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68|评论: 0

[川剧知识] 黄龙溪川剧变脸表演,成都川剧天府锦绣梨园简析川剧褶子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2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川剧天府锦绣梨园,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http://www.chengdubbs.cn/data/attachment/album/201903/12/150547huvczua54ar5c1mm.png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外来的各声腔戏班原本都是各自演出,后来,由于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在四川各地的会馆,每年在演出本省来的戏曲时,为了同时看到别的好戏,因此也请其它声腔的戏班同台演出。这种同台演出,不但满足了观众的要求,并促使了几种声腔戏班的艺人有了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
http://www.chengdubbs.cn/data/attachment/album/201903/12/150610egjnpd346nfpf34a.png

再加上清朝末年,[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新建起一批较为正规的剧场(当时叫“茶园”“戏园”)之后,高、昆、胡、弹、灯等剧种的班社,纷纷从农村涌入大城市进行联合经营与同台演出,从而更增多和增强了各剧种班社间的艺术交流,他们为了生活及其艺术的发展而积极地互教互学,大胆吸收不同剧种的剧目和演唱的方法、技巧,并作试验性的演出,等等。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在有些戏班,几种声腔便首先是在语言上,尔后是表演、音乐及舞台美术等方面,逐渐融会在一个统一的艺术范畴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

黄龙溪川剧变脸表演,就这样,外来的各声腔剧种互相借鉴,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为了区别于在四川流行的京剧、汉剧等其他外来的剧种,这种统一演出的戏曲形式便称为“川戏”,后改称“川剧”。
http://www.chengdubbs.cn/data/attachment/album/201903/12/150746yb12nd8eos822u2d.jpg

川剧小生褶子的制作有一些特殊的讲究。开衩高,离袖仅寸许,前踢后翻不致牵扯;前襟素色,除领口外,旁无绣花,踢舞时不显重坠;布料轻薄,一般用双绉为宜,这是与其它兄弟剧种的一个较大的区别。
http://www.chengdubbs.cn/data/attachment/album/201903/12/150914a7d2g4goi4go4a5o.jpg

最值得一提的是川剧小生褶子上的水袖。京、昆等小生的水袖都是相连在褶子袖口上,而川剧小生的水袖则不然。它是以穿于褶子内的“香汗衣”的长袖口(长于褶子袖口约6寸左右)来当作水袖使用。据川剧老艺人讲,这样穿着一是来源于生活:古时四川袍哥所穿的汗衣(内衣)就是长长的袖口,这是因为四川地处山区,行走不便,长袖口既可用来扇风又可拭汗。于是川剧艺术家们使吸收和借鉴了袍哥的这一穿着特点,再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和变形,运用到了川剧舞台上;二是便于戏曲舞蹈,这样的水袖不仅掸起来显得更为轻盈,而且在踢、衔、飞、旋褶子时更加轻松自如,潇洒飘逸。

天府锦绣梨园是名角荟萃的川剧戏曲会馆,以经典川剧、民间绝艺表演为主营项目。西蜀文明薪火相传,弹唱间昔日梨园风采重现,传统余音绕梁不息。听琴声拨动,不觉梦回古蜀。销声匿迹的手影戏重返民间,变脸、滚灯驰名国内,杂技手影精妙传神,古筝清音妙不可言。

成都川剧表演哪里看?天府锦绣梨园志存高远,戏曲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创新,成为景区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标志之一。通过传承创新古老的巴蜀曲艺,使渐渐消音的曲艺文化在戏馆重现声色,让身怀绝技的名家回归民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