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轿夫(滑竿)号子 古代美 编 解放前,四川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有身份的有钱的人走远路,都要坐轿子或坐滑竿(所谓"滑竿",就是用滑溜溜的竹竿绑扎的运载工具,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轿子,在过去热播的电视剧《傻儿师长》《傻儿军长》中,经常有抬滑竿的情节),婚丧嫁娶,都要用到轿子。所以,轿夫是川西坝子很常见的职业。 美女坐滑竿
解放后,随着交通逐渐发达,这个行业也渐渐消失了。但在某些旅游景点,坐坐花轿,逗趣取乐,作为“民俗”被保留下来;为了别出心裁、吸引眼球,如今有些人结婚也兴用花轿娶新娘过门;某些交通不便的山区景点(如青城山、峨眉山),滑竿还在大行其道。
抬花轿娶新娘
不过,如今的抬轿子和抬滑竿与解放前后的内涵完全不同。过去的轿子是代步工具,如今的轿子主要是欣赏品或玩具;旧时抬轿子抬滑竿,不仅需要强壮的体力,还要会喊号子。前面的轿夫,视线宽阔,后面的轿夫,只能看见脚下。前面喊号子的轿夫主要是向后面的轿夫通报路况,提醒后面的轿夫及早采取必要措施,便于相互配合,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也有互相鼓励、相互逗乐解乏等。 起轿时,前面喊“摸倒”,后面应一声“稳起”,抬轿子喊号子就正式开始了。 前面喊“天上明晃晃”,后面的人就明白了,赶紧应声“地下水凼凼”。 前面喊“前头一枝花”,后面的人马上回应“地下有粑粑(狗屎或人屎)” 前面喊“之字拐”,后面应一声“两遍甩”,指屁股和脚都要朝两边用力。 一呼一应,前唱后和。轿夫号子往往生动有趣,相互逗乐,活力四绽。既相互关照,又缓解疲劳。 轿夫或滑竿号子属于劳动号子之一。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下面选择常见轿夫(滑竿)号子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从中体悟点东西出来,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前:肩上抬滑竿,后:有吃又有穿; 前:滑竿提起来,后:要把贵人抬; 前:烂草鞋, 后:提起来; 前:龙抬头, 后:往上游; 前:幺二拐, 后:两边甩; 前:墩子路, 后:有步数; 前:花花路, 后:踩干处; 前:平阳大道, 后:迈开大步; 前:抹斜坡, 后:慢慢梭; 前:前头梭, 后:后头摸; 前:左边岩, 后:挨到来; 前:右边河, 后:要稳着; 前;之字拐, 后:两面摆; 前:天上鹞子飞, 后:地上屎一堆; 前:左面靠得紧, 后:右面要抓紧; 前:这道坡儿陡, 后:上去就好走; 前:路上滑得很, 后:脚下要踩稳; 前:前面一条线, 后:跑得马来射得箭; 前:两山夹一缝, 后:人在中间拱; 前:横起一条沟, 后:吊起一条毡; 前:横沟一丈九, 后:三步当成两步走;前:一边高来一边矮, 后:狗脚爪爪慢慢踩; 前:前头有个妹子家, 后:莫打野眼把心花; 前:前面有枝花, 后:那是你的妈; 前:花儿十七八, 后:快快追上她; 前:花儿身边有条狗, 后:不要惹它绕道走; 前:前边有人, 后:后边慢行; 前:娃儿横穿路, 后:暂时莫开步; 前:路上有个老头子, 后:滑竿不要挨倒起; 前:路上有个老大娘, 后:让她几步也无妨; 前:路上有朵花, 后:眼睛莫盯她; 前:路上有条狗, 后:踢它一脚走; 前:路上有牲口, 后:绕开几步走; 前:路上有西瓜, 后:千万莫踩它; 前:路上有缺口, 后:大跨一步走; 前:转弯之字拐, 后:前摆后也摆; 前:路上有坑坑, 后:脚要长眼睛; 前:前边下坡坡, 后:后边跟到梭; 前:前面下坎坎, 后:后面拖到点; 前:街沿边边有摊摊, 后:滑竿不要打偏偏; 前:滑竿撞背壳, 后:撞到不好说; 前:滑竿顶到起, 后:戳到客人赔不起; 前:肚皮吐噜叫得凶, 后:想起吃饭就轻松; 前:我们加把油, 后:吃个冒二头; 前:周身都在抖, 后:想起喝烧酒; 前:太阳硬是凶, 后:想到吹凉风; 前:汗水打湿肩, 后:挥手去揩干; 前:太阳落坡天要黑, 后:莫得幺妹留我歇; 前:天上满天星, 后:路上看得清; 前:天上明晃晃, 后:地上水凼凼…… 2018-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