯定要卖许多钱啊!
我和一位王姓老大爷边走边聊,谈起他逮笋子虫的故事来。据他说,每年盛夏时节,正是慈竹嫩笋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笋子虫繁殖最快、最多之时。这几年,有外地商贩来高场收购笋子虫,也就有山民不失时机地去逮笋子虫来卖钱。每天早晨是逮笋子虫的最佳时候。这时,茂密的慈竹林中,晨光暗淡,空气清新湿润,嫩笋繁茂诱人,笋香弥漫四野,每根嫩笋上都巴有好几个笋子虫。它们用利爪紧紧抓住笋壳,抱住嫩笋,将如锥硬长的嘴——其实是笋子虫的“长鼻子”,人们一般都认为是笋子虫的长嘴。使劲钻入嫩笋体内,专注、拼命地吸食甜美的笋汁、笋肉。过一段时间,它便挪动几寸远,又另钻一个小洞,重新进到嫩笋体内吸食养份。捉虫的人们便迅速上前,出其不意地逮住它们,从笋壳上使劲将它撕扯下来,装进口袋。一早晨可逮许多。有的嫩笋生长在悬崖陡峭之处,也难不住捉虫的人们。他们千方百计,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最终也要把那些笋子虫抓到口袋里。幼小的笋子虫都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它们总是在泥地上的干竹叶堆下面藏着,当人们发现地上的竹叶在拱动时,就急忙将竹叶扒开,便可逮一堆大小不等的笋子虫,真是令人十分惊喜啊!比如,昨天早晨,这位王大爷就在山坡上竹林里好几处竹叶拱动的地方,抓了一斤多笋子虫,好安逸啊!这不,今天就拿这些笋子虫上街来卖钱了。王大爷讲得津津有味,喜笑颜开。我听得专心致志,如临其境,仿佛也跟着王大爷一起去山上慈竹林中,不但嗅到竹笋散出的清香,而且痛痛快快地逮了一回笋子虫。
《辞海》书上说,笋子虫的学名叫“竹象甲”,也叫“竹象”,“笋子虫”是山民们对它的俗称。大概是因为笋子虫有一根如锥似铁的长嘴(鼻子),就象大象一样,且生长于竹林之中,故得此美名。笋子虫全身间有油黑色和黄褐色,是专吃嫩竹笋的有害昆虫,生长在茂密的竹林中,常用其硬如铁锥的黑色长嘴钻进嫩笋里,吸食甜美的嫩笋汁液、笋肉而生存。被笋子虫钻食过的笋子,浑身都是如锥钻过象蜡蒂一样的小孔,必然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枯萎死亡。笋子虫的前面有一对又长又粗,象螳臂一样的大腿。它一共大小六条腿上都长有如锯似的倒钩,抓住笋壳,抱得极紧,不易撕开。它们的背上有黑色硬壳。硬壳下藏有一对半透明褐色翅膀,振翅飞翔,“嗡嗡”作声。人们常将笋子虫大腿前端如锯的倒钩部份,从关节处取掉,并插上竹签(或拴上一根长线),使之转动,让其振翅嗡鸣,常常是小孩子们有趣的土玩具。
我童年时代,就最喜这样玩笋子虫。记得1952年夏天,那时我才十岁,上小学五册班(当时学校是春秋两季招生)。有一天早晨,我和十二岁的堂哥小安,和邻居一个八岁的远房族弟小甫一起去上学。走到半路时,我忽然发现路边慈竹林里的几棵嫩笋子上,巴有好几个笋子虫。便用手一指惊叫道:“呀!笋子虫!”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向竹林中跑去。三哥跑得快,一把抓下几个笋子虫。接着,我和小甫也抓了两个。大家都很兴奋。只见三哥急忙去折了一根有桠杈的白家竹小竹枝,去掉多余的枝叶,在小枝上签上几个笋子虫。稍一转动,笋子虫便振翅嗡鸣,真有意思。我从书包里搜出一根两尺多长的白线,一头把笋子虫前腿拴住,用手抓住白线的另一头,将笋子虫一甩,只甩几圈,便听到笋子虫“嗡、嗡、嗡”地飞起来,那声音非常好听。这时,三哥和小甫手中的笋子虫也欢快地飞动起来,“嗡嗡”振响。我们十分高兴,大家忘乎所以。突然,我不小心一松手,笋子虫便“嗡”的一声,拖着长线飞跑了。我慌慌张张地伸出双手向已飞走的笋子虫撵去。边撵边急叫:“安逸,我的笋子虫飞求!”三哥他俩也急忙帮我去追赶。眼看笋子虫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我们三弟兄都无奈地泄气了。大家垂头丧气,正想回头去上学。我猛然间抬头发现,我的笋子虫飞到高处,被树枝挂住长线,飞不动了。我又惊叫道:“我的笋子虫挂在树上了!”接着,我们三弟兄就围着小树团团转,用树枝戳,用土块打……总想快点将笋子虫弄下来。整了好一阵,最后,还是三哥爬上树去,才把我的笋子虫抓下来。可是,赶到学校早已上课,我们迟到了。
    有时,我和小伙伴们还常常到慈竹林中,逮回许多笋子虫,把它们背上的硬壳壳和翅膀去掉,放在火膛的火灰里崴着慢慢烧熟吃,很好吃,真的是山珍美味很香啊!
童趣
(2016年6月29 日)
回忆回眸回味,童乐童趣童年,真是其乐无穷啊!哪个没有儿时乐?儿时无忧乐上天。
我的童年有千般乐趣,最大的乐趣莫过于逮鱼、打雀子(鸟)、碰铜元、打马叉、打碑,等等。这些游戏不花钱,或花钱少,游戏简单,趣味无穷。回忆1953年前后,我才十来岁,正读小学期间——那时,街上没有什么儿童玩具卖(即使有卖的也没钱买),仅有些小孩子玩的纸折风车、粗纸制作的大头和尚和孙猴子戏脸壳子等。哪里象现在街上卖的红红绿绿、五花八门,什么玩具都有,甚至连汽车、飞机等高级玩具都有卖的,更有甚者,游乐园的玩具真是千奇百怪,应有尽有。那时侯,家里穷,小娃儿根本没有什么零花钱。但是,放学后,星期天,寒暑假……我和三哥、小甫、小强等几个小伙伴,常在一起看牛、割草、逮鱼、碰铜元玩耍,等等。我们总是想出不少游戏,变着法子来玩耍。
一、嘘鱼
这里,既不是说鲤鱼,也不是记鲢鱼,单说嘘鱼,你知道什么叫“嘘鱼”吗?其实,嘘鱼,是我儿时的一种很有趣活动,跟钓鱼差不多,其实质就是钓鱼,所不同的是,不用长长的渔竿、渔线、浮筒子,更不用渔钩来钓鱼。那么,究竟是怎样钓鱼呢?
我的老家在今之火井镇双童村7组的笕水沟。距我家约半里远,就是蜿蜒清澈的洗甲溪,溪流两岸是险峻的高山深谷。东边是八龙岗(俗称老蓬岭),高大雄伟,上抵青天;西边是龙头山(俗称尖峰顶),陡峭峻秀,直插云霄。洗甲溪奔腾跳跃,从两山之间的深谷中弯弯曲曲如蛇行冲闯而出,流经山口的双庙子,始进入平坦的山间小坝子,流速减慢,往南蜿蜒注入火井江。其间,双庙子以下相隔二里远有两个大深滩,水深齐胸,是天然的游泳池。一个在双庙子外面,因筑堰而成,大家称之为“堰滩”,一个在距双庙子下面约二里远的河中,其形状如筲箕,人们叫它筲箕沱。在红日高照,晴空万里时,深滩清澈见底,可见水中鱼儿自在畅游,还不时有鱼儿泛出水面,抢吃偶尔飘浮的食物,激起一个个浪圈,向四周扩散,形成一片美丽的涟漪,渐渐消失在岸边。这美丽的洗甲溪是我儿时和小伙伴们最好玩耍的地方。除了炎热天下河洗澡、打水仗、搬爬海(搬开石头逮螃蟹)、摸鱼捉虾等,就数下雨天,洪水刚过后,到河边去嘘鱼了。
我上三级的时,记得是1953年暑假的一天夜里,天下暴雨,雷拱活闪,大雨倾盆,屋檐水冲出几尺远。不多时山洪暴发,洗甲溪波凶浪滚,发出訇然巨响。吓得我缩进被窝,悄悄咪咪,不敢动弹。第二天一早,上四年级的三哥叫我一起去河边嘘鱼。天还在下着毛毛雨,我们哥俩戴着草帽,披着蓑衣,拿着小鸳篼(有时是小筲箕)和短渔竿,急忙冒雨来到洗甲溪边。起眼一看,洪水开始消退了,河边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显而易见。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此话贴切比喻,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却含有深刻的哲理。河边有几块石包上,已有几个头戴草帽,披着棕挎子,蹲在那里正在嘘鱼的人。咱俩就赶快到河边玉麦地里用双手挖土刨蛐蟮子(蚯蚓),再将所刨得的蛐蟮子,用竹签子透过其体内,把几根蛐蟮子穿在一根细线上,再把穿好的一串蛐蟮子紧缩,叠成两圈,牢固地拴在小渔竿巅上。小渔竿是约长三尺、小指粗的白家竹做成。然后,选一个流水较缓的石包处,我蹲在石包上,左手掌着有一个置于水中的鸳篼,右紧手捏着短渔竿,插进浑黄的河水中。口中要将双唇撮拢成圆形,用劲巧妙缓缓地吐出气流,不断发出如口哨般的“嘘——嘘——”声,这“嘘”声清脆而响亮,听之悦耳。有传说,这“嘘”声有一种神秘而奇特的魔力,鱼儿一听到嘘声,就象着了魔,能将鱼儿召来,能让鱼儿糊里糊涂而吞饵。因此,人们将这种捕鱼的方法,神秘地称之为“嘘鱼”。嘘鱼,特别要注意小渔竿在水下的动静,因为河水浑黄,看不到水下情形,又没有浮筒子可观察,是否有鱼吞饵?全凭右手灵敏的感觉。如果毫无动静,则没有鱼吃食,如果感觉渔竿在颤抖,象有鱼在吞饵(要辨别是不是水在冲动),这就是有鱼觅食吞饵的信号。此时应当立刻将渔竿从水中急速提出水面,并及时放进鸳篼里。掌鸳篼的左手则要同时密切配合,迅速把鸳篼移到恰当处,以便右手快速提出水面的鱼儿,能及时准确地放进鸳篼里。此时,只见刚捕获的鱼儿在鸳篼浅水中乱板(蹦)乱跳,稍待一会儿,它便会归于平静,在鸳篼内悠游了,看之真是令人兴奋而激动。就这样,经过一次次激动,我鸳篼里捕获的鱼儿不断增加。有时侯还特别激动,因为有一次竟然提起两条鱼来。这时,只听河边不断传来尖锐悦耳如口哨的“嘘——嘘——”声。我看不远处的三哥,也嘘很多鱼儿。其他几个嘘鱼的人也收获不小。
嘘鱼,也要选择时间,在刚涨水不久,河水浑黄时,最适合嘘鱼,而且,这时嘘起来的鱼,绝大多数是一种叫“米汤浮”(黄辣丁)的鱼儿,也有少数红尾巴儿鱼,其他的鱼儿就很难嘘到。无论是黄辣丁,或者是红尾巴儿都是小鱼,要一二十条,甚至更多才有斤把重。但是,这些小鱼很好吃,肉质细嫩,其香独特,味道鲜美。吃这种嘘来的小鱼,其烹饪方法也特别讲究。
我把嘘的鱼拿回家,奶奶夸道:“瓜孙娃儿好能够啊!嘘了这么多鱼儿!”说着,便用菜刀在鱼肚子上横割一刀,然后,将鱼儿一条一条地从刀口处,把肚腹挤掉,淘得干干净净,就放进滚油锅中,将鱼儿慢慢翻来覆去地炸熟炕干,连鱼骨头都一起炸脆了。起锅后,再用豆油盐巴调和海椒面、花椒面等香料蘸着慢慢品尝,又香又脆,连肉带骨一起慢嚼缓吞,非常好吃,这是“油炸鱼”。另有一种做法叫“青椒蒸鱼”,将切成几段的小鱼和入切碎的青海椒,拌入清油、盐巴、花椒面等调料,放在蒸饭的甑子头慢慢蒸好,吃起来清香爽口,味道鲜美。还有一种叫“红烧鱼”,其做法是,将少许清油放入锅内武火高温加热,把弄干净的鱼儿放进锅中生炒,再加进豆瓣海椒、生姜、花椒面等调料,掺入适量的清水,文火慢慢炖熟后食用,又香又辣又麻,味道特别鲜美,又是另一番独特风味。奶奶风趣地说:“瓜孙娃儿你慢点吃,不要把舌头一起吞下去了”,逗的全家都笑起来。
晴天不适宜嘘鱼。我们就在大太阳的晴天,下河去摸鱼,或拿着洗脸盆、水提子(小水桶)去戽鱼,也很好耍。摸鱼很简单,就是把裤儿衣裳一脱,光着屁股跳下河,在石包底下去摸着逮鱼。有时几个人围着一个大石包,几方逗倒逮藏在石腔里的鱼儿,特别好耍,但收效甚微,远不如戽鱼效果好。
戽鱼,在河沟里选好地点,先将上游的水截住,并向旁边掏沟,把水撇开,再在下边闸一道小石埂,用泥巴堵好,把鱼儿堵在石埂以内。几个人一齐用水提子或洗脸盆使劲往石埂外戽水,大家轮换不停地戽,直到把水差不多要戽完为止。这时,剩下浅水里的鱼儿在脚边东碰西撞,四处乱窜,极易被捉,最后,连虾子螃蟹一起逮光,皆大欢喜。当然,也有大家使劲流汗,最后只逮几条小鱼儿,很不如愿,使人沮丧的时候。
二、打雀子
我们特别喜欢打雀子。几个小伙伴都有一把“皮崩子”,书上叫它“弹弓”。我们的皮崩子都是自己造的。其实制造皮崩子也很简单,先选好一根带叉的小树桠枝,约有手指头大、五六寸长,削得光光生生的,在其两桠叉的上部各刻一道如颈浅痕,准备在此牢系橡皮。然后,到街上买两三尺很有弹性的橡皮,平均裁成两截,再用约二寸长的旧皮子(或厚布片)连接起来,最后将橡皮两端分别系在削光了的木叉叉上部,一把理想的皮崩子就制造好了。有一次在课堂上,三哥在下面低头悄悄做皮崩子,被老师发现后,把他将要做成功的皮崩子缴了。放学后,他主动到办公室去找老师作检讨,想把皮崩子要回来。可是,老师叫他回去请家长到学校才给他。哪个敢让家长知道呢?直到放暑假那天老师才把皮崩子退给他。三哥真行,在皮崩子被缴的第二天,他又另做了一个皮崩子。为了方便,我们常到河坝头去捡小石子作子弹,准备上山打雀子。每次都要捡很多,我的两个衣裳包包经常被这些小石子磨穿了。
皮崩子的用法极其简单,先将小石子包在两截橡皮之间连接的皮子里,然后右手握紧并举起系有橡皮的木叉,左手用力捏住包石子的皮子,使劲往后将橡皮拉长,同时眼睛从木叉中间瞄准雀雀,之后,突然将左手放开,皮子中的石子眨眼间迅疾从叉中象子弹般飞出,打击雀雀。如果瞄准了,便一羽中的,效果立见。放学后,我们便一路打着雀子回家。有时玩到天擦黑才落屋。我们常常打的是麻雀子、红豆毛儿、土画眉、青拐子、丝丝扯鸟,等等。特别是每年立冬过后,红豆毛儿雀雀便一群一群地飞下高山,成了我们追打的主要猎物。
我们称为“红豆毛儿”的小鸟非常美丽活泼,书上说它叫“相思鸟”,也叫“红嘴相思鸟”,还有人叫它“七彩相思鸟”。它小小的个头有鹅蛋般大,紧扎的羽毛红黄绿相间,看着十分顺眼,一张红红的尖嘴巴,两只圆圆发亮的黑眼睛,颈前有一大块金黄的羽毛,活泼的尾巴,肉红的双腿,非常漂亮。它们总是数十个,甚至上百成群,杂乱无序地飞行,“喳喳”叫闹,常常在竹林、灌木丛、刺笆笼等处活动。它们在林中飞来飞去,跳上跳下,“叽叽喳喳”叫闹不停。给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美丽和乐趣。我们都很喜欢红豆毛儿。但是,也因此最爱打红豆毛儿。
