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建立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要求以坚定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精准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作风助推脱贫攻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压实责任,始终坚持“从严治党”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更要一刻不放松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脱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精准识贫、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通过“一户一策、一户一法”,摸清底子,找准穷根,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始终把困难群众放心上,坚决严肃处理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突出实际,从严破除“过度留痕” 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从减少填表报数、减少检查考评、减少会议活动、减少发文数量、规范调查研究、严格监督问责6个方面,要求各地制止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大量耗费基层干部精力的行为。全面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决破解“过度留痕”问题,减少“痕迹”依赖,把基层干部从“过多检查考核”“文山会海”中解救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基层上,提高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能力。 高压震慑,全力加强“作风建设” 广泛地宣传文件精神,督促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对乡村干部的调研,调研他们对改进作风的意见和建议,发力聚焦“不作为乱作为”。将脱贫攻坚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试金石”,坚持在扶贫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考察干部,真正把作风过硬、责任心强、实绩突出的扶贫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树立实干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全面增强思想自觉性和行动自觉性,调动广大干部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赢得民心。 采取措施,全面形成“监督合力” 各级党委和纪委要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举报追查制度、查实曝光制度、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建设建立治理的长效机制。用长效机制保证作风整治的效果久久为功,成为习惯,成为新作风。同时,通报曝光查处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全覆盖,以案促改,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升党性意识、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两个维护”,牢记敢于担当作为是从政本分。 (蓝白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