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35|评论: 9

唐太宗,康熙,乾隆与严君平的故事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2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太宗,康熙,乾隆与严君平的故事


    严君平与他的学生扬雄创立的学说,在汉唐宋时期,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扬雄被称为汉代的孔子。当时社会上,从皇帝到百姓,都非常崇拜严君平,信奉他的学说。这是严扬学说辉煌的时期。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得知袁天纲是卜相方面的旷古奇才,于是下诏要袁天纲到长安晋见。这个袁天罡,就是那个在邛崃火井当过县令的袁天罡。唐太宗问袁天罡:“古有君平,今朕得卿,他与你相比怎么样?”袁天纲非常机智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 袁天罡言下之意是说严君平虽然有本事,但没有遇到明君,才能没有办法发挥。我现在遇到唐太宗你这个英明皇帝,一定比严君平还强。不得不佩服,袁天罡回答得太有水平了,唐太宗听后,龙颜大悦,将袁天纲留居长安,以备垂询,袁天纲自此成为唐太宗的智囊。
   唐太宗与袁天罡讨论严君平时,其实离严君平时代,已经近700年了。但唐太宗对严君平印象仍然深刻,可见严君平的影响。在汉唐宋时代,文人们诗必语君平,言必称严子,已经成为风尚。
  但到了宋以后的元明清,严君平和严雄的学说逐渐沉寂。究其原因,因为宋时朱程理学开始兴起,严君平和扬雄崇尚无为,自由的学说,不符合统治者利益,与统治者想法相悖。所以被打入了冷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历史上曾经错误认为,严君平的《老子指规》为伪作,但后来马王堆等《老子》帛书和竹简的发现,证实《老子指规》应为严君平著作。
  不过即使在严君平学说被冷落的元明清时期,严君平影响仍然很大,严君平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严君平也被老百姓神话。连一些皇帝也时不时提到严君平。
  康熙皇帝玄烨六十岁大寿时,郎窑专门烧制了斗彩“张骞乘槎图”碗,此碗为康熙六十大寿之献礼之作。曾于北京匡时拍卖中以403.2万元成交。画中红日远升,仙鹤翱翔,寿山福海之中,张骞斜坐槎上,素冠云履,长须宽袍,双目凝视手中书卷,安详而自得。而槎下波涛翻滚,富具动感 。
   此碗所引纹饰之典故为“张骞乘槎”,其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如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榰机石与骞而还。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客星犯牛女。”
  这其实是流传很广的天河,织女,严君平,支机石的故事,版本非常多,这个故事本身具有幽远,神秘,美丽的特点,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在很多文艺作品大量出现。而就因为这个故事,严君平在民间知名度是非常高的。这是关于严君平流传最广的故事。
  因此后来,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皇帝写了一首五言律诗《澄泉绕石》,也提到了这个故事,作为诗里的典故。
一注亦何取,端宜石与亭。
动中原有静,秀处总能灵。
出匣宁非玉,支机本是星。
山花将酿酒,可以驻千龄。
  “出匣宁非玉,支机本是星。”二句 通过比喻和联想,尽情地赞美泉与石:先用玉比喻石,反映久经泉水冲洗,表层光洁滑润的石,简直就象刚刚出匣的玉接着又说它是织女用的支机石,原本来自天河的星星。乾隆在这里把星星想象成织女的支机石,看来皇帝还是有想象力的。严君平的故事,看来对皇帝印象也很深的。
   当然,严君平的伟大,还不在这些故事。他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淡泊名利而以教化百姓为己任的品德更是值得挖掘和学习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寰俊鍥剧墖_20180920171036.jpg

发表于 2018-9-2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故事安逸!古代能印入皇帝老倌脑海中的邛崃人恐怕不多。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法自然2 发表于 2018-9-21 12:00
这个故事安逸!古代能印入皇帝老倌脑海中的邛崃人恐怕不多。

恐怕全国也不多

发表于 2018-9-22 15: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石老师收集这么有关严君平的诗词,不容易。麻烦了一下度娘,严君平(公元前86一一公元前10)活到差不多西汉末年,在历史上司马相如(公元前178一一公元前118)出现比他早,胡安是相如老师,相如跟他学道,写出来的赋有明显的道家思想和神仙色彩。因此推测胡安极有可能是生于秦未或西汉初年的人,生活在西汉初期。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以后的元明清,严君平和严雄的学说逐渐沉寂。现在很多学者又开始重视了。

发表于 2018-10-6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邛人一个 发表于 2018-9-22 15:08
大石老师收集这么有关严君平的诗词,不容易。麻烦了一下度娘,严君平(公元前86一一公元前10)活到差不多西汉 ...