冬季的一个星期天,天气晴朗,柔和的阳光轻抚着大地。我和三哥、小强、小甫一起到老蓬顶山上去看牛。我们把牛拴在草坪上吃草,便钻进茂密的树林里去打雀子。林子里一群红豆毛儿欢快地叫闹飞跳着,从这根树上飞到那根树上,全然不知危险将临。我们几个暗自高兴,人人凝神屏气,蹑手蹑脚地悄悄走近鸟群,大家接连打了几“枪”,谁也没有打中,反而将一群红豆毛儿吓跑了。大家鼓起劲追赶,又连连“开枪”,照样连连不中放空炮。结果,从东追到西,由南撵到北,都喜喜哈哈,笑意盈盈,连连开枪,最后,一枪也没有打中。大家都跑得气喘嘘嘘,满头大汗,白忙一场。就在大家垂头丧气的时侯,突然,三哥在那边十分激动地高声叫道:“遭求,遭求!红豆毛儿遭求!”我们哄然兴起,迅速跑过去看。只见三哥手中举着一只红豆毛儿雀雀,兴奋地摇晃着。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可是,那个红豆毛儿却羽毛散乱地达拉着脑袋,肚子上流出鲜红的血把羽毛打湿了,一副可怜的样子,全然失去了先前的活泼、美丽。它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今天会丧命于三哥的皮崩子枪下。三哥的斩获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又到旁边林子里去追打红豆毛儿。我们又瞎忙了一阵,“子弹”消耗了许多,仍然一无所获,只好无精打采,蔫妥蔫妥地收场了。虽然效果不佳,但是大家玩得十分快乐。有时打到雀雀,便将鸟毛扯掉,用铁丝穿着在火上烤熟吃,味道特别鲜美。
因为沉迷于打雀子而上学迟到也不止一次。例如,一个晴朗的早晨,野外飘浮着淡淡的薄雾。我和三哥一起去上学。来到洗甲溪边,刚踏上过河的石步子,忽然,一只俗称“绿雀儿”—— 书上说是“翠鸟”的小鸟,便“嗖”的一声飞来歇在河心头不远处的石包上,翅膀几煽停了下来。绿雀儿有一个很长的便于叼鱼,有钩的尖嘴巴,身上头上翠绿色的羽毛绿得发亮,胸腹是一溜褐色羽毛,十分美丽,见了使人眼前一亮。三哥突然站住,轻轻一摆手势,我也立刻停住脚步。只见三哥从衣裳包包头迅速掏出皮崩子,搜出小石子,装好子弹,一猫腰就蹑手蹑脚向绿雀儿走过去。只听“噗”的一声,三哥开枪了。说时迟,那时快,几乎同时,那绿雀儿也惊慌地扑翅飞走了。三哥失望地“唉”了一声。那只绿雀儿并没有飞多远,就停在河边一两丈远处的一根小树枝上。只见三哥一猫腰,又向绿雀儿轻轻摸过去,举起皮崩子瞄准,又“噗”地一枪。这一枪正好打在绿雀儿的脚下,只是稍微差那么一点点就打中了,真可惜!又让它惊慌地飞了。那绿雀儿又歇在不远水边的石包上,还把小翅膀煽了两下,好象在对三哥挑逗说:“来呀,来呀!我在这儿等你。”象在故意捉弄人一样。三哥一气之下,又向它轻轻走去。就这样你歇我打,你打它飞,和绿雀儿打起了拉锯战。二者相距都不远,接连好几个回合后,绿雀儿便一翅飞远了,三哥才愤愤罢休。我们赶快跑到学校,早已上课,又迟到了。
我们还喜欢撬“瓦亢子”逮雀子。其做法是:在红豆毛儿雀雀等经常活动的竹林里,用一整皮瓦放在地上比好,用刀尖沿着瓦的四周划个长方形,再按划线的两边向内缩小几分,挖一个长方形有四五寸深的坑。在深坑中撒些米粒、饭粒、玉麦面之类的“鸟食子”。之后,在坑内的一头插上一根约两寸高的篾片子,再于其顶上横放一根三寸多长的篾片子,另用一截约三四寸高的篾片子立在横放的篾片中间,正好对着下面插在地上篾片子,把整个瓦片一头高高撑起——这横竖的三截篾片子就构成这个瓦亢子的“消虚子”,也就是“机关”。当红豆毛儿雀雀,从撑起的一头跳进瓦亢子去吃鸟食子时,必然把横放的篾片子踩翻,顶上的瓦片就会迅速盖下,把来不及飞出的雀雀紧紧地扣在里面了。至此,一个瓦亢子就完成了。
一个冬天的下午,我和三哥将林中的几处瓦亢子布置好以后,便回家了。第二天吃过早饭,到竹林里一看,几个瓦亢子都扣倒了。我们立即上前,用衣服将瓦亢子及深坑一起蒙住,然后隔衣衫摸着将瓦片抽开,扣在下面的红豆毛儿就被活捉了——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大家满心欢喜。设瓦亢子的确比打皮崩子的斩获多。有一次,还扣倒一个土画眉雀雀呢!
我们还有一个逮雀子的妙法就是上“吊子”。所谓吊子,就是一种捉雀子的巧妙工具。其做法是,先找一截约三尺长、直径约一寸的竹竿,并在竹竿靠下头约四寸处挖一个手指大的穿孔,在竹竿靠上头约三寸处也挖一个手指大的穿孔。再找一根约五尺长、手指大的小白家竹,将其大的一头穿进竹竿下头的孔里塞紧,在其小头拴上一根细麻绳备用。然后,再找一个有五六寸长、一头带钩的小木钩,将钩朝上,把无钩的一头穿进白家竹竿靠上端的孔里塞紧,之后,把白家竹颠上拴着的细麻绳一端向上扯起成弯弓状,并在麻绳的中间套进一个细小的短竹筒备用。随后,把扯起的麻绳一头套在小木钩后面的竹竿上,绷紧拴牢。最后,再将一根五六寸长、象手指头宽的薄篾片子拴在竹竿上的细麻绳上吊着备用。就这样,一个活捉雀子的“吊子”就做成功了。
上“吊子”逮雀子就比较简单了。先将吊子插在雀子常活动之处,再将逗引雀子上钩的鸟食子(“诱饵”)如一种小红果(学名“白英”,俗称“排风藤”、“牌坊藤”的红果实,其形状似樱桃)等,放在木钩上,随后,把细麻绳再收缩绷紧,用麻绳上拴着的小竹签,半套在木钩尖尖上,再把吊在竹竿上头的薄篾片子拿起,小心翼翼地轻轻挡住小竹签。这根小竹签和篾片子其实就构成了一个危险的“机关”(俗称“消虚子”)。最后,将穿在麻绳上短竹筒中的绳套轻轻拉出,慢慢扩大,再扩大,扩大到适当时,即将绳圈小心地轻轻铺在横着的薄篾片子上面。这就构成一个陷阱。待雀子飞来啄食时,必然踩在篾片子上,触动机关,引发危机。此时,由于篾片子受力,立刻下沉,脱离小竹签的轻微别阻,使本来就绷得很紧的麻绳突然张开,铺在篾片子上的绳圈瞬间立刻缩紧,便将毫无防备,来不及逃跑的雀子双脚拴住活捉了。这个吊子还真灵呢!看见被吊在吊子上的雀子扑打着翅膀拼命挣扎,小伙伴们都十分兴奋,高兴极了。上吊子不但能逮住红豆毛儿、张飞鸟等小雀子,有时还能逮住斑鸠、竹鸡子呢!
三、打碑
“打碑”非常好耍,就是在坝子上随便立一块长条形石头在前头当作“碑”,大家分别站在碑后甩出一个小石头。甩得最远者首先捡起小石头打前面的碑,依次击打,并边打边喊,指名道姓要打谁去跪倒。哪个先打倒石碑为赢家,被赢家指名要去跪倒的人是输家,必须立即向着大家下跪。最难忘却的一次是,一个人称“胖子”的小伙子硬要参加我们几个小伙伴的打碑游戏。三哥说,“你是大人,我们输了是要罚跪的。”胖子当众大声说:“罚跪就罚跪,不夹生(不怕)。”于是,我们就让胖子参加我们打碑了。第一轮打碑开始,大家先后站在碑后向前甩出自己手中的石头。按规矩,谁甩得远就由谁最先打碑。胖子性急好胜心切,他甩出的石头最远,就由他首先打碑。只见胖子捡起他甩出的石头,瞄准前头的石碑,快速投去,同时,口中大声喊道:“打小安去跪倒!”可惜打偏了,前头的石碑依然挺立。大家都“啊喝”一声,胖子也十分失望地骂了一声“妈的!”。我们几个小伙伴出手时都使劲喊:“打胖子去跪倒!”可是没有谁打倒石碑。轮到三哥时,只见他捡起打碑的石头,瞄准前头的石碑,大声喊道:“打胖子去跪倒!”喊声中,小石头迅速飞出,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碑上,只听“噗”的一声脆响,石碑訇然倒地。顿时,人们一阵欢呼:“胖子去跪倒!胖子去跪倒!”。大家齐声叫胖子跪下。开始胖子想耍赖。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刨着脸羞他:“羞羞羞,捡个破篼篼。输不起,不如一个奶娃子(婴儿)”。围观的人群也大声批评胖子:“咋个说话不算数?你自愿要参加,就应该遵守打碑的规矩。耍赖,太不要脸了!”这时,有人高声讥讽道:“胖子你不倒跪,就当众库倒屙耙尿(蹲下撒泡尿)吧!”在众人的鼓噪羞辱下,他也感到没道理,只好厚着脸皮说:“跪就跪嘛!哪个夹生啊!”说着,只好高痴痴跪在地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都说他:“这才象个男子汉,说话算数,输得起。”说得他满脸通红。从此,他再也不和我们一起打碑了。直到现在,一想到那个胖子红着脸,高痴痴地跪在地上的尴尬样子,及众人笑闹的场景,心里就忍不住要笑。
四、碰铜元
我们常常玩的另外一种游戏就是“碰铜元”,也特别热闹。双庙子山门外有一个空坝子,坝子边上有一通大石碑,我们就在石碑上碰铜元(中间无孔的铜钱),即将铜元棱着,使劲甩出铜元去撞击石碑,铜元在石碑上碰击,就反向飞出很远。看谁碰得远——用来碰耍的铜元有普通的青铜元、黄铜元,还有“双国旗”图案的铜元,更有刻着精细龙图案的“龙铜元”呢!碰铜元时,只听铜元在石碑上碰得“铮铮”作响,并发出“呜儿——呜儿——”的清脆鸣响,飞出很远。有不少人的铜元都碰起了反边边(边上卷曲)。围观的人也不少。参加游戏者,按铜元飞出的远近顺序,,远者为先,依次捡起自己的铜元击打别人飞得较近的铜元,打中者是赢家,被打中者是输家。赢者要弯曲着手指头用力弹击输者的额楼包(额头)两个“崩崩子”。结果,赢家弹输家的崩崩子,弹得大家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开心极了。打碑
五、自造竹枪
我们还有一种玩法叫做打“洋炮儿”。做洋炮儿的具体方法是:先找一节白家竹,一头留着竹节并削平,于一寸处锯下,叫“盖子”;又将一根筷子削圆,一头紧紧塞进留节的盖子中空内,塞紧,这叫“炮杆”;另一头锯掉竹节,留约七八寸长的空竹筒,这叫“炮筒”;再将炮杆削得比炮筒中空略小一点、略短约一公分;最后,将炮杆放入炮筒中,与留节的盖子结合在一起,构成一杆漂亮的洋炮儿。具体玩法是这样的:将粗纸(草纸)用水泡软,拧去水份,揉成纸团,当作“子弹”。使用时,先抠出一小坨水湿小纸团塞进炮筒,再用炮杆硬将纸团顶到底,并抵在石头(或木板)上用力筑紧,这叫“筑底子”;另抠一小团湿纸团使劲塞进炮筒,并用炮杆直顶该纸团;最后,用力将盖子连炮杆疾速向前推进,利用空气压缩后爆发张力的原理,迅猛将底子挤压出去,这时会发出“噗”的一声,“子弹”眨眼间飞向对方,进行有力打击。如果距离较近,还真打得有点痛。这时,底子被打出去之后,刚塞入的子弹又成了底子,以备下次再用。如此循环往复,一枪接一枪地打出。我们常常取用坟头上的挂坟钱(纸钱)做子弹,互相追逐,嘻嘻哈哈,玩得十分开心。
我们还用竹子自造“手枪”玩耍,很安逸。这种手枪,我们取名叫“吹吹枪”,完全是用竹子做的。用一根手指头大、七八寸长的竹管当枪管,再按照一定的尺寸,将长长短短的一些小竹管穿逗在一起,做成有枪把、枪筒、弹仓的手枪,很好看。使用的“子弹”是棕树果果——棕树的果实,即棕籽。那时,满山都是棕树,我们的子弹很丰富。有时也用红豆子或巴山子作子弹。打枪时,先将一小把子弹包在嘴里,再将竹管含在嘴上,使劲把子弹吹出去打击对方。因为打枪的方法是用嘴吹的,因此叫吹吹枪。如果距离较近,开枪打人,确实还打得有点痛呢!有的吹吹枪就只是一根简单小竹管,照样吹出子弹去打击对方。我们常常是两人、或多人互相开枪,相互追逐,进行激烈的“战斗”,大家玩确实很开心。
    六、斗蟋蟀
有时,我们还用白家竹筒筒自己雕“灶鸡子(蟋蟀)”笼笼,逮灶鸡子玩耍,也非常有趣。我们用小刀雕的灶鸡子笼笼很精致。将一截手指姆大、四五寸长的竹筒雕成前后两格,中间用竹片隔开,每格各关一只灶鸡子。我们常常到林边、路旁、坟园头的草丛中去逮灶鸡子,装进笼笼头玩耍。各人的灶鸡子都改有一个好听又威风的名字,如有的叫铁头将军,有的叫金鞭大王,还有的叫红头皇帝呢!我们经常把两个人的灶鸡子放进一个笼子里,让它们厮斗拼争。说起斗灶鸡子,小伙伴们情绪高涨,神气十足。都各为自己的“将军”、“大王”鼓劲加油,场面十分紧张激烈而热闹。最后,斗赢一方的灶鸡子,便昂头振翅,“嘡嘡嘡”地高声鸣叫,显出胜利者的姿态,好象骄傲地向主人报捷。斗败者则灰溜溜地蜷缩在角落里不吱声
七、打马叉
“打马叉”是在割草的时候玩的游戏。其玩法是,在大家割够了草以后,每人各出同样多的一把青草放在一起,然后,在前面用三根一尺多长的小树枝,架立成三脚“马叉”,各人用自己割草的镰刀站在马叉旁甩出去。甩得最远的人先捡起镰刀打前面的马叉,如此依次进行,谁先打倒马叉,谁就是赢家,其余的人都是输家。赢家就赢得大家出的全部青草。
我年龄较小,在这些快乐游戏玩耍中,当然是经常的输家,赢的时候很少。虽然输了,可是玩得很开心。
另外,还有一些也花钱少,制作简单,乐趣无穷的游戏如,扯提簧(响簧)、滚铁环、走高足登(高翘)等,此不赘述。
童年时代,总是无忧无虑,自寻欢乐,费尽心机,想方设法玩各种游戏,总是玩得很开心。正如有童谣曰:“天不愁,地不愁,一天到晚很自由。”回忆童年趣事,真是其乐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夹
“啪!啪!啪……”清脆响亮的声音划破长空,传遍山乡。这是什么声音?如此巨响,震动山野,响彻云霄。原来是我老家屋后,绑在一棵青棡树上的“响夹”正一张一合剧烈撞击而发出的震响。举目四望,四周不见人影,这响夹怎么会自动地张合震响呢?究竟这响夹是什么东西?
