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听了各位专家校长的激情演讲,应该讲我感触挺多。陈宝生部长去年在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中国的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所以中国的教育已经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我们这次研讨会,我们的校长都在讲中国教育的好故事,都在创造中国教育的好故事,都在回答中国教育改革的好故事,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领域在创造中国教育的好故事,所以我的理解,每个学校都有他的特质,所以真的收获很多。怎么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故事,作为石室外语学校,我的理解,可能还是要回到认真全面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回答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办学育人德智体美劳的重要要求,因为毕竟是基础教育,所以这对办学者也好,对校长也好,怎么体现全面两个字?怎么来创新?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不是一句话,花钱的事情简单,购买技术,购买服务简单,真正要体现全面两个字让学生全面发展,这是中国教育永远的梦,或者永远在路上,没有标准答案。我借这个主题主要是想讲一下成都事实外语学校协同教育的追求,实际上艺体教学超越传统模式是协同教育追求的一个层面。
石室外语学校是一个什么学校?一个是办学思想的价值追求为引领,这个说起来很大,为什么说起来很大?当时我回答了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对办学者,尤其对校长,办学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的考量,你是不是真的在办教育?校长有没有哲学思想,有没有逻辑思想,有没有价值追求?是不是在研究以人为本?这个题目太大了,办学育人千年工程万年工程都不过分,校长们都在提以人为本,好像学校就要围绕学生来转,以学生为中心,这些提法从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都是有问题的。我在学校提,校长的工作究竟是专业职务还是行政职务?校长是办学的,我更倾向于它是一种行政职务。如果你既是行政官员又搞学术,这个学办不好,怎么整合资源,调动所有资源魏老师服务?然后老师把学生放在心中。所以我们主张的是用哲学指明方向,科学优化过程,实践实现目的。协同教育的思想是一个系统的完整体系,我们学校是先有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的事实路径方法之后才建的学校,所以16年来我们一直在这么一个系统的框架理论指导下在运行这个学校。更多的理论支撑就是科学、科学,然后就是方法和路径。石室外语追求一种真,追求一种文化,追求一种初心,有很好的基因,中国真正办教育的很好的基因。无论什么时代,教育都要回到原点,都是一种坚守,这个不能空。所以我们在这种价值追求、哲学思想和逻辑思维模式引领下,协同教育的思路是这样的。社会参与,我们认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是高阶素养,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当前,能够走向未来,走向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发展文化,是我们核心素养里的两个领域,所以我们把我们这三个领域分解为六大素养,18个要素,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社会参与,这个就不多说。基于这么一种理念和思想,我们学校一个是队伍建设,这就不用说了。第二,这么多年来我们重点构建的就是协同课程体系,在这种体系下我们来探索实现路径,最终要实现的高阶素养就是学习创新、协作应变。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改变自己,改变人类。在社会上怎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协作和应变,应变什么?这里边有很多的高阶素养的要求。基于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观念就是要解放心灵,求真善美,聚核心素养。我们怎么让这个人生活得有尊严有品位,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我们的审美情趣、生命体验,珍惜生命、基础教育,然后就是体验性课程。如果我把它说得大一点,就是音体美的STEAM课程。我这样讲真的不是在追风,也不是在踏浪,我这个校长,董事会对我没有升学指标考核,没有经营收入的考核,可能在国内很多民办学校,我的幸福指数比你们高一些,就是在做真教育。既然我们是这样的追求,协同教育怎么来实施,什么是科学路径,怎么保证它有效?我们这些年在构建育人协同体,艺体教学就是让学校学生动起来,所以我说路径要科学,比如从学校层面来改变学校的文化生态,在我们学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我们全部整合为一个艺体部,统领学校的艺体工作,和其他的教学部门、课程开发部门一起来架构协同教育课程,我们学校专家级教师人数,成都的学校超过我们的不多,我没有去看过,没有去统计过,然后设计的课程有46门,前面我刚才展示了艺体课程。我们的体育场馆,整个我们学校是210亩地,体育场馆29354平米,有标准的运动场,这都是属于构建协同体。你没有师资,没有机构,没有场地,说艺体教学,它是少数人的,少数人也不一定是你培养的,可能是你招的别人的去挖的别人的。我们学校每年艺体教学,高考也好,参加演出也好,这个我都没有展示,创新时空和内容,合理的排列组合。大空间的排列组合,室内的排列组合。
我就简要跟大家汇报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