     “度娘”说:“严君平(公元前86—公元前10)”人,今查清嘉庆《邛州志》〈人物志〉“严尊字君平,临邛人,本姓庄,因避东汉明帝讳(东汉明帝名庄,君平姓庄,犯了讳。)改姓严。”并说君平“年九十余而卒。”
       应是:“严君平(公元前10年—公元86年)”人,出生于西汉成帝(刘骜)元延3年(公元前10年),殁于东汉章帝(刘炟)元和3年(公元86年),寿九十六岁。
       一生经过:西汉成帝刘骜(4年)、西汉哀帝刘欣(6年)、西汉平帝刘衎(1年)、孺子婴(王莽摄政3年)、王莽(新葬14年)、东汉更始帝刘玄(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34年)、东汉明帝刘庄(18年)东汉章帝刘炟(13年)。

发表于 2018-10-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邛崃人考证:
       汉
       严尊字君平,临邛人,本姓庄,因避东汉明帝讳(东汉明帝名庄,君平姓庄,犯了讳。)改姓严。精于《易》,卜筮成都市,日阅数人,依卦辞教人以忠孝,得百钱足以自养,则闭肆下帘而读周易,注老子,博览无不通。依老子(父亲)严周(也因犯讳改姓严)之旨,著书十余万言。
       杨雄少从之学,曰:“其风声足以激贪励俗,亦近古之逸民(隐士)也。”有富人罗冲餽以车马衣食,劝之仕。却之曰:“我有余,君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日:“我家万金,子无儋(双)石之儲,何谓有余?”曰:“吾尝(曾经)宿子(你)家,见昼夜孜孜(不停忙碌),未尝有足。今我卖卜,不下床(坐席)而钱至,则我有余而子不足也。”且谓之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当时以为名言,已而杨雄仕显,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
       杜陵李疆拜益州牧,喜谓(杨)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待之,彼可见而不可得诎(屈服)。”疆以为不然。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行聘任的僚属。)乃叹曰:“杨子云(雄)诚知人。”
      (君平)年九十余而卒。
       成都鸿安与君平友善,君平卒,安诔(祭言)之曰:“无营无为,澹然(淡泊)渊深(博厚深远)。”
       今州东万石坝,即其故里。后裔自明崇祯末,乱离它所。
       以上见清嘉庆《邛州志》〈人物志〉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君平(公元前86—公元前10)”人有误的,

发表于 2018-10-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存疑:
       网络搜索严君平果然是公元前86—公元前10的人,则:
       严君平只活了76岁,与清嘉庆《邛州志》(第三十六卷、795页)说君平“年九十余而卒”不相符合。我想,清嘉庆时的人所掌握的史料,比现代人要丰富、可靠,则严君平可能是;公元前86—公元10年的人。这样与师从严君平的杨雄(公元前53~公元18)时代也相吻合。
       但无论严君平殁于公元前10年,还是公元后10年,原本姓庄的君平本人,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避讳还未出现的东汉明帝刘庄(公元58-76年)之名改姓严!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的情形是:庄君平的后人在东汉明帝刘庄(公元58-76年)时期,为避讳刘庄之名,奉皇帝诏令改姓的严。同时政府曾经下令,对当时流行的君平各著作版本重新刊刻发行,改庄君平为严君平。
       研究严君平文化的现代人,将以上疑问弄清楚是有必要的!
       以上参照《现代汉语词典》附录:我国历代纪年元表


发表于 2018-10-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庄君平”是《汉书》作者班固,为避讳东汉明帝“刘庄”之名,更之为严君平的,因庄、严亦古今之通语。
       今查清嘉庆《邛州志》〈谷神子序云〉:
       严君平者……姓庄氏故称庄子,东汉章和(公元76-106年)之间,班固作《汉书》避明帝讳更之为严,庄严亦古今之通语。君平生于西汉中叶,王莽篡汉,遂隐遁和,盖上世之真人也。某所著有《道德指归论》若干卷,陈隋之间已逸其半,今所存止(只)论德篇。
因猎其讹舛,定为六卷,而以其说目冠于瑞,庶存全篇之大义尔。

发表于 2018-10-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邛人一个 发表于 2018-9-22 15:08
大石老师收集这么有关严君平的诗词,不容易。麻烦了一下度娘,严君平(公元前86一一公元前10)活到差不多西汉 ...

       原来,“庄君平”是《汉书》作者班固,为避讳东汉明帝“刘庄”之名,更之为严君平的,因庄、严亦古今之通语。
       今查清嘉庆《邛州志》〈谷神子序云〉:
       严君平者……姓庄氏故称庄子,东汉章和(公元76-106年)之间,班固作《汉书》避明帝讳更之为严,庄严亦古今之通语。君平生于西汉中叶,王莽篡汉,遂隐遁和,盖上世之真人也。某所著有《道德指归论》若干卷,陈隋之间已逸其半,今所存止(只)论德篇。因猎其讹舛,定为六卷,而以其说目冠于瑞,庶存全篇之大义尔。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