记得那是1954年夏,我12岁,身上穿的是灰布长衫,腰间拴一根手指宽的白色棉带子,脚上穿一双偏耳子草鞋,挎着妈妈缝的蓝色小书包,正在火井中心小学上四年级。就在这年六月间,我居住的双庙子笕水沟老家屋后的山坡上,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竹木遮天蔽日,一片阴森,林里荆棘丛生,荒草遍野。距我家后面约百米处有一块山地,面积不到一亩,地里种的玉麦正在披红须,长势很好。间种的豆子角角已经长成刀片子,快成熟了。不时,有些山雀飞到地里啄食嫩玉麦苞苞。为了撵跑雀鸟,父亲扎了几个草人,高高地插在玉麦地里的几个方位,弄点破衣裤给草人穿上,戴上一顶破草帽,再挂五六张笋壳在草人手杆上,风一吹动,即发出“噼卟噼卟”的声响,效果不错。有一天中午,我父亲上山割草,忽然发现,这块地里的玉麦、豆子被按倒不少,玉麦秆上的嫩苞苞被什么东西啃得乱七八糟——显然不是雀鸟啄的。可是,父亲上前查看,地上留下的是许多清晰、新鲜的脚印。再仔细辨认,分明是猪蹄印。父亲心里一下明白,啊!是野猪下山来糟蹋庄稼了。玉麦才披红须就开始糟蹋,二天收什么?那该怎么办呢?看来只有专人看守了。父亲便在附近割草,看看还会有什么动静?结果,除了有雀鸟飞来飞去外,就什么动静也没有。一连两天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翌日清晨, 雨过天晴。父亲刚走到屋后,便隐隐约约听到地里有“窸窸窣窣”的响声,振耳细听,分明是在玉麦地里啃食东西的声音。他心里一扭,便躬着身子,蹑手蹑脚地摸到地边,偷偷一看,好家伙,原来是一个大野猪带着一群小野猪儿,正在“窸窸窣窣”地啃吃嫩玉麦苞苞。这野猪身体健壮,四肢粗短,头较长,耳小直立,猪嘴如尖而长的圆锥体,其顶端为拱鼻;尾巴细短,牙齿雪白呈獠牙状;野猪背脊鬃毛较长而硬;全身灰黑色,体重有一百多斤。父亲见此情景,心想怎么办?人们常说:“一猪二熊三老虎”,没激怒它则罢,如果把野猪惹毛了,它可比老虎还凶呀!看来只得把它们轰走算了。想到这里,父亲便大声轰吼。野猪毕竟还是怕人的,一听有人轰撵,便“哄哄哄”地带着一群野猪儿,惊叫着向山上森林逃跑了。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恐怕辛辛苦苦种的这一亩地的玉麦都要被糟蹋完了。每天都在这里看守?显然不可能,还有其他的活路必须要去做呀!谁能在这里长期看守?不看守,就这样眼鼓鼓地看着快成熟的玉麦让野猪吃完吗?不行,肯定不行。那怎么办呢?左思右想,忽然灵机一动,父亲的妙法终于想出来了:“弄个响夹撵野猪!”于是,父亲就回家拿来齐刀,到竹林里砍来竹子,别出心裁地动手做起响夹来。裁竹料,剖竹片,花篾条……
所谓响夹,就是裁一截七八尺长的粗大竹竿,用刀将上半截划开成两片,这就是响夹。然后,把这响夹两头用竹篾条捆绑在青棡树上。注意,响夹上头划开约四尺长的两片,只把后面一片绑在树上,前面一片的上部则拴上一根长篾条,然后,在长篾条上,连接上若干根篾条(接多少根篾条,视实际需要的距离远近而定),一直牵到适当之处备用。好一个土头土脑的竹响夹!如果用手拽着长篾条快速一拉一放,这响夹便一张一合地发出强烈的“啪!啪!啪!”巨响,震荡峰壑,声动山野,传向八方。这神秘的响夹就是专门用来哄撵野兽,保护庄稼的有效武器。
这种专门哄撵野兽,保护庄稼的特殊响夹,在父亲的一阵忙碌后,很快就做成功了。父亲马上就将这新响夹绑到林边那棵独立的青棡树上,将长长的篾条一直接到我家住房边,穿过屋檐,牵到阶檐坎上,拴在柱头离地面两三尺高处。人站在旁边,一伸手就能拉到篾条,然后,马上实验。当篾条快速一拉一放时,屋后半坡青棡树上的响夹,立刻“啪!啪!啪!”连连震响。就这样,白天,奶奶在家做饭、喂猪、带小孩等,都可以随时抽空拉动响夹,哄撵野兽,保护庄稼。晚上,父亲也随时可以起来拉动响夹,惊动山野,哄撵野兽。不用专人上山看守,省时省力。
太好了,真是太妙了!无论大人小孩,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拉动柱头上的篾条,山坡上的响夹便会立刻震响,什么野猪、山雀等家伙都被吓跑了。从此地里的玉麦、豆子等庄稼,再没有野兽雀鸟敢来糟蹋,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洋姜与阳菏姜
2016910
我老家原住双庙子笕水沟,在屋外不远的沟边竹林旁,有一块不大的荒地,密密扎扎地长满了许多洋姜。辞书上说,洋姜的学名叫“菊芋”,“洋姜”是它的别名,是人们对它的俗称。大概因为它的地下块茎形状很象生姜,所以人们称之为“洋姜”。洋姜可是个好东西,称得上是真资格的山珍美味佳肴。特别是用传统古老的方式“覆”——在罐内密闭腌制出来的洋姜,那味真是不摆了。
洋姜大多生长在房前屋后,沟边河边等处。它很贱,不管地瘦地肥,也不用上粪,只要有土,就能生长。洋姜苗一般有一米多高,开的花很象向日葵花,也象黄菊花,很美丽。每当晚秋至时节,它的叶子便开始枯黄,长在地下的块根洋姜也就可以挖了。洋姜可以生吃,也可炒肉吃,或切片油炸。尤其是在水菜罐里“覆”好的洋姜,酸中带甜,清香可口,更具独特风味。
我老家原先有大小不一的好几个水菜罐,都是小口大肚的陶罐。大的有近两尺高,罐口直径约四五寸大,罐肚直径约一尺二三;小的约有一尺高,口径约四寸,肚径约七八寸。水菜罐口周围特别作有一圈盛水盘。这些肚大口小的陶罐是专门做水菜用的,故名“水菜罐”。
奶奶在世时,每年都要覆几罐洋姜,到第二年中秋节都还有洋姜吃。“覆”的时间越长,洋姜越是喷香无比,更加好吃。大家都夸奶奶覆洋姜的手艺是最好的。听奶奶讲,覆洋姜也不是太复杂。记得在我上初中那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奶奶叫我去沟边帮她挖野生的洋姜。先把已枯黄的洋姜苗割掉,再用锄头开始挖。挖的时候,不能靠着洋姜苗根部下锄,否则,会把地下的洋姜挖烂。要离其根部稍远一点的地方下锄,以保证整块挖起洋姜。奶奶在前面挖,我在后面边抖泥巴,边捡洋姜。大小不一的洋姜一团团,一簇簇,白白胖胖,捡到箢篼里,非常可爱。奶奶挖完后,也来一起捡。我们越捡越有劲。在这块不大的荒地里,竟然挖了半背篼洋姜。
奶奶把刚挖起来的洋姜提到笕水沟边,在清水里洗干净,又背回家,铺在偏房的竹楼上,通风凉晒。晾晒很多天,直到洋姜晾蔫变软后,用水淘净,再将表皮水份晾干,和上适量的盐,也可加入少量烧酒,准备装罐覆制。为了装罐覆制,奶奶提前将水菜罐内外仔细用水清洗干净,倒着放置并半天时间,让罐内的水滴净晾干——这是为了保证罐内无生水。再把已和好盐的洋姜慢慢装进罐里,摇匀装实。在水菜罐口一转的盛水盘里装满清水,把罐盖扣在水盘中,一定要盖好,保证做到密封。要经常检查罐上盛水盘里的水,不要让水干了,一定要保持盘里有足够的清水——这是为了使罐内洋姜与外界空气相隔绝。否则,罐中所覆的洋姜会腐烂。最后将装好洋姜的罐子放在不易撞动的偏僻之处。奶奶就把覆好洋姜的水菜罐放在我家老旧的碗柜下面。平常,我们在灶房头吃饭时,隔一会儿,就听到覆洋姜的水菜罐口不时有“灌儿”、“灌儿”冒水泡的声音,清脆悦耳——这是罐内覆的洋姜在慢慢发酵膨胀,并挤出空气,冒出盘中水面的声音。用传统的老旧方式覆洋姜,要慢慢发酵膨胀,须较长时间。约过一个多月后,洋姜才能覆好,便可开始食用了。要食用时,即从罐中取出适量的洋姜——切记要把揭开的罐盖及时盖严。再将取出的洋姜逐个切成片,和上海椒、花椒面等雕料就行了。真是山珍美味佳肴,吃进口里,酸中透甜,喷香扑鼻,清脆爽口。有时,奶奶也把覆好的洋姜切成片,和上海椒、花椒面等调料,拿到街上去卖。五分钱一碟子,买的人也不少,很好卖。街上也有其他人在卖覆好的洋姜。
另有一种野生植物叫“阳菏姜”不要误认为是洋姜,它与洋姜根本不同——崃山地区老百姓俗称“阳菏姜”叫“洋合笋”。为什么叫“阳菏姜”呢?大概是因为它的苗叶和地下块根都很象生姜,同地下块根也象生姜一样的是洋姜。所以“洋姜”和“阳菏姜”的名字都象生姜,后面都带一个“姜”字。基于此,我便将这两种不同的山珍野菜合为一篇《洋姜与阳菏姜》了。
洋合笋是一种野生的山珍佳肴。通常生长在房前屋后、沟边河边潮湿阴冷的肥沃土地上。每年盛下时节,这种苗叶象生姜一样的植物,会像竹笋一样冒出紫红色的小笋尖,细嫩的笋皮层层包裹如包菜(卷心菜)。每个洋合笋约有二三寸长,比鸡蛋稍小如两头尖的纺锤形,大大小小,挤成一堆堆,一团团生长。可食用,味很美,有特殊香味。其食用方法,通常是将其切成片,用清水洗净,拌上清海椒,加入盐巴,用滚油煎熟吃,清脆异香,十分爽口,其独特的美味无可替代。洋合笋还可炒肉,制泡菜等,都很好吃,人们爱吃洋合笋。据说,洋合笋还有药效,能滋阴补肾。

一根笋子一条路
2016917
崃山有民谣曰:“一根笋子一条路,要吃笋子先吃苦。”意思是说,上山掰笋子不容易,山荒野岭无路,要掰取每一根笋子,就得踩出一条新的路。这是多么的辛苦啊!
上山掰笋子确实辛苦。记得在我读小学六年级时,那是1956年夏,我快满十四岁了。一个星期天,早晨,东方红霞渐起,晨风徐徐,薄雾轻浮。父亲(我的父亲于1960年“低标准”时,因为没粮食吃而饿死了,时年仅42岁)叫我跟他一起上山去掰笋子。那天,天刚亮,奶奶就做好了饭。我们吃了早饭,便和邻居大伯、三哥一起出发了。一路上,清风拂面,朝霞满天,红日高升,蓝天白云,舒适宜人。我们一行四人,沿洗甲溪溯流而行,经芭蕉庙,过高店子,上木梯垴,已是日上三竿。在木梯垴稍事休息,我们就分头钻进山荒竹林,开始搜寻笋子。
大山里峰壑纵横,林深竹茂,荒草遍野,荆棘丛生。嫩竹笋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分春笋、夏笋、秋笋。春笋如楠竹笋、斑竹笋、苦竹笋等,夏笋如慈竹笋、白夹竹笋(俗称“白家竹笋” )、金竹笋等,秋笋如牛尾竹笋(俗称“丁丁竹笋”)等。我们此时要上山掰的笋子正是白夹竹笋。这种笋子主要生长时间是农历夏季。
我和父亲走一路,相距不过十多丈远因为深山荆棘丛生,险情四伏,时有野兽出没,父亲怕我遇险,很不放心,让我离他不要太远,稍远一点,他总要叫我注意安全。我一边走一边搜寻着掰笋子,真是“一根笋子一条路”啊!看吧,前面岩边上就有一根肥大的嫩笋子。可是,眼前人迹罕至,一片荒草荆棘,哪里有路?为了那根胖笋子,我稍一迟疑,便挥起随身带的镰刀,披荆斩棘,劈路前行,终于获得了那根胖笋子,心里乐滋滋的。象这样的“一根笋子一条路”,多不胜数,何止此番?不远处,我看见,父亲也“一根笋子一条路”地在行进,还不时传来“咔嚓、咔嚓”的刀劈荆棘的声音,和掰断笋子的清脆“噼啪”声。
不知过了多久,大概有两三个钟头的样子,父亲叫我一起到山荒中的一块小空地上,放下背篼,倒出所掰的半背笋子。我问父亲:“为啥子要倒出笋子?”父亲笑着说:“你气力不消吗?把笋壳剥掉,要轻许多,我们还要再掰笋子,也腾出背篼好装笋子呀!”我“喔”了一声。只见父亲,左手揪住一根笋子的巅梢,右手举起镰刀,从笋子的巅梢处迅速熟炼地“哗”的一刀削下去,从笋子小头直削到大头。只见一根笋子,从头到巅,现出一道白生生的笋肉来。我不禁一阵惊讶,原来掰笋子还有这么绝妙的一招。我正惊奇间,父亲更出奇招。只见他左手抓住笋子的头,右手揪住笋子巅的笋壳,微微用力往下一卷几挽,撕扯到底,奇迹立刻出现。整根笋子的皮(笋壳)眨眼间全部被褪去,一根圆滚滚又白又嫩的笋子,转眼呈现在眼前。这更令我惊奇不已:“要是一张一张地去剥笋壳,不知要费多少时间啊?”要知道,这样“‘哗’的一刀削”笋皮却很不容易。削少了褪不下笋皮,削多了会伤及笋肉。要既不伤笋肉,又刚好削了笋皮,恰到好处,才能在“一卷几挽”之后,全部干净地“撕扯”下笋皮,还真有一些学问呢!接着,父亲便手把手地教我怎样拿镰刀,怎样抓笋子,怎样迅速削去一溜笋壳,怎样快速“挽”下笋皮。不一会儿,我们就把先前掰的笋子全部剥了皮,不但体积骤减不少,重量也减轻许多。
我和父亲把随身带来的玉麦馍馍当晌午吃了,把剥皮的笋子重新装进背篼,又继续去掰笋子。这时,我和父亲一起走。我突然发现在一个悬岩上有不少肥大的笋子,好逗人爱啊!心想:“大概因为这悬岩太险,这么好的笋子才没有被别人掰走吧!”我正要爬上去掰。父亲厉声喝道:“太危险,回来!”。父亲一把将我掀在他身后,自己却毅然用镰刀劈路,排除万难,小心翼翼地向岩上爬去,不怕荆棘划衣,不怕刺笆扎手,一步一步慢慢前进,最后,硬是把那几根可爱的嫩笋收入背篼了。我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象这样“一根笋子一条路”真是太危险了。但是,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笋子越多,越是险处的笋子越密集,越是悬岩处的笋子越肥胖,我们也越掰越起劲。就这样,我们边走边掰,没过多久,背篼就装得差不多了。太阳已近西山,人也有些累了。我们忽然听见大伯他们的叫喊声,便匆匆钻出山荒,走出丛林,来到木梯垴的大路上,只见大伯和三哥他们正在熟炼地剥笋皮。于是父亲和我也麻力地倒出笋子,迅速剥起笋皮来。不大工夫,大家剥完笋皮,装好笋子, 便匆匆下山,急速从原路返回。到家时,天都打麻子眼了。
这次上山掰笋子,真是收获不小。我也学到了掰笋子的妙招。我们俩爷子一共掰了大半背篼剥光了皮的笋子,恐怕有几十斤,好扎劲啊!母亲连忙烧起开水,将全部笋子放进锅里焯过水(煮成半熟),捞起来(家里也吃不了许多),再扎成十根一把,准备拿上街去卖。
第二天是星期一,逢赶高场。我上学去了。母亲背笋子去卖。后来听母亲说,卖一角钱一把,由于我们的笋子又嫩又胖又大根,没半天,就卖完了。大概卖了好几元钱吧!
