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981|评论: 2

高考作文高分技巧:审题与立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作文题总会有一定限制,或给出题目,或提供材料,或既给材料又给题目,或限定话题并提出具体要求。考生按题作文,作文必须符合题目要求,只能在限定范围内灵活发挥。所以,准确审题至关重要。

审题,就是仔细阅读题目、材料及要求,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只有审题准确,才能恰切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主旨)。立意必须符合题意,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力求深刻、新颖。

从以往的高考来看,作文一类卷要求“紧扣题意、中心突出”,二类卷要求“符合题意、中心明确”,作文“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就只能归入三类卷,而“偏离题意、立意不当”的作文则会被判为四类卷。
考生备考作文中,要重视审题、立意的训练,保证审题、立意不出偏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要怎么做呢?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审题立意



这种题型,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任务型指令明确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种题型,材料鲜活,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与人生。

对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考生首先要弄清任务指令,然后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最后确立最能体现自己思考深度的立意。


【题目1】

某大学教授,用手机只接打电话、发短信,没有QQ,不发微博,不用微信。有的人很欣赏他,也有的人看不起他……对此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解析】

“对此你怎么看?”这一任务驱动型指令,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其中的“此”就是“某大学教授,用手机只接打电话、发短信,没有QQ,不发微博,不用微信”。

这就意味着,作文要就事论事,只能针对教授的行为表明观点,发表看法,论述道理,当然允许用其他的论据来论证你对教授行为的看法。可从肯定的角度立意:取己所需,为我所用;大道至简,宁静致远;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也可从否定的角度立意:智者应善假于物;要与时俱进不落伍;不必拒绝网络的便利……哪一个论点你想得最深透,就选择它来展开论证。


【题目2】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跨界金融业,开通的余额宝存款业务对银行造成了冲击;歌手李玉刚跨界喜剧领域,获得《跨界喜剧王》第一季冠军;某大学新增“工科—管理本硕贯通试点班”,培养跨界人才……如今,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的跨界现象层出不穷。对“跨界”现象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作文题要求考生就“跨界”现象发表看法,作文必须根据这一指令来完成。当下,“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跨界冰雪王”等电视节目热播,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人们对跨界的热衷。对此,考生不仅要思考自己应持怎样的看法,更要深入思考持论的理由与根据。

可从肯定的角度立意:大胆跨界,展现精彩。有人具有多方面的才华,跨界后展现出另一方面的精彩;有人从自己的本业跨界之后两者相得益彰;有人跨界之后才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文要通过跨界充分展现人生的精彩,实现人生的价值,须有挑战自我、勇敢尝试的精神,也要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才能等方面的因素。

可从否定的角度立意:谨慎跨界,避免损害。跨界要因人而异,因人制宜,而不能盲目模仿。不适合自身的跨界,既影响本业的发展,又增加挫败感,不仅无疑,而且有害。跨界要立足于本业,如果因为热衷跨界而荒废了本业,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那就不好了。有的上市公司,为利益驱动,跨界投资,忽视在本业的着力,导致核心竞争力丧失,遇到危机便难以应对。

有人确立“要辩证看待跨界”的中心论点,文章一半说跨界之利,一半说跨界之弊,看似公允,实为“骑墙”,并不妥当。肯定立意的,对跨界之弊点到为止;否定立意的,则对跨界之利点到为止,这样既重点突出,又显得辩证。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作文题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所提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的是真实性的(现实的、历史的),有的是艺术性的(寓言、诗歌、歌词等);有的是一则材料,有的是几则材料。材料作文的核心是材料。材料是立意的根据,也就是说,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有很强的限制作用。作文立意须从材料中合理生发出来。作者要依据对材料的感悟与从材料中得到的启迪来确定作文立意。

对材料作文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含义;然后多角度审视材料,发现不同的立意角度;最后确立深刻、新颖的立意。



【题目3】

在一所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考官向前来应试的高中生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很多学生回答:想上贵校。考官又问:上了我们这所学校后,你想做什么?很多学生坦言还没去想这个问题。考官提示道:你难道没有想过未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宇航员、机械师、厨师、演员、运动员、教师、军人……?很多学生回答:那是小时候想的事了,都记不得了。上面这段考官与学生关于“未来做什么”的对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解析】

针对考官与学生关于“未来想做什么”的对话,可从不同角度立意:

从考官的角度立意,可持肯定态度,强调明确“未来做什么”很有意义,要做好人生规划,不忘初心,用目标为人生导航。

从考生的角度立意,可持否定态度,强调没有必要过早决定“未来想做什么”,社会快速发展,人的志趣也会变化,鲁迅弃医从文,马云考大学时没有想到要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可着眼于考生小时候还想过“未来想做什么”而后来却“记不得了”立论,揭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人才成长方面的一些问题,也具有现实意义。

从辩证的角度,可将“现在做什么”与“未来做什么”联系起来考虑,可就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展开论证,也可就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展开论证。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高中生考上理想的大学,就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美好理想。先达到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理想,有了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无论未来想做什么,都是有利的。

仔细审读材料,可以看出,考官问“未来想做什么”侧重于职业规划,诸如“机械师、厨师、演员、运动员、教师”等。因此,考生没有想清楚“未来想做什么”并不等于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少年周恩来虽然没有说将来想从事什么具体工作,但他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与情怀,这多么可贵!



【题目4】

犹太人有一则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解析】

首先要读懂两张纸条上语句的含意:

第一张纸条上写“我是一粒尘埃”,“尘埃”比喻微小的、弱小的、微不足道的人、事、物。“我是一粒尘埃”侧重于对“自我”的认知,即认识到自我的渺小。由此立意,可以写要认识到自我的渺小,自我个体在芸芸众生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要以谦卑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等等。

第二张纸条上写“世界为我而造”,侧重于“我”与世界的关系,可理解为世界以“我”为中心,“我”处于世界的核心位置,世界因“我”而存在,世界因“我”而更精彩,“我”很重要,等等。由此立意,可以写自我存在的价值与作用,要相信自己很重要,自己在世界上是有位置的,等等。

最好的还是结合两张纸条的内容来立意:

既谦虚而不狂妄,又自信并充满希望;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以为是;人需要自信,更需要谦卑和敬畏;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潜能,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人在历史长河中虽是渺小的,却可以创造人类伟大的事业……兼顾两张纸条的内容,清醒地认识自己,便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

还要注意作文材料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意思是要用这两张纸条的内容在成功时警醒自己,在失落时勉励自己。

若注意到“犹太人”这一信息,审题会更加准确:

犹太民族经历了许多劫难,但他们坚韧前行,创造了成就。而他们的法宝之一,就是谚语所表述的良好的自我认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