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 礼 水有源,树有根,父母养育儿女含辛恕苦,一爬屎一爬尿,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儿女生病父母着急比儿女还痛,孩子小的时候惦念健康、教育;子女青年时期惦念娶妻生子,子女壮年时期照顾孙辈,时常在节假日或周末煮一桌团圆饭盼星星盼月亮盼儿女回家。儿女长大后理当报恩。报恩的方式一般来讲,父母在世时让他们吃好、穿好、旅游好、心情好;最好是在工作上以及教育自己的子女上让父母有成就感、荣誉感;常回家看看。父母百年归世后厚葬(但不宜铺张浪费),也算是对父母的感恩和回保,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给死去的父母立一座碑,把父母的一生的功德刻在墓碑上,让后人铭记,传承并发扬光大并随时警醒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不我待”。 墓乃先魂之所成,碑乃先人之历史。碑文上记录下父母及先辈之功德,下垂后世之统续,上显父母之辛劳。树碑墓文既是对父母的祭奠也是对父母及先祖的一种念想,祭之扫之,以示尽仁尽孝也。如果不给你的父母在坟前立个墓碑,再过几十年,你的父母坟在何处,恐怕后代皆无从知晓。 立碑首先要选日子,先由自己或者请人拟好碑文,主要内容记叙家族来源、家风家训、父母功绩、子女及后辈姓名及重要业绩等。再请石匠师刻好碑文,复杂一点的有读碑,赞碑、拜碑等仪式,孝氏子孙还要给亡者贡献贡品,烧纸钱、作揖磕头,司礼先生要诵读祭文.主家要给匠师、主持仪式的司礼先生发红包。最后立碑礼成。简单的立碑则请人将墓碑立好烧点纸钱就可。 墓碑,又叫《石质家谱》,它是中华民族优秀家风、家谱、家训的活态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有力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