嫩笋子真是好吃,色鲜味美,香脆可口,吃法多样。最方便的吃法是,把煮熟的笋子一根一根地撕成几片,加上熟油、海椒等调料进行凉拌,吃起来又麻又辣,又嫩又脆又新鲜,味道特别清香。也可以用笋子红烧猪肉,红烧鸡、鸭等,都清香味美。
有时,特别是夏天,骄阳似火,如灼如烤。夏天的慈竹笋最多,一般弄来都吃不完,最适宜晒干笋子。嫩慈竹笋比较粗胖,大多要用锄头挖起来,剥去笋壳,再焯过水,捞起来,逐根剖开,切成薄片,撒在晒簟里,在烈日下曝晒,很快就晒干,卷缩成一根一根颜色灰白绉巴巴的长条。干笋子可以保留较长时间,甚至第二年都可以吃。其色灰白,入口细嫩,其味更香,有“干笋子比鸡肉香”的说法。当然,春笋和秋笋也可以做干笋子,只不过那时的太阳不大好,要多晒些天罢了。有时,因缺少太阳,甚至几天阴雨绵绵,久晒不干的笋子被沤烂了,很可惜。
“一根笋子一条路,要吃笋子先吃苦”,这是我第一次上山掰笋子的深刻体会。所不同的是,在现实中,城里人在街上买笋子吃,就完全不知道,也不需要“先吃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夹
“啪!啪!啪……”清脆响亮的声音划破长空,传遍山乡。这是什么声音?如此巨响,震动山野,响彻云霄。原来是我老家屋后,绑在一棵青棡树上的“响夹”正一张一合剧烈撞击而发出的震响。举目四望,四周不见人影,这响夹怎么会自动地张合震响呢?究竟这响夹是什么东西?
记得那是1954年夏,我12岁,身上穿的是灰布长衫,腰间拴一根手指宽的白色棉带子,脚上穿一双偏耳子草鞋,挎着妈妈缝的蓝色小书包,正在火井中心小学上四年级。就在这年六月间,我居住的双庙子笕水沟老家屋后的山坡上,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竹木遮天蔽日,一片阴森,林里荆棘丛生,荒草遍野。距我家后面约百米处有一块山地,面积不到一亩,地里种的玉麦正在披红须,长势很好。间种的豆子角角已经长成刀片子,快成熟了。不时,有些山雀飞到地里啄食嫩玉麦苞苞。为了撵跑雀鸟,父亲扎了几个草人,高高地插在玉麦地里的几个方位,弄点破衣裤给草人穿上,戴上一顶破草帽,再挂五六张笋壳在草人手杆上,风一吹动,即发出“噼卟噼卟”的声响,效果不错。有一天中午,我父亲上山割草,忽然发现,这块地里的玉麦、豆子被按倒不少,玉麦秆上的嫩苞苞被什么东西啃得乱七八糟——显然不是雀鸟啄的。可是,父亲上前查看,地上留下的是许多清晰、新鲜的脚印。再仔细辨认,分明是猪蹄印。父亲心里一下明白,啊!是野猪下山来糟蹋庄稼了。玉麦才披红须就开始糟蹋,二天收什么?那该怎么办呢?看来只有专人看守了。父亲便在附近割草,看看还会有什么动静?结果,除了有雀鸟飞来飞去外,就什么动静也没有。一连两天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翌日清晨, 雨过天晴。父亲刚走到屋后,便隐隐约约听到地里有“窸窸窣窣”的响声,振耳细听,分明是在玉麦地里啃食东西的声音。他心里一扭,便躬着身子,蹑手蹑脚地摸到地边,偷偷一看,好家伙,原来是一个大野猪带着一群小野猪儿,正在“窸窸窣窣”地啃吃嫩玉麦苞苞。这野猪身体健壮,四肢粗短,头较长,耳小直立,猪嘴如尖而长的圆锥体,其顶端为拱鼻;尾巴细短,牙齿雪白呈獠牙状;野猪背脊鬃毛较长而硬;全身灰黑色,体重有一百多斤。父亲见此情景,心想怎么办?人们常说:“一猪二熊三老虎”,没激怒它则罢,如果把野猪惹毛了,它可比老虎还凶呀!看来只得把它们轰走算了。想到这里,父亲便大声轰吼。野猪毕竟还是怕人的,一听有人轰撵,便“哄哄哄”地带着一群野猪儿,惊叫着向山上森林逃跑了。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恐怕辛辛苦苦种的这一亩地的玉麦都要被糟蹋完了。每天都在这里看守?显然不可能,还有其他的活路必须要去做呀!谁能在这里长期看守?不看守,就这样眼鼓鼓地看着快成熟的玉麦让野猪吃完吗?不行,肯定不行。那怎么办呢?左思右想,忽然灵机一动,父亲的妙法终于想出来了:“弄个响夹撵野猪!”于是,父亲就回家拿来齐刀,到竹林里砍来竹子,别出心裁地动手做起响夹来。裁竹料,剖竹片,花篾条……
所谓响夹,就是裁一截七八尺长的粗大竹竿,用刀将上半截划开成两片,这就是响夹。然后,把这响夹两头用竹篾条捆绑在青棡树上。注意,响夹上头划开约四尺长的两片,只把后面一片绑在树上,前面一片的上部则拴上一根长篾条,然后,在长篾条上,连接上若干根篾条(接多少根篾条,视实际需要的距离远近而定),一直牵到适当之处备用。好一个土头土脑的竹响夹!如果用手拽着长篾条快速一拉一放,这响夹便一张一合地发出强烈的“啪!啪!啪!”巨响,震荡峰壑,声动山野,传向八方。这神秘的响夹就是专门用来哄撵野兽,保护庄稼的有效武器。
这种专门哄撵野兽,保护庄稼的特殊响夹,在父亲的一阵忙碌后,很快就做成功了。父亲马上就将这新响夹绑到林边那棵独立的青棡树上,将长长的篾条一直接到我家住房边,穿过屋檐,牵到阶檐坎上,拴在柱头离地面两三尺高处。人站在旁边,一伸手就能拉到篾条,然后,马上实验。当篾条快速一拉一放时,屋后半坡青棡树上的响夹,立刻“啪!啪!啪!”连连震响。就这样,白天,奶奶在家做饭、喂猪、带小孩等,都可以随时抽空拉动响夹,哄撵野兽,保护庄稼。晚上,父亲也随时可以起来拉动响夹,惊动山野,哄撵野兽。不用专人上山看守,省时省力。
太好了,真是太妙了!无论大人小孩,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拉动柱头上的篾条,山坡上的响夹便会立刻震响,什么野猪、山雀等家伙都被吓跑了。从此地里的玉麦、豆子等庄稼,再没有野兽雀鸟敢来糟蹋,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洋姜与阳菏姜
2016910
我老家原住双庙子笕水沟,在屋外不远的沟边竹林旁,有一块不大的荒地,密密扎扎地长满了许多洋姜。辞书上说,洋姜的学名叫“菊芋”,“洋姜”是它的别名,是人们对它的俗称。大概因为它的地下块茎形状很象生姜,所以人们称之为“洋姜”。洋姜可是个好东西,称得上是真资格的山珍美味佳肴。特别是用传统古老的方式“覆”——在罐内密闭腌制出来的洋姜,那味真是不摆了。
洋姜大多生长在房前屋后,沟边河边等处。它很贱,不管地瘦地肥,也不用上粪,只要有土,就能生长。洋姜苗一般有一米多高,开的花很象向日葵花,也象黄菊花,很美丽。每当晚秋至时节,它的叶子便开始枯黄,长在地下的块根洋姜也就可以挖了。洋姜可以生吃,也可炒肉吃,或切片油炸。尤其是在水菜罐里“覆”好的洋姜,酸中带甜,清香可口,更具独特风味。
我老家原先有大小不一的好几个水菜罐,都是小口大肚的陶罐。大的有近两尺高,罐口直径约四五寸大,罐肚直径约一尺二三;小的约有一尺高,口径约四寸,肚径约七八寸。水菜罐口周围特别作有一圈盛水盘。这些肚大口小的陶罐是专门做水菜用的,故名“水菜罐”。
奶奶在世时,每年都要覆几罐洋姜,到第二年中秋节都还有洋姜吃。“覆”的时间越长,洋姜越是喷香无比,更加好吃。大家都夸奶奶覆洋姜的手艺是最好的。听奶奶讲,覆洋姜也不是太复杂。记得在我上初中那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奶奶叫我去沟边帮她挖野生的洋姜。先把已枯黄的洋姜苗割掉,再用锄头开始挖。挖的时候,不能靠着洋姜苗根部下锄,否则,会把地下的洋姜挖烂。要离其根部稍远一点的地方下锄,以保证整块挖起洋姜。奶奶在前面挖,我在后面边抖泥巴,边捡洋姜。大小不一的洋姜一团团,一簇簇,白白胖胖,捡到箢篼里,非常可爱。奶奶挖完后,也来一起捡。我们越捡越有劲。在这块不大的荒地里,竟然挖了半背篼洋姜。
奶奶把刚挖起来的洋姜提到笕水沟边,在清水里洗干净,又背回家,铺在偏房的竹楼上,通风凉晒。晾晒很多天,直到洋姜晾蔫变软后,用水淘净,再将表皮水份晾干,和上适量的盐,也可加入少量烧酒,准备装罐覆制。为了装罐覆制,奶奶提前将水菜罐内外仔细用水清洗干净,倒着放置并半天时间,让罐内的水滴净晾干——这是为了保证罐内无生水。再把已和好盐的洋姜慢慢装进罐里,摇匀装实。在水菜罐口一转的盛水盘里装满清水,把罐盖扣在水盘中,一定要盖好,保证做到密封。要经常检查罐上盛水盘里的水,不要让水干了,一定要保持盘里有足够的清水——这是为了使罐内洋姜与外界空气相隔绝。否则,罐中所覆的洋姜会腐烂。最后将装好洋姜的罐子放在不易撞动的偏僻之处。奶奶就把覆好洋姜的水菜罐放在我家老旧的碗柜下面。平常,我们在灶房头吃饭时,隔一会儿,就听到覆洋姜的水菜罐口不时有“灌儿”、“灌儿”冒水泡的声音,清脆悦耳——这是罐内覆的洋姜在慢慢发酵膨胀,并挤出空气,冒出盘中水面的声音。用传统的老旧方式覆洋姜,要慢慢发酵膨胀,须较长时间。约过一个多月后,洋姜才能覆好,便可开始食用了。要食用时,即从罐中取出适量的洋姜——切记要把揭开的罐盖及时盖严。再将取出的洋姜逐个切成片,和上海椒、花椒面等雕料就行了。真是山珍美味佳肴,吃进口里,酸中透甜,喷香扑鼻,清脆爽口。有时,奶奶也把覆好的洋姜切成片,和上海椒、花椒面等调料,拿到街上去卖。五分钱一碟子,买的人也不少,很好卖。街上也有其他人在卖覆好的洋姜。
另有一种野生植物叫“阳菏姜”不要误认为是洋姜,它与洋姜根本不同——崃山地区老百姓俗称“阳菏姜”叫“洋合笋”。为什么叫“阳菏姜”呢?大概是因为它的苗叶和地下块根都很象生姜,同地下块根也象生姜一样的是洋姜。所以“洋姜”和“阳菏姜”的名字都象生姜,后面都带一个“姜”字。基于此,我便将这两种不同的山珍野菜合为一篇《洋姜与阳菏姜》了。
洋合笋是一种野生的山珍佳肴。通常生长在房前屋后、沟边河边潮湿阴冷的肥沃土地上。每年盛下时节,这种苗叶象生姜一样的植物,会像竹笋一样冒出紫红色的小笋尖,细嫩的笋皮层层包裹如包菜(卷心菜)。每个洋合笋约有二三寸长,比鸡蛋稍小如两头尖的纺锤形,大大小小,挤成一堆堆,一团团生长。可食用,味很美,有特殊香味。其食用方法,通常是将其切成片,用清水洗净,拌上清海椒,加入盐巴,用滚油煎熟吃,清脆异香,十分爽口,其独特的美味无可替代。洋合笋还可炒肉,制泡菜等,都很好吃,人们爱吃洋合笋。据说,洋合笋还有药效,能滋阴补肾。

一根笋子一条路
2016917
崃山有民谣曰:“一根笋子一条路,要吃笋子先吃苦。”意思是说,上山掰笋子不容易,山荒野岭无路,要掰取每一根笋子,就得踩出一条新的路。这是多么的辛苦啊!
上山掰笋子确实辛苦。记得在我读小学六年级时,那是1956年夏,我快满十四岁了。一个星期天,早晨,东方红霞渐起,晨风徐徐,薄雾轻浮。父亲(我的父亲于1960年“低标准”时,因为没粮食吃而饿死了,时年仅42岁)叫我跟他一起上山去掰笋子。那天,天刚亮,奶奶就做好了饭。我们吃了早饭,便和邻居大伯、三哥一起出发了。一路上,清风拂面,朝霞满天,红日高升,蓝天白云,舒适宜人。我们一行四人,沿洗甲溪溯流而行,经芭蕉庙,过高店子,上木梯垴,已是日上三竿。在木梯垴稍事休息,我们就分头钻进山荒竹林,开始搜寻笋子。
大山里峰壑纵横,林深竹茂,荒草遍野,荆棘丛生。嫩竹笋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分春笋、夏笋、秋笋。春笋如楠竹笋、斑竹笋、苦竹笋等,夏笋如慈竹笋、白夹竹笋(俗称“白家竹笋” )、金竹笋等,秋笋如牛尾竹笋(俗称“丁丁竹笋”)等。我们此时要上山掰的笋子正是白夹竹笋。这种笋子主要生长时间是农历夏季。
我和父亲走一路,相距不过十多丈远因为深山荆棘丛生,险情四伏,时有野兽出没,父亲怕我遇险,很不放心,让我离他不要太远,稍远一点,他总要叫我注意安全。我一边走一边搜寻着掰笋子,真是“一根笋子一条路”啊!看吧,前面岩边上就有一根肥大的嫩笋子。可是,眼前人迹罕至,一片荒草荆棘,哪里有路?为了那根胖笋子,我稍一迟疑,便挥起随身带的镰刀,披荆斩棘,劈路前行,终于获得了那根胖笋子,心里乐滋滋的。象这样的“一根笋子一条路”,多不胜数,何止此番?不远处,我看见,父亲也“一根笋子一条路”地在行进,还不时传来“咔嚓、咔嚓”的刀劈荆棘的声音,和掰断笋子的清脆“噼啪”声。
不知过了多久,大概有两三个钟头的样子,父亲叫我一起到山荒中的一块小空地上,放下背篼,倒出所掰的半背笋子。我问父亲:“为啥子要倒出笋子?”父亲笑着说:“你气力不消吗?把笋壳剥掉,要轻许多,我们还要再掰笋子,也腾出背篼好装笋子呀!”我“喔”了一声。只见父亲,左手揪住一根笋子的巅梢,右手举起镰刀,从笋子的巅梢处迅速熟炼地“哗”的一刀削下去,从笋子小头直削到大头。只见一根笋子,从头到巅,现出一道白生生的笋肉来。我不禁一阵惊讶,原来掰笋子还有这么绝妙的一招。我正惊奇间,父亲更出奇招。只见他左手抓住笋子的头,右手揪住笋子巅的笋壳,微微用力往下一卷几挽,撕扯到底,奇迹立刻出现。整根笋子的皮(笋壳)眨眼间全部被褪去,一根圆滚滚又白又嫩的笋子,转眼呈现在眼前。这更令我惊奇不已:“要是一张一张地去剥笋壳,不知要费多少时间啊?”要知道,这样“‘哗’的一刀削”笋皮却很不容易。削少了褪不下笋皮,削多了会伤及笋肉。要既不伤笋肉,又刚好削了笋皮,恰到好处,才能在“一卷几挽”之后,全部干净地“撕扯”下笋皮,还真有一些学问呢!接着,父亲便手把手地教我怎样拿镰刀,怎样抓笋子,怎样迅速削去一溜笋壳,怎样快速“挽”下笋皮。不一会儿,我们就把先前掰的笋子全部剥了皮,不但体积骤减不少,重量也减轻许多。
我和父亲把随身带来的玉麦馍馍当晌午吃了,把剥皮的笋子重新装进背篼,又继续去掰笋子。这时,我和父亲一起走。我突然发现在一个悬岩上有不少肥大的笋子,好逗人爱啊!心想:“大概因为这悬岩太险,这么好的笋子才没有被别人掰走吧!”我正要爬上去掰。父亲厉声喝道:“太危险,回来!”。父亲一把将我掀在他身后,自己却毅然用镰刀劈路,排除万难,小心翼翼地向岩上爬去,不怕荆棘划衣,不怕刺笆扎手,一步一步慢慢前进,最后,硬是把那几根可爱的嫩笋收入背篼了。我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象这样“一根笋子一条路”真是太危险了。但是,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笋子越多,越是险处的笋子越密集,越是悬岩处的笋子越肥胖,我们也越掰越起劲。就这样,我们边走边掰,没过多久,背篼就装得差不多了。太阳已近西山,人也有些累了。我们忽然听见大伯他们的叫喊声,便匆匆钻出山荒,走出丛林,来到木梯垴的大路上,只见大伯和三哥他们正在熟炼地剥笋皮。于是父亲和我也麻力地倒出笋子,迅速剥起笋皮来。不大工夫,大家剥完笋皮,装好笋子, 便匆匆下山,急速从原路返回。到家时,天都打麻子眼了。
这次上山掰笋子,真是收获不小。我也学到了掰笋子的妙招。我们俩爷子一共掰了大半背篼剥光了皮的笋子,恐怕有几十斤,好扎劲啊!母亲连忙烧起开水,将全部笋子放进锅里焯过水(煮成半熟),捞起来(家里也吃不了许多),再扎成十根一把,准备拿上街去卖。
第二天是星期一,逢赶高场。我上学去了。母亲背笋子去卖。后来听母亲说,卖一角钱一把,由于我们的笋子又嫩又胖又大根,没半天,就卖完了。大概卖了好几元钱吧!
嫩笋子真是好吃,色鲜味美,香脆可口,吃法多样。最方便的吃法是,把煮熟的笋子一根一根地撕成几片,加上熟油、海椒等调料进行凉拌,吃起来又麻又辣,又嫩又脆又新鲜,味道特别清香。也可以用笋子红烧猪肉,红烧鸡、鸭等,都清香味美。
有时,特别是夏天,骄阳似火,如灼如烤。夏天的慈竹笋最多,一般弄来都吃不完,最适宜晒干笋子。嫩慈竹笋比较粗胖,大多要用锄头挖起来,剥去笋壳,再焯过水,捞起来,逐根剖开,切成薄片,撒在晒簟里,在烈日下曝晒,很快就晒干,卷缩成一根一根颜色灰白绉巴巴的长条。干笋子可以保留较长时间,甚至第二年都可以吃。其色灰白,入口细嫩,其味更香,有“干笋子比鸡肉香”的说法。当然,春笋和秋笋也可以做干笋子,只不过那时的太阳不大好,要多晒些天罢了。有时,因缺少太阳,甚至几天阴雨绵绵,久晒不干的笋子被沤烂了,很可惜。
“一根笋子一条路,要吃笋子先吃苦”,这是我第一次上山掰笋子的深刻体会。所不同的是,在现实中,城里人在街上买笋子吃,就完全不知道,也不需要“先吃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如烟

虎连长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五年冬的一天。
巍峨九顶山下的一条小山沟叫洗甲溪,岸畔附近散居着三、四十户人家,初冬的寒气侵袭着这偏僻荒凉的小山村,稀稀疏疏的炊烟飘洒着消失在傍晚的寒风中。转眼间,冷酷的夜神张开它那无边的大口,吞没了这可怜的小山村。
夜里,在山边一间不算高大,四周围墙,有两个大四合院的瓦房里,闪射出明亮的灯光。天井里挤满了人,有的穿着破烂的单衣,有的披着破麻袋,有的披着破棕褂子……有打光脚板的,有穿着水巴虫麻窝子草鞋的。整个天井里闹哄哄的,人们青瘦的脸上浮现出从未有过的喜悦神情,像是在期待着什么似的。大堂屋里面堆满了各种衣物、布匹之类的东西。
    当人们正在雀跃低语之时,大门外,一串明亮的火把照耀下,进来了十多个虎彪彪的小伙子。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大汉,身材魁梧,个头足有五尺开外,方正明亮的脸庞,两道浓眉下,一双乌黑有神的大眼睛,闪射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光芒;看样子大约有二十五、六年纪,穿一身半旧的灰布军装,头上一颗红光闪闪的五角星端端正正地缀在军帽前头,脚上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噔、噔”有声。这时,天井里的人们一齐转向大门口,有些人高声喊道:“虎连长,你们太好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真是打富济贫呀”……前面那个大汉不断地含笑向人们打招呼:“有什么辛苦的?我们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就是为了解放穷人嘛!”这声音是多么的清彻、宏亮,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他,就是人们呼喊的“虎”连长。他是前两天从大川马桑坝带领一个红军尖刀连,配合全团战士打垮了国军一个旅之后,赶杀敌人,追出九顶山,今天一大早冲锋陷阵到这里来的。他是贵州人,本姓付,因为他杀敌英勇,屡建奇功,犹如猛虎,使国军闻风丧胆,所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虎”连长。此时,只见虎连长右手提着一支翘着机头的左轮手枪,左手推着一个矮笃笃,肥头大耳,被五花大绑的家伙。那家伙在后面几支钢枪的押送下,搭起脑壳,一步一步地被推进天井,推到那阶沿坎下,就“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不住磕头,哀求道:“长官饶命,饶命!”
在灯光的照耀下,人们清楚地认出,那求饶的家伙就是外号人称“李大肚”的李团总,是村里的“关火匠”,这座四合院就是他的老窝。为什么这个多年来为非作歹,经常带着团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李大肚”,今晚却如此狼狈不堪呢?
原来,在今天大清早,虎连长带着尖刀连的战士们来到此地时,国军早已扑爬跟斗地逃之夭夭了。可是李大肚因为昨晚陪国军狗官吃酒,醉得像死猪一样,待到天明酒醒之际,红军已经赶到了,他急忙换一件长工的破衣服,到灶房里抓了一把灰往脸上一抹,扮成一付鬼脸,企图逃跑,但已经来不及了。他便一头钻进房后牛圈的草粪里藏了起来,一动也不敢动。
红军一到村里,便向穷人宣传红军“打土豪,救穷人”的政策,并分头把躲在山林里的村民们召集起来,然后红军就在李大肚的家里设了连部,把李大肚的老婆押起来,要她们交出李大肚,并把李大肚家里的布匹、衣物等统统收缴起来,准备分给村里的老百姓。村里顿时沸腾起来了。
黄昏时分,李大肚从草粪里偷偷爬出来,翻墙出院,妄图趁天黑时逃走,一到村口,便被长工陈大爷发现,陈大爷立即报告虎连长。虎连长便带领七、八个战士,由本村几个小伙子带路,追出村来。
李大肚如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敢走大路,只从一条小路向侧面山坡上奔逃。只见他气喘如牛,贼眼四顾,三步两跟斗,一步三回头,急忙逃奔,如丧家之犬。后面,虎连长带着战士们大步流星,紧紧追来。追到山坡上,转个弯却不见了李大肚。天也渐渐黑了下来,虎连长发现前面住着两户人家,便带着战士们分头进去搜查。虎连长走进左边那间草屋里,见屋里只有一个白发苍苍,枯瘦如柴的老大娘在灶前微弱的灯光下烤火。她是全村最穷的孤寡老人陈大娘,虎连长轻声叫道:“老大娘,你老人家吃饭了没有?刚才看见有人进来吗?”只见陈大娘慢慢地抬起头来,“啊”了一声,憔悴的面部深深地横嵌着道道毫无表情的皱纹。她用手战战兢兢地指了指破烂的灶头上放着的一块在灯光下发出白光的银元,又向左面破烂的竹楼上指一下,脸上现出若有若无的一丝苦笑,又不声不响地埋头烤火。虎连长立即向竹楼上爬去。突然,“砰”的一枪,一颗子弹从楼上的玉麦壳壳里飞下来,从他的左肩上擦过,接着,又从他的头上飞过两枪。虎连长气得剑眉倒竖,虎目圆睁,顿起怒火万丈,一抬右手,向楼上“砰砰”两枪,忽听楼上“唉哟”一声。原来李大肚的左小腿挨了一枪,他慌忙向屋后楼口爬去,只听“哗啦”一声,竹楼踩漏了,李大肚“扑通”一声掉到了楼下的粪坑里,粪水齐腰,溅得他满脸都是。手枪也掉到坑里了。虎连长一个箭步冲到坑边,厉声喝道:“狗东西,举起手来,敢乱动一下,老子毙了你。”李大肚站在粪坑里,“唉哟,唉哟”地举起双手,落水狗似的直喊:“长官饶命,长官饶命……”
当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李大肚被五花大绑地押到连部,磕头求饶时,穷百姓们发出愤怒的痛骂声,嘲笑声。老长工陈大爷挤上前去,狠狠地踢了李大肚一脚,厉声骂道:“老天爷开眼了,你狗杂种也有今天。”
虎连长站到院坝石梯上大声对众人说道:“共产党拯救穷人,为穷人报仇伸冤。明天开个斗争会,送这恶魔见阎王。”说罢,哈哈大笑,引得天井里发出了一阵响彻夜空的爽朗笑声。
火井土地改革
(2015年4月2日)
1950年初,火井解放。1950年秋至1951年初,遵照邛崃县政府指示精神,为了沉重打击恶霸土豪,肃清叛匪,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新的社会治安秩序,火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采取机关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坦白丛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的政策。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检举揭发,召开斗争大会和公审大会,狠狠打击了火井的封建残余势力,为后来的土地改革运动扫清了障碍。
1952年春,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彻底推翻封建统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派来土改工作团,领导火井区土改运动。土改工作团团部设在现在的火井镇政府内,团长裴增万。各乡分派工作队。火井土改工作队队长李清,副队长秦振刚(火井区区长兼任),及队员共六十余人。土改政策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
全乡通过各级各类会议,宣传党的有关政策,使广大群众明确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从而澄清思想,消除顾虑,划清界限,分清敌我,团结一致,在土改工作队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扫清运动中的障碍,打击运动中的破坏分子和反革命分子。
还通过诉苦会,进一步启发群众,发动群众,增强斗志,仇恨阶级敌人,掀起斗争高潮。在诉苦会上,如火井七村农民杨发贵痛哭流涕,诉说他家六口人住草房,歇岩洞,穿襟襟,吃野菜,逼得讨饭过日子。他在诉苦中,声泪俱下,悲痛万分,泣不成声。参加诉苦会的农民闻之,没有不掉眼泪的。会后,全体干部、群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
群众充分反动起来了,便对地主“催赔罚”,当时群众叫作“催血汗”、“赔血汗”(意为地主赔付穷人的血汗钱)。干部、群众代表共同议定每户地主应交钱款的数目后,群众代表和武装队员白天、黑夜,轮流不停地去催收。有交金子、银元、银子、银圈子、手表的,也有交粮食的。在催收血汗过程中,也有十分顽固的。如:火井一村恶霸地主夏尚诚顽固抵赖,工作队就派群众代表和武装队员,到夏尚诚邛崃南街住房内,在“字库”下面,清查出银子二百个(每个重十两),银翘宝七、八个(每个重二十两)。另一个火井一村顽固地主李黄氏,顽固抵赖,假意抹喉自杀来对抗赔罚。后经别人揭发,她在解放前一年就将几百个银元,编在几个草墩(谷草编成的坐凳)内,寄放在邛崃城内她女儿家里。工作队便派人去清查,并如数运回火井。
通过催赔罚,结合镇反,在政治上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嚣张气焰,经济上没收了地主阶级的财产。从此,地主阶级威风扫地,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地主份子和富农份子必须接受当地干部群众的监督管制。
土地改革时划分成份标准是:
地主:根据占有土地数量,按总收入剥削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者。地主又分:恶霸地主、破产地主、开明地主、地主兼工商业、工商业兼地主,破产地主。
富农:根据占有土地数量,按总收入剥削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者。富农又分:富农、半地主式富农、佃富农。
小土地出租:出租土地,总收入的租谷在二十石(读旦,每石约300斤)以下者,因缺乏劳动力而全部出租者;
中农:自己有土地,一般农具齐全,能自给自足,对他人有轻微剥削者。中农又分:富裕中农、自耕中农、佃中农。
佃中农:大部分租种别人的土地,生活比一般贫民好者;
贫农:只有少量的土地者;
雇农:全无土地者,靠出卖劳力维持生活。
当时对地主分别采取的作法是:恶霸地主经过斗争赔罚后枪毙,破产地主只斗争免赔罚(如:第三保李宗培,第六保贺光昌),开明地主一般不斗争,自觉赔罚(如第一保孙介堂)。
土地的分配方法是:根据土地肥瘦分等级评定产量,又依据各村土地多少,以产量套亩分,按人口多少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地主,“扫地出门”,即将地主全家强迫搬迁到指定的庙宇、祠堂等地居住,重新分给土地,让其自食其力。
富农,征收出租的土地,保留自耕的土地。
小土地出租,每人平均两份(当地人平亩分的两倍),多余的退出来。
中农,不够照补,多余的土地不退出来。
贫雇农,如数分给应得的土地。
1950年秋,火井初步成立了人民政权。1952年5月,土地改革结束,在工作队的领导下,经过民主选举,重新建立了乡政府(名叫乡公所),选出乡长高廷华,副乡长高永秀。
1952年5月,土改工作队召开全乡青年大会,正式成立了火井“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批准了冯洪春、高永秀等26名土改运动中的先进青年为团员。并成立了团支部,由冯洪春任团支部书记。
1952年8月,火井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当时,火井只能设立党支部,因为全乡只有党员7人(包括1953年复查土改后,将火井所辖十六个村中的九至十五村划出去另建“新民乡”,后改称“南宝乡”),党支部书记王开柱,支部委员王明珍、谢俊良,党员季光吴、杨连富、杨树云、杨兴礼。
(本文刊于2015年第二十九期《邛崃文史资料》)
认真落实土改政策
(2015年3月28日)
1952年土地改革时,为给一个国民党军官邱子文划分家庭成份,发生了一场风波。火井乡土改工作队认真做群众工作,严格按土改政策办事,终于圆满解决问题。下面细说事情的原委。
邛崃市火井镇老街河北街东头有一座高大豪华的建筑,其大门上头嵌有一块石匾,匾上横刻着草书“海屋”二字,此建筑故称为“海屋”。
原来,晚清时期,火井镇高场住着一户邱姓人家,主人名邱国祯,其妻王氏共生四子,因家境贫寒,住的是几间茅草房,田地不多,辛苦劳动,度日维艰。其长子名邱子文(约1898——1943年),娶妻张氏,无嗣。邱子文早年在川军中供职。后来,通过时任重庆海关督办友人季叔平(邛崃高何人)的关系,得以在重庆海关任职,从此,时运逐渐好转。但因家中弟兄众多,家境不宽,每年带着几名贴心保标回火井高场,便在一庾姓大户人家租房暂住。后来庾家长子庾文州因赌博和吸食鸦片,家道中落,最终将房子卖给当地豪强陈芷渊。不知何故?也许是“礼信”不周,抑或是“言语”不顺,虽然空房间很多,陈家就是不肯再将房屋租给邱子文住。一气之下,邱子文发誓将来要在火井修一座比陈家更好的房子居住。后来,邱子文在重庆海关发了大财,他果然没有大买田地,而是决定先修房子,以解胸中之气。于是在重庆请来一个建筑工程师,带来一批高手工匠,于1933年动工建“海屋”。由于工程庞大,前后修了两年。
邱子文曾在川军中当军官,又在重庆海关总署任职,常年在外,见多识广,所建宅院融川西民居风格兼西式泥作装饰于一体,可谓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也许是在海关任职的缘故,邱子文将其取名为“海屋”。这是一座一楼一底两层高大的木架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四周齐檐高的青砖厚墙将高楼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仅门楼高大气派,尤其东边山墙下部3米多高全是红砂条石砌成,整个东墙长40余米,高约10米,二楼东面高处整齐排列着七孔开窗,混然一体,看上去更显高大威严,固若金汤,盛气凌人,俨然不可侵犯。
1943年,邱子文在海屋内因病不幸吐血而亡,终年45岁。
1950年,火井解放。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邱家虽然“海屋”豪华宽大。但田地不多,人口不少。当时是按人口平均土地的多少来划分家庭成份的,所以邱家最后也只能划为上中农成份。据当地老人说,土地改革划成份时,为划邱家的该划什么成份的问题,还闹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有许多群众对邱家只划成上中农很是愤愤不平,都说应该划成地主成份。他们认为,邱子文是国民党反动军官,他家的“海屋”是火井地区最豪华的建筑,是剥削得来的,应该没收充公。象这样肥实的人家都不划成地主,怎么行呢?当时的“农民协会”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邱家应该划地主成份,有的说应该按政策办事,用政策标准来比对,该划什么成份就划什么成份。后来,经过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反复宣传政府的土改政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我们应该按政策办事,按人平土地的多少是划分成份的主要标准,房屋再好也不能作为划成份的依据。最终才说服群众,将邱家划成“小土地出租”成份。
1952年土地改革后,人民政府用三间街房与邱家掉换“海屋”作为公产,在楼上设立税务所,楼下作为火井粮仓。1958年改作火井联合诊所。2013年又改作火井羌族民俗博物馆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如烟

虎连长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五年冬的一天。
巍峨九顶山下的一条小山沟叫洗甲溪,岸畔附近散居着三、四十户人家,初冬的寒气侵袭着这偏僻荒凉的小山村,稀稀疏疏的炊烟飘洒着消失在傍晚的寒风中。转眼间,冷酷的夜神张开它那无边的大口,吞没了这可怜的小山村。
夜里,在山边一间不算高大,四周围墙,有两个大四合院的瓦房里,闪射出明亮的灯光。天井里挤满了人,有的穿着破烂的单衣,有的披着破麻袋,有的披着破棕褂子……有打光脚板的,有穿着水巴虫麻窝子草鞋的。整个天井里闹哄哄的,人们青瘦的脸上浮现出从未有过的喜悦神情,像是在期待着什么似的。大堂屋里面堆满了各种衣物、布匹之类的东西。
    当人们正在雀跃低语之时,大门外,一串明亮的火把照耀下,进来了十多个虎彪彪的小伙子。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大汉,身材魁梧,个头足有五尺开外,方正明亮的脸庞,两道浓眉下,一双乌黑有神的大眼睛,闪射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光芒;看样子大约有二十五、六年纪,穿一身半旧的灰布军装,头上一颗红光闪闪的五角星端端正正地缀在军帽前头,脚上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噔、噔”有声。这时,天井里的人们一齐转向大门口,有些人高声喊道:“虎连长,你们太好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真是打富济贫呀”……前面那个大汉不断地含笑向人们打招呼:“有什么辛苦的?我们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就是为了解放穷人嘛!”这声音是多么的清彻、宏亮,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他,就是人们呼喊的“虎”连长。他是前两天从大川马桑坝带领一个红军尖刀连,配合全团战士打垮了国军一个旅之后,赶杀敌人,追出九顶山,今天一大早冲锋陷阵到这里来的。他是贵州人,本姓付,因为他杀敌英勇,屡建奇功,犹如猛虎,使国军闻风丧胆,所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虎”连长。此时,只见虎连长右手提着一支翘着机头的左轮手枪,左手推着一个矮笃笃,肥头大耳,被五花大绑的家伙。那家伙在后面几支钢枪的押送下,搭起脑壳,一步一步地被推进天井,推到那阶沿坎下,就“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不住磕头,哀求道:“长官饶命,饶命!”
在灯光的照耀下,人们清楚地认出,那求饶的家伙就是外号人称“李大肚”的李团总,是村里的“关火匠”,这座四合院就是他的老窝。为什么这个多年来为非作歹,经常带着团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李大肚”,今晚却如此狼狈不堪呢?
原来,在今天大清早,虎连长带着尖刀连的战士们来到此地时,国军早已扑爬跟斗地逃之夭夭了。可是李大肚因为昨晚陪国军狗官吃酒,醉得像死猪一样,待到天明酒醒之际,红军已经赶到了,他急忙换一件长工的破衣服,到灶房里抓了一把灰往脸上一抹,扮成一付鬼脸,企图逃跑,但已经来不及了。他便一头钻进房后牛圈的草粪里藏了起来,一动也不敢动。
红军一到村里,便向穷人宣传红军“打土豪,救穷人”的政策,并分头把躲在山林里的村民们召集起来,然后红军就在李大肚的家里设了连部,把李大肚的老婆押起来,要她们交出李大肚,并把李大肚家里的布匹、衣物等统统收缴起来,准备分给村里的老百姓。村里顿时沸腾起来了。
黄昏时分,李大肚从草粪里偷偷爬出来,翻墙出院,妄图趁天黑时逃走,一到村口,便被长工陈大爷发现,陈大爷立即报告虎连长。虎连长便带领七、八个战士,由本村几个小伙子带路,追出村来。
李大肚如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敢走大路,只从一条小路向侧面山坡上奔逃。只见他气喘如牛,贼眼四顾,三步两跟斗,一步三回头,急忙逃奔,如丧家之犬。后面,虎连长带着战士们大步流星,紧紧追来。追到山坡上,转个弯却不见了李大肚。天也渐渐黑了下来,虎连长发现前面住着两户人家,便带着战士们分头进去搜查。虎连长走进左边那间草屋里,见屋里只有一个白发苍苍,枯瘦如柴的老大娘在灶前微弱的灯光下烤火。她是全村最穷的孤寡老人陈大娘,虎连长轻声叫道:“老大娘,你老人家吃饭了没有?刚才看见有人进来吗?”只见陈大娘慢慢地抬起头来,“啊”了一声,憔悴的面部深深地横嵌着道道毫无表情的皱纹。她用手战战兢兢地指了指破烂的灶头上放着的一块在灯光下发出白光的银元,又向左面破烂的竹楼上指一下,脸上现出若有若无的一丝苦笑,又不声不响地埋头烤火。虎连长立即向竹楼上爬去。突然,“砰”的一枪,一颗子弹从楼上的玉麦壳壳里飞下来,从他的左肩上擦过,接着,又从他的头上飞过两枪。虎连长气得剑眉倒竖,虎目圆睁,顿起怒火万丈,一抬右手,向楼上“砰砰”两枪,忽听楼上“唉哟”一声。原来李大肚的左小腿挨了一枪,他慌忙向屋后楼口爬去,只听“哗啦”一声,竹楼踩漏了,李大肚“扑通”一声掉到了楼下的粪坑里,粪水齐腰,溅得他满脸都是。手枪也掉到坑里了。虎连长一个箭步冲到坑边,厉声喝道:“狗东西,举起手来,敢乱动一下,老子毙了你。”李大肚站在粪坑里,“唉哟,唉哟”地举起双手,落水狗似的直喊:“长官饶命,长官饶命……”
当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李大肚被五花大绑地押到连部,磕头求饶时,穷百姓们发出愤怒的痛骂声,嘲笑声。老长工陈大爷挤上前去,狠狠地踢了李大肚一脚,厉声骂道:“老天爷开眼了,你狗杂种也有今天。”
虎连长站到院坝石梯上大声对众人说道:“共产党拯救穷人,为穷人报仇伸冤。明天开个斗争会,送这恶魔见阎王。”说罢,哈哈大笑,引得天井里发出了一阵响彻夜空的爽朗笑声。
火井土地改革
(2015年4月2日)
1950年初,火井解放。1950年秋至1951年初,遵照邛崃县政府指示精神,为了沉重打击恶霸土豪,肃清叛匪,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新的社会治安秩序,火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采取机关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坦白丛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的政策。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检举揭发,召开斗争大会和公审大会,狠狠打击了火井的封建残余势力,为后来的土地改革运动扫清了障碍。
1952年春,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彻底推翻封建统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派来土改工作团,领导火井区土改运动。土改工作团团部设在现在的火井镇政府内,团长裴增万。各乡分派工作队。火井土改工作队队长李清,副队长秦振刚(火井区区长兼任),及队员共六十余人。土改政策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
全乡通过各级各类会议,宣传党的有关政策,使广大群众明确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从而澄清思想,消除顾虑,划清界限,分清敌我,团结一致,在土改工作队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扫清运动中的障碍,打击运动中的破坏分子和反革命分子。
还通过诉苦会,进一步启发群众,发动群众,增强斗志,仇恨阶级敌人,掀起斗争高潮。在诉苦会上,如火井七村农民杨发贵痛哭流涕,诉说他家六口人住草房,歇岩洞,穿襟襟,吃野菜,逼得讨饭过日子。他在诉苦中,声泪俱下,悲痛万分,泣不成声。参加诉苦会的农民闻之,没有不掉眼泪的。会后,全体干部、群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
群众充分反动起来了,便对地主“催赔罚”,当时群众叫作“催血汗”、“赔血汗”(意为地主赔付穷人的血汗钱)。干部、群众代表共同议定每户地主应交钱款的数目后,群众代表和武装队员白天、黑夜,轮流不停地去催收。有交金子、银元、银子、银圈子、手表的,也有交粮食的。在催收血汗过程中,也有十分顽固的。如:火井一村恶霸地主夏尚诚顽固抵赖,工作队就派群众代表和武装队员,到夏尚诚邛崃南街住房内,在“字库”下面,清查出银子二百个(每个重十两),银翘宝七、八个(每个重二十两)。另一个火井一村顽固地主李黄氏,顽固抵赖,假意抹喉自杀来对抗赔罚。后经别人揭发,她在解放前一年就将几百个银元,编在几个草墩(谷草编成的坐凳)内,寄放在邛崃城内她女儿家里。工作队便派人去清查,并如数运回火井。
通过催赔罚,结合镇反,在政治上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嚣张气焰,经济上没收了地主阶级的财产。从此,地主阶级威风扫地,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地主份子和富农份子必须接受当地干部群众的监督管制。
土地改革时划分成份标准是:
地主:根据占有土地数量,按总收入剥削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者。地主又分:恶霸地主、破产地主、开明地主、地主兼工商业、工商业兼地主,破产地主。
富农:根据占有土地数量,按总收入剥削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者。富农又分:富农、半地主式富农、佃富农。
小土地出租:出租土地,总收入的租谷在二十石(读旦,每石约300斤)以下者,因缺乏劳动力而全部出租者;
中农:自己有土地,一般农具齐全,能自给自足,对他人有轻微剥削者。中农又分:富裕中农、自耕中农、佃中农。
佃中农:大部分租种别人的土地,生活比一般贫民好者;
贫农:只有少量的土地者;
雇农:全无土地者,靠出卖劳力维持生活。
当时对地主分别采取的作法是:恶霸地主经过斗争赔罚后枪毙,破产地主只斗争免赔罚(如:第三保李宗培,第六保贺光昌),开明地主一般不斗争,自觉赔罚(如第一保孙介堂)。
土地的分配方法是:根据土地肥瘦分等级评定产量,又依据各村土地多少,以产量套亩分,按人口多少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地主,“扫地出门”,即将地主全家强迫搬迁到指定的庙宇、祠堂等地居住,重新分给土地,让其自食其力。
富农,征收出租的土地,保留自耕的土地。
小土地出租,每人平均两份(当地人平亩分的两倍),多余的退出来。
中农,不够照补,多余的土地不退出来。
贫雇农,如数分给应得的土地。
1950年秋,火井初步成立了人民政权。1952年5月,土地改革结束,在工作队的领导下,经过民主选举,重新建立了乡政府(名叫乡公所),选出乡长高廷华,副乡长高永秀。
1952年5月,土改工作队召开全乡青年大会,正式成立了火井“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批准了冯洪春、高永秀等26名土改运动中的先进青年为团员。并成立了团支部,由冯洪春任团支部书记。
1952年8月,火井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当时,火井只能设立党支部,因为全乡只有党员7人(包括1953年复查土改后,将火井所辖十六个村中的九至十五村划出去另建“新民乡”,后改称“南宝乡”),党支部书记王开柱,支部委员王明珍、谢俊良,党员季光吴、杨连富、杨树云、杨兴礼。
(本文刊于2015年第二十九期《邛崃文史资料》)
认真落实土改政策
(2015年3月28日)
1952年土地改革时,为给一个国民党军官邱子文划分家庭成份,发生了一场风波。火井乡土改工作队认真做群众工作,严格按土改政策办事,终于圆满解决问题。下面细说事情的原委。
邛崃市火井镇老街河北街东头有一座高大豪华的建筑,其大门上头嵌有一块石匾,匾上横刻着草书“海屋”二字,此建筑故称为“海屋”。
原来,晚清时期,火井镇高场住着一户邱姓人家,主人名邱国祯,其妻王氏共生四子,因家境贫寒,住的是几间茅草房,田地不多,辛苦劳动,度日维艰。其长子名邱子文(约1898——1943年),娶妻张氏,无嗣。邱子文早年在川军中供职。后来,通过时任重庆海关督办友人季叔平(邛崃高何人)的关系,得以在重庆海关任职,从此,时运逐渐好转。但因家中弟兄众多,家境不宽,每年带着几名贴心保标回火井高场,便在一庾姓大户人家租房暂住。后来庾家长子庾文州因赌博和吸食鸦片,家道中落,最终将房子卖给当地豪强陈芷渊。不知何故?也许是“礼信”不周,抑或是“言语”不顺,虽然空房间很多,陈家就是不肯再将房屋租给邱子文住。一气之下,邱子文发誓将来要在火井修一座比陈家更好的房子居住。后来,邱子文在重庆海关发了大财,他果然没有大买田地,而是决定先修房子,以解胸中之气。于是在重庆请来一个建筑工程师,带来一批高手工匠,于1933年动工建“海屋”。由于工程庞大,前后修了两年。
邱子文曾在川军中当军官,又在重庆海关总署任职,常年在外,见多识广,所建宅院融川西民居风格兼西式泥作装饰于一体,可谓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也许是在海关任职的缘故,邱子文将其取名为“海屋”。这是一座一楼一底两层高大的木架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四周齐檐高的青砖厚墙将高楼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仅门楼高大气派,尤其东边山墙下部3米多高全是红砂条石砌成,整个东墙长40余米,高约10米,二楼东面高处整齐排列着七孔开窗,混然一体,看上去更显高大威严,固若金汤,盛气凌人,俨然不可侵犯。
1943年,邱子文在海屋内因病不幸吐血而亡,终年45岁。
1950年,火井解放。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邱家虽然“海屋”豪华宽大。但田地不多,人口不少。当时是按人口平均土地的多少来划分家庭成份的,所以邱家最后也只能划为上中农成份。据当地老人说,土地改革划成份时,为划邱家的该划什么成份的问题,还闹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有许多群众对邱家只划成上中农很是愤愤不平,都说应该划成地主成份。他们认为,邱子文是国民党反动军官,他家的“海屋”是火井地区最豪华的建筑,是剥削得来的,应该没收充公。象这样肥实的人家都不划成地主,怎么行呢?当时的“农民协会”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邱家应该划地主成份,有的说应该按政策办事,用政策标准来比对,该划什么成份就划什么成份。后来,经过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反复宣传政府的土改政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我们应该按政策办事,按人平土地的多少是划分成份的主要标准,房屋再好也不能作为划成份的依据。最终才说服群众,将邱家划成“小土地出租”成份。
1952年土地改革后,人民政府用三间街房与邱家掉换“海屋”作为公产,在楼上设立税务所,楼下作为火井粮仓。1958年改作火井联合诊所。2013年又改作火井羌族民俗博物馆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如烟

虎连长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五年冬的一天。
巍峨九顶山下的一条小山沟叫洗甲溪,岸畔附近散居着三、四十户人家,初冬的寒气侵袭着这偏僻荒凉的小山村,稀稀疏疏的炊烟飘洒着消失在傍晚的寒风中。转眼间,冷酷的夜神张开它那无边的大口,吞没了这可怜的小山村。
夜里,在山边一间不算高大,四周围墙,有两个大四合院的瓦房里,闪射出明亮的灯光。天井里挤满了人,有的穿着破烂的单衣,有的披着破麻袋,有的披着破棕褂子……有打光脚板的,有穿着水巴虫麻窝子草鞋的。整个天井里闹哄哄的,人们青瘦的脸上浮现出从未有过的喜悦神情,像是在期待着什么似的。大堂屋里面堆满了各种衣物、布匹之类的东西。
    当人们正在雀跃低语之时,大门外,一串明亮的火把照耀下,进来了十多个虎彪彪的小伙子。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大汉,身材魁梧,个头足有五尺开外,方正明亮的脸庞,两道浓眉下,一双乌黑有神的大眼睛,闪射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光芒;看样子大约有二十五、六年纪,穿一身半旧的灰布军装,头上一颗红光闪闪的五角星端端正正地缀在军帽前头,脚上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噔、噔”有声。这时,天井里的人们一齐转向大门口,有些人高声喊道:“虎连长,你们太好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真是打富济贫呀”……前面那个大汉不断地含笑向人们打招呼:“有什么辛苦的?我们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就是为了解放穷人嘛!”这声音是多么的清彻、宏亮,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他,就是人们呼喊的“虎”连长。他是前两天从大川马桑坝带领一个红军尖刀连,配合全团战士打垮了国军一个旅之后,赶杀敌人,追出九顶山,今天一大早冲锋陷阵到这里来的。他是贵州人,本姓付,因为他杀敌英勇,屡建奇功,犹如猛虎,使国军闻风丧胆,所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虎”连长。此时,只见虎连长右手提着一支翘着机头的左轮手枪,左手推着一个矮笃笃,肥头大耳,被五花大绑的家伙。那家伙在后面几支钢枪的押送下,搭起脑壳,一步一步地被推进天井,推到那阶沿坎下,就“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不住磕头,哀求道:“长官饶命,饶命!”
在灯光的照耀下,人们清楚地认出,那求饶的家伙就是外号人称“李大肚”的李团总,是村里的“关火匠”,这座四合院就是他的老窝。为什么这个多年来为非作歹,经常带着团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李大肚”,今晚却如此狼狈不堪呢?
原来,在今天大清早,虎连长带着尖刀连的战士们来到此地时,国军早已扑爬跟斗地逃之夭夭了。可是李大肚因为昨晚陪国军狗官吃酒,醉得像死猪一样,待到天明酒醒之际,红军已经赶到了,他急忙换一件长工的破衣服,到灶房里抓了一把灰往脸上一抹,扮成一付鬼脸,企图逃跑,但已经来不及了。他便一头钻进房后牛圈的草粪里藏了起来,一动也不敢动。
红军一到村里,便向穷人宣传红军“打土豪,救穷人”的政策,并分头把躲在山林里的村民们召集起来,然后红军就在李大肚的家里设了连部,把李大肚的老婆押起来,要她们交出李大肚,并把李大肚家里的布匹、衣物等统统收缴起来,准备分给村里的老百姓。村里顿时沸腾起来了。
黄昏时分,李大肚从草粪里偷偷爬出来,翻墙出院,妄图趁天黑时逃走,一到村口,便被长工陈大爷发现,陈大爷立即报告虎连长。虎连长便带领七、八个战士,由本村几个小伙子带路,追出村来。
李大肚如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敢走大路,只从一条小路向侧面山坡上奔逃。只见他气喘如牛,贼眼四顾,三步两跟斗,一步三回头,急忙逃奔,如丧家之犬。后面,虎连长带着战士们大步流星,紧紧追来。追到山坡上,转个弯却不见了李大肚。天也渐渐黑了下来,虎连长发现前面住着两户人家,便带着战士们分头进去搜查。虎连长走进左边那间草屋里,见屋里只有一个白发苍苍,枯瘦如柴的老大娘在灶前微弱的灯光下烤火。她是全村最穷的孤寡老人陈大娘,虎连长轻声叫道:“老大娘,你老人家吃饭了没有?刚才看见有人进来吗?”只见陈大娘慢慢地抬起头来,“啊”了一声,憔悴的面部深深地横嵌着道道毫无表情的皱纹。她用手战战兢兢地指了指破烂的灶头上放着的一块在灯光下发出白光的银元,又向左面破烂的竹楼上指一下,脸上现出若有若无的一丝苦笑,又不声不响地埋头烤火。虎连长立即向竹楼上爬去。突然,“砰”的一枪,一颗子弹从楼上的玉麦壳壳里飞下来,从他的左肩上擦过,接着,又从他的头上飞过两枪。虎连长气得剑眉倒竖,虎目圆睁,顿起怒火万丈,一抬右手,向楼上“砰砰”两枪,忽听楼上“唉哟”一声。原来李大肚的左小腿挨了一枪,他慌忙向屋后楼口爬去,只听“哗啦”一声,竹楼踩漏了,李大肚“扑通”一声掉到了楼下的粪坑里,粪水齐腰,溅得他满脸都是。手枪也掉到坑里了。虎连长一个箭步冲到坑边,厉声喝道:“狗东西,举起手来,敢乱动一下,老子毙了你。”李大肚站在粪坑里,“唉哟,唉哟”地举起双手,落水狗似的直喊:“长官饶命,长官饶命……”
当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李大肚被五花大绑地押到连部,磕头求饶时,穷百姓们发出愤怒的痛骂声,嘲笑声。老长工陈大爷挤上前去,狠狠地踢了李大肚一脚,厉声骂道:“老天爷开眼了,你狗杂种也有今天。”
虎连长站到院坝石梯上大声对众人说道:“共产党拯救穷人,为穷人报仇伸冤。明天开个斗争会,送这恶魔见阎王。”说罢,哈哈大笑,引得天井里发出了一阵响彻夜空的爽朗笑声。
火井土地改革
(2015年4月2日)
1950年初,火井解放。1950年秋至1951年初,遵照邛崃县政府指示精神,为了沉重打击恶霸土豪,肃清叛匪,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新的社会治安秩序,火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采取机关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坦白丛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的政策。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检举揭发,召开斗争大会和公审大会,狠狠打击了火井的封建残余势力,为后来的土地改革运动扫清了障碍。
1952年春,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彻底推翻封建统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派来土改工作团,领导火井区土改运动。土改工作团团部设在现在的火井镇政府内,团长裴增万。各乡分派工作队。火井土改工作队队长李清,副队长秦振刚(火井区区长兼任),及队员共六十余人。土改政策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
全乡通过各级各类会议,宣传党的有关政策,使广大群众明确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从而澄清思想,消除顾虑,划清界限,分清敌我,团结一致,在土改工作队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扫清运动中的障碍,打击运动中的破坏分子和反革命分子。
还通过诉苦会,进一步启发群众,发动群众,增强斗志,仇恨阶级敌人,掀起斗争高潮。在诉苦会上,如火井七村农民杨发贵痛哭流涕,诉说他家六口人住草房,歇岩洞,穿襟襟,吃野菜,逼得讨饭过日子。他在诉苦中,声泪俱下,悲痛万分,泣不成声。参加诉苦会的农民闻之,没有不掉眼泪的。会后,全体干部、群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
群众充分反动起来了,便对地主“催赔罚”,当时群众叫作“催血汗”、“赔血汗”(意为地主赔付穷人的血汗钱)。干部、群众代表共同议定每户地主应交钱款的数目后,群众代表和武装队员白天、黑夜,轮流不停地去催收。有交金子、银元、银子、银圈子、手表的,也有交粮食的。在催收血汗过程中,也有十分顽固的。如:火井一村恶霸地主夏尚诚顽固抵赖,工作队就派群众代表和武装队员,到夏尚诚邛崃南街住房内,在“字库”下面,清查出银子二百个(每个重十两),银翘宝七、八个(每个重二十两)。另一个火井一村顽固地主李黄氏,顽固抵赖,假意抹喉自杀来对抗赔罚。后经别人揭发,她在解放前一年就将几百个银元,编在几个草墩(谷草编成的坐凳)内,寄放在邛崃城内她女儿家里。工作队便派人去清查,并如数运回火井。
通过催赔罚,结合镇反,在政治上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嚣张气焰,经济上没收了地主阶级的财产。从此,地主阶级威风扫地,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地主份子和富农份子必须接受当地干部群众的监督管制。
土地改革时划分成份标准是:
地主:根据占有土地数量,按总收入剥削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者。地主又分:恶霸地主、破产地主、开明地主、地主兼工商业、工商业兼地主,破产地主。
富农:根据占有土地数量,按总收入剥削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者。富农又分:富农、半地主式富农、佃富农。
小土地出租:出租土地,总收入的租谷在二十石(读旦,每石约300斤)以下者,因缺乏劳动力而全部出租者;
中农:自己有土地,一般农具齐全,能自给自足,对他人有轻微剥削者。中农又分:富裕中农、自耕中农、佃中农。
佃中农:大部分租种别人的土地,生活比一般贫民好者;
贫农:只有少量的土地者;
雇农:全无土地者,靠出卖劳力维持生活。
当时对地主分别采取的作法是:恶霸地主经过斗争赔罚后枪毙,破产地主只斗争免赔罚(如:第三保李宗培,第六保贺光昌),开明地主一般不斗争,自觉赔罚(如第一保孙介堂)。
土地的分配方法是:根据土地肥瘦分等级评定产量,又依据各村土地多少,以产量套亩分,按人口多少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地主,“扫地出门”,即将地主全家强迫搬迁到指定的庙宇、祠堂等地居住,重新分给土地,让其自食其力。
富农,征收出租的土地,保留自耕的土地。
小土地出租,每人平均两份(当地人平亩分的两倍),多余的退出来。
中农,不够照补,多余的土地不退出来。
贫雇农,如数分给应得的土地。
1950年秋,火井初步成立了人民政权。1952年5月,土地改革结束,在工作队的领导下,经过民主选举,重新建立了乡政府(名叫乡公所),选出乡长高廷华,副乡长高永秀。
1952年5月,土改工作队召开全乡青年大会,正式成立了火井“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批准了冯洪春、高永秀等26名土改运动中的先进青年为团员。并成立了团支部,由冯洪春任团支部书记。
1952年8月,火井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当时,火井只能设立党支部,因为全乡只有党员7人(包括1953年复查土改后,将火井所辖十六个村中的九至十五村划出去另建“新民乡”,后改称“南宝乡”),党支部书记王开柱,支部委员王明珍、谢俊良,党员季光吴、杨连富、杨树云、杨兴礼。
(本文刊于2015年第二十九期《邛崃文史资料》)
认真落实土改政策
(2015年3月28日)
1952年土地改革时,为给一个国民党军官邱子文划分家庭成份,发生了一场风波。火井乡土改工作队认真做群众工作,严格按土改政策办事,终于圆满解决问题。下面细说事情的原委。
邛崃市火井镇老街河北街东头有一座高大豪华的建筑,其大门上头嵌有一块石匾,匾上横刻着草书“海屋”二字,此建筑故称为“海屋”。
原来,晚清时期,火井镇高场住着一户邱姓人家,主人名邱国祯,其妻王氏共生四子,因家境贫寒,住的是几间茅草房,田地不多,辛苦劳动,度日维艰。其长子名邱子文(约1898——1943年),娶妻张氏,无嗣。邱子文早年在川军中供职。后来,通过时任重庆海关督办友人季叔平(邛崃高何人)的关系,得以在重庆海关任职,从此,时运逐渐好转。但因家中弟兄众多,家境不宽,每年带着几名贴心保标回火井高场,便在一庾姓大户人家租房暂住。后来庾家长子庾文州因赌博和吸食鸦片,家道中落,最终将房子卖给当地豪强陈芷渊。不知何故?也许是“礼信”不周,抑或是“言语”不顺,虽然空房间很多,陈家就是不肯再将房屋租给邱子文住。一气之下,邱子文发誓将来要在火井修一座比陈家更好的房子居住。后来,邱子文在重庆海关发了大财,他果然没有大买田地,而是决定先修房子,以解胸中之气。于是在重庆请来一个建筑工程师,带来一批高手工匠,于1933年动工建“海屋”。由于工程庞大,前后修了两年。
邱子文曾在川军中当军官,又在重庆海关总署任职,常年在外,见多识广,所建宅院融川西民居风格兼西式泥作装饰于一体,可谓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也许是在海关任职的缘故,邱子文将其取名为“海屋”。这是一座一楼一底两层高大的木架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四周齐檐高的青砖厚墙将高楼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仅门楼高大气派,尤其东边山墙下部3米多高全是红砂条石砌成,整个东墙长40余米,高约10米,二楼东面高处整齐排列着七孔开窗,混然一体,看上去更显高大威严,固若金汤,盛气凌人,俨然不可侵犯。
1943年,邱子文在海屋内因病不幸吐血而亡,终年45岁。
1950年,火井解放。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邱家虽然“海屋”豪华宽大。但田地不多,人口不少。当时是按人口平均土地的多少来划分家庭成份的,所以邱家最后也只能划为上中农成份。据当地老人说,土地改革划成份时,为划邱家的该划什么成份的问题,还闹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有许多群众对邱家只划成上中农很是愤愤不平,都说应该划成地主成份。他们认为,邱子文是国民党反动军官,他家的“海屋”是火井地区最豪华的建筑,是剥削得来的,应该没收充公。象这样肥实的人家都不划成地主,怎么行呢?当时的“农民协会”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邱家应该划地主成份,有的说应该按政策办事,用政策标准来比对,该划什么成份就划什么成份。后来,经过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反复宣传政府的土改政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我们应该按政策办事,按人平土地的多少是划分成份的主要标准,房屋再好也不能作为划成份的依据。最终才说服群众,将邱家划成“小土地出租”成份。
1952年土地改革后,人民政府用三间街房与邱家掉换“海屋”作为公产,在楼上设立税务所,楼下作为火井粮仓。1958年改作火井联合诊所。2013年又改作火井羌族民俗博物馆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如烟

虎连长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五年冬的一天。
巍峨九顶山下的一条小山沟叫洗甲溪,岸畔附近散居着三、四十户人家,初冬的寒气侵袭着这偏僻荒凉的小山村,稀稀疏疏的炊烟飘洒着消失在傍晚的寒风中。转眼间,冷酷的夜神张开它那无边的大口,吞没了这可怜的小山村。
夜里,在山边一间不算高大,四周围墙,有两个大四合院的瓦房里,闪射出明亮的灯光。天井里挤满了人,有的穿着破烂的单衣,有的披着破麻袋,有的披着破棕褂子……有打光脚板的,有穿着水巴虫麻窝子草鞋的。整个天井里闹哄哄的,人们青瘦的脸上浮现出从未有过的喜悦神情,像是在期待着什么似的。大堂屋里面堆满了各种衣物、布匹之类的东西。
    当人们正在雀跃低语之时,大门外,一串明亮的火把照耀下,进来了十多个虎彪彪的小伙子。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大汉,身材魁梧,个头足有五尺开外,方正明亮的脸庞,两道浓眉下,一双乌黑有神的大眼睛,闪射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光芒;看样子大约有二十五、六年纪,穿一身半旧的灰布军装,头上一颗红光闪闪的五角星端端正正地缀在军帽前头,脚上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噔、噔”有声。这时,天井里的人们一齐转向大门口,有些人高声喊道:“虎连长,你们太好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真是打富济贫呀”……前面那个大汉不断地含笑向人们打招呼:“有什么辛苦的?我们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就是为了解放穷人嘛!”这声音是多么的清彻、宏亮,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他,就是人们呼喊的“虎”连长。他是前两天从大川马桑坝带领一个红军尖刀连,配合全团战士打垮了国军一个旅之后,赶杀敌人,追出九顶山,今天一大早冲锋陷阵到这里来的。他是贵州人,本姓付,因为他杀敌英勇,屡建奇功,犹如猛虎,使国军闻风丧胆,所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虎”连长。此时,只见虎连长右手提着一支翘着机头的左轮手枪,左手推着一个矮笃笃,肥头大耳,被五花大绑的家伙。那家伙在后面几支钢枪的押送下,搭起脑壳,一步一步地被推进天井,推到那阶沿坎下,就“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不住磕头,哀求道:“长官饶命,饶命!”
在灯光的照耀下,人们清楚地认出,那求饶的家伙就是外号人称“李大肚”的李团总,是村里的“关火匠”,这座四合院就是他的老窝。为什么这个多年来为非作歹,经常带着团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李大肚”,今晚却如此狼狈不堪呢?
原来,在今天大清早,虎连长带着尖刀连的战士们来到此地时,国军早已扑爬跟斗地逃之夭夭了。可是李大肚因为昨晚陪国军狗官吃酒,醉得像死猪一样,待到天明酒醒之际,红军已经赶到了,他急忙换一件长工的破衣服,到灶房里抓了一把灰往脸上一抹,扮成一付鬼脸,企图逃跑,但已经来不及了。他便一头钻进房后牛圈的草粪里藏了起来,一动也不敢动。
红军一到村里,便向穷人宣传红军“打土豪,救穷人”的政策,并分头把躲在山林里的村民们召集起来,然后红军就在李大肚的家里设了连部,把李大肚的老婆押起来,要她们交出李大肚,并把李大肚家里的布匹、衣物等统统收缴起来,准备分给村里的老百姓。村里顿时沸腾起来了。
黄昏时分,李大肚从草粪里偷偷爬出来,翻墙出院,妄图趁天黑时逃走,一到村口,便被长工陈大爷发现,陈大爷立即报告虎连长。虎连长便带领七、八个战士,由本村几个小伙子带路,追出村来。
李大肚如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敢走大路,只从一条小路向侧面山坡上奔逃。只见他气喘如牛,贼眼四顾,三步两跟斗,一步三回头,急忙逃奔,如丧家之犬。后面,虎连长带着战士们大步流星,紧紧追来。追到山坡上,转个弯却不见了李大肚。天也渐渐黑了下来,虎连长发现前面住着两户人家,便带着战士们分头进去搜查。虎连长走进左边那间草屋里,见屋里只有一个白发苍苍,枯瘦如柴的老大娘在灶前微弱的灯光下烤火。她是全村最穷的孤寡老人陈大娘,虎连长轻声叫道:“老大娘,你老人家吃饭了没有?刚才看见有人进来吗?”只见陈大娘慢慢地抬起头来,“啊”了一声,憔悴的面部深深地横嵌着道道毫无表情的皱纹。她用手战战兢兢地指了指破烂的灶头上放着的一块在灯光下发出白光的银元,又向左面破烂的竹楼上指一下,脸上现出若有若无的一丝苦笑,又不声不响地埋头烤火。虎连长立即向竹楼上爬去。突然,“砰”的一枪,一颗子弹从楼上的玉麦壳壳里飞下来,从他的左肩上擦过,接着,又从他的头上飞过两枪。虎连长气得剑眉倒竖,虎目圆睁,顿起怒火万丈,一抬右手,向楼上“砰砰”两枪,忽听楼上“唉哟”一声。原来李大肚的左小腿挨了一枪,他慌忙向屋后楼口爬去,只听“哗啦”一声,竹楼踩漏了,李大肚“扑通”一声掉到了楼下的粪坑里,粪水齐腰,溅得他满脸都是。手枪也掉到坑里了。虎连长一个箭步冲到坑边,厉声喝道:“狗东西,举起手来,敢乱动一下,老子毙了你。”李大肚站在粪坑里,“唉哟,唉哟”地举起双手,落水狗似的直喊:“长官饶命,长官饶命……”
当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李大肚被五花大绑地押到连部,磕头求饶时,穷百姓们发出愤怒的痛骂声,嘲笑声。老长工陈大爷挤上前去,狠狠地踢了李大肚一脚,厉声骂道:“老天爷开眼了,你狗杂种也有今天。”
虎连长站到院坝石梯上大声对众人说道:“共产党拯救穷人,为穷人报仇伸冤。明天开个斗争会,送这恶魔见阎王。”说罢,哈哈大笑,引得天井里发出了一阵响彻夜空的爽朗笑声。
火井土地改革
(2015年4月2日)
1950年初,火井解放。1950年秋至1951年初,遵照邛崃县政府指示精神,为了沉重打击恶霸土豪,肃清叛匪,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新的社会治安秩序,火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采取机关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坦白丛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的政策。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检举揭发,召开斗争大会和公审大会,狠狠打击了火井的封建残余势力,为后来的土地改革运动扫清了障碍。
1952年春,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彻底推翻封建统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派来土改工作团,领导火井区土改运动。土改工作团团部设在现在的火井镇政府内,团长裴增万。各乡分派工作队。火井土改工作队队长李清,副队长秦振刚(火井区区长兼任),及队员共六十余人。土改政策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
全乡通过各级各类会议,宣传党的有关政策,使广大群众明确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从而澄清思想,消除顾虑,划清界限,分清敌我,团结一致,在土改工作队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扫清运动中的障碍,打击运动中的破坏分子和反革命分子。
还通过诉苦会,进一步启发群众,发动群众,增强斗志,仇恨阶级敌人,掀起斗争高潮。在诉苦会上,如火井七村农民杨发贵痛哭流涕,诉说他家六口人住草房,歇岩洞,穿襟襟,吃野菜,逼得讨饭过日子。他在诉苦中,声泪俱下,悲痛万分,泣不成声。参加诉苦会的农民闻之,没有不掉眼泪的。会后,全体干部、群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
群众充分反动起来了,便对地主“催赔罚”,当时群众叫作“催血汗”、“赔血汗”(意为地主赔付穷人的血汗钱)。干部、群众代表共同议定每户地主应交钱款的数目后,群众代表和武装队员白天、黑夜,轮流不停地去催收。有交金子、银元、银子、银圈子、手表的,也有交粮食的。在催收血汗过程中,也有十分顽固的。如:火井一村恶霸地主夏尚诚顽固抵赖,工作队就派群众代表和武装队员,到夏尚诚邛崃南街住房内,在“字库”下面,清查出银子二百个(每个重十两),银翘宝七、八个(每个重二十两)。另一个火井一村顽固地主李黄氏,顽固抵赖,假意抹喉自杀来对抗赔罚。后经别人揭发,她在解放前一年就将几百个银元,编在几个草墩(谷草编成的坐凳)内,寄放在邛崃城内她女儿家里。工作队便派人去清查,并如数运回火井。
通过催赔罚,结合镇反,在政治上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嚣张气焰,经济上没收了地主阶级的财产。从此,地主阶级威风扫地,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地主份子和富农份子必须接受当地干部群众的监督管制。
土地改革时划分成份标准是:
地主:根据占有土地数量,按总收入剥削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者。地主又分:恶霸地主、破产地主、开明地主、地主兼工商业、工商业兼地主,破产地主。
富农:根据占有土地数量,按总收入剥削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者。富农又分:富农、半地主式富农、佃富农。
小土地出租:出租土地,总收入的租谷在二十石(读旦,每石约300斤)以下者,因缺乏劳动力而全部出租者;
中农:自己有土地,一般农具齐全,能自给自足,对他人有轻微剥削者。中农又分:富裕中农、自耕中农、佃中农。
佃中农:大部分租种别人的土地,生活比一般贫民好者;
贫农:只有少量的土地者;
雇农:全无土地者,靠出卖劳力维持生活。
当时对地主分别采取的作法是:恶霸地主经过斗争赔罚后枪毙,破产地主只斗争免赔罚(如:第三保李宗培,第六保贺光昌),开明地主一般不斗争,自觉赔罚(如第一保孙介堂)。
土地的分配方法是:根据土地肥瘦分等级评定产量,又依据各村土地多少,以产量套亩分,按人口多少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地主,“扫地出门”,即将地主全家强迫搬迁到指定的庙宇、祠堂等地居住,重新分给土地,让其自食其力。
富农,征收出租的土地,保留自耕的土地。
小土地出租,每人平均两份(当地人平亩分的两倍),多余的退出来。
中农,不够照补,多余的土地不退出来。
贫雇农,如数分给应得的土地。
1950年秋,火井初步成立了人民政权。1952年5月,土地改革结束,在工作队的领导下,经过民主选举,重新建立了乡政府(名叫乡公所),选出乡长高廷华,副乡长高永秀。
1952年5月,土改工作队召开全乡青年大会,正式成立了火井“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批准了冯洪春、高永秀等26名土改运动中的先进青年为团员。并成立了团支部,由冯洪春任团支部书记。
1952年8月,火井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当时,火井只能设立党支部,因为全乡只有党员7人(包括1953年复查土改后,将火井所辖十六个村中的九至十五村划出去另建“新民乡”,后改称“南宝乡”),党支部书记王开柱,支部委员王明珍、谢俊良,党员季光吴、杨连富、杨树云、杨兴礼。
(本文刊于2015年第二十九期《邛崃文史资料》)
认真落实土改政策
(2015年3月28日)
1952年土地改革时,为给一个国民党军官邱子文划分家庭成份,发生了一场风波。火井乡土改工作队认真做群众工作,严格按土改政策办事,终于圆满解决问题。下面细说事情的原委。
邛崃市火井镇老街河北街东头有一座高大豪华的建筑,其大门上头嵌有一块石匾,匾上横刻着草书“海屋”二字,此建筑故称为“海屋”。
原来,晚清时期,火井镇高场住着一户邱姓人家,主人名邱国祯,其妻王氏共生四子,因家境贫寒,住的是几间茅草房,田地不多,辛苦劳动,度日维艰。其长子名邱子文(约1898——1943年),娶妻张氏,无嗣。邱子文早年在川军中供职。后来,通过时任重庆海关督办友人季叔平(邛崃高何人)的关系,得以在重庆海关任职,从此,时运逐渐好转。但因家中弟兄众多,家境不宽,每年带着几名贴心保标回火井高场,便在一庾姓大户人家租房暂住。后来庾家长子庾文州因赌博和吸食鸦片,家道中落,最终将房子卖给当地豪强陈芷渊。不知何故?也许是“礼信”不周,抑或是“言语”不顺,虽然空房间很多,陈家就是不肯再将房屋租给邱子文住。一气之下,邱子文发誓将来要在火井修一座比陈家更好的房子居住。后来,邱子文在重庆海关发了大财,他果然没有大买田地,而是决定先修房子,以解胸中之气。于是在重庆请来一个建筑工程师,带来一批高手工匠,于1933年动工建“海屋”。由于工程庞大,前后修了两年。
邱子文曾在川军中当军官,又在重庆海关总署任职,常年在外,见多识广,所建宅院融川西民居风格兼西式泥作装饰于一体,可谓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也许是在海关任职的缘故,邱子文将其取名为“海屋”。这是一座一楼一底两层高大的木架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四周齐檐高的青砖厚墙将高楼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仅门楼高大气派,尤其东边山墙下部3米多高全是红砂条石砌成,整个东墙长40余米,高约10米,二楼东面高处整齐排列着七孔开窗,混然一体,看上去更显高大威严,固若金汤,盛气凌人,俨然不可侵犯。
1943年,邱子文在海屋内因病不幸吐血而亡,终年45岁。
1950年,火井解放。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邱家虽然“海屋”豪华宽大。但田地不多,人口不少。当时是按人口平均土地的多少来划分家庭成份的,所以邱家最后也只能划为上中农成份。据当地老人说,土地改革划成份时,为划邱家的该划什么成份的问题,还闹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有许多群众对邱家只划成上中农很是愤愤不平,都说应该划成地主成份。他们认为,邱子文是国民党反动军官,他家的“海屋”是火井地区最豪华的建筑,是剥削得来的,应该没收充公。象这样肥实的人家都不划成地主,怎么行呢?当时的“农民协会”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邱家应该划地主成份,有的说应该按政策办事,用政策标准来比对,该划什么成份就划什么成份。后来,经过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反复宣传政府的土改政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我们应该按政策办事,按人平土地的多少是划分成份的主要标准,房屋再好也不能作为划成份的依据。最终才说服群众,将邱家划成“小土地出租”成份。
1952年土地改革后,人民政府用三间街房与邱家掉换“海屋”作为公产,在楼上设立税务所,楼下作为火井粮仓。1958年改作火井联合诊所。2013年又改作火井羌族民俗博物馆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fdafafs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下基层,
真抓实干,
干群同心。
现场规划、
科学重建,
火井特色——
山水田园新村。
群众是主体,
政府作引导,
集中安置,
整体施工,
保质保量赶工程。

111111
集中安置,
整体施工,
保质保量赶工程。
集中安置,
整体施工,
保质保量赶工程。
集中安置,
整体施工,
保质保量赶工程。
集中安置,
整体施工,
保质保量赶工程。
集中安置,
整体施工,
保质保量赶工程。
领导下基层,
真抓实干,
干群同心。
现场规划、
科学重建,
火井特色——
山水田园新村。
群众是主体,
政府作引导,
集中安置,
整体施工,
保质保量赶工程。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