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03|评论: 5

[风土人情] 五年芳华 勇立潮头敢争先--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铸造凉山职教品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0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年芳华 勇立潮头敢争先--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铸造凉山职教品牌

五年,足以让一棵小树长大,枝繁叶茂;五年,可以见证一项事业的阶段性成长;五年,是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凉山开启品牌建设的重要时间跨度。
一路走来,发展向好,未来可期。在校生从2015年新建时期的700多人到2019年的3500多人,入学新生逐年递增;从当初的6个专业到如今的22个专业,专业设置不断调整优化;从每周的全校性教研活动到日常的教育督导,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为学生毕业就业尽最大的努力。
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产业机构的调整、新生入学层次的变化等,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市场动态,紧跟社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需求,科学而系统地抓好人才培养。
今天,我们的特别报道走进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通过五年的发展变化,展示学校的不懈追求和卓越付出。敬请垂注。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欢迎您
校园一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6-20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凉山,有这样一所高职院校,开办五年来,学校结合实际开办了多个专业,与就业挂钩,培养以技术见长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众多家庭和学子的选择。这就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具有独立颁发普通大学专科毕业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四川省民族地区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位于西昌市太和路教育卫生园区的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西昌“教育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初,记者走进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只见学子们正加紧临近期末的冲刺,教室里、操场上、图书馆,随处可见学生朝气蓬勃的身影,这里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去年,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绝大部分都有了好的去处,其高达91.3%的就业率让更多家庭有了盼头。今年,毕业班的部分学生已经落实了工作。
晨读长廊
扩建后的机械实训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19-6-20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0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迎接高职扩招机遇
“今年9月的新生入学人数预计将不低于2018年的1480人,我们有这个信心。”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丁建生接受采访时说,相较于五年前,学院新生人数翻了一番,说明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得到了社会、市场和学生家庭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对高职扩招明确了方向。
据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四川将扩招6.5万人。这是国家应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更新后新兴产业崛起等诸多方面考虑的结果。
“其实,无论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国内行业竞争的加剧,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出了挑战,对于我校来讲则是极大的发展机遇。”丁建生副院长接着说,普通高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下岗职工、新型农民工等都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就业或工作中面临诸多不适应,为学院开设新的专业,调整优化已经设置的专业找到更多支撑的基础。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市场动态,紧跟社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开办的专业从第一年的6个,增加到现在的22个。当前,学院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护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财务信息管理、会计、电子商务、空中乘务、烹调工艺与营养、室内艺术设计、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休闲体育等专业。
据介绍,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我省民族地区第一所全日制专科层次的民办高职院校。学院办学定位于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以工业、商贸、服务业技能培训为主,适度发展艺术类应用型专业的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楼主| 发表于 2019-6-20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02
将德育教育放首位 注重开辟第二课堂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考之后民族地区的很多学生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许多贫困家庭要摆脱贫困,更倾向于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学有一技之长成为必然选择。
“学前教育、旅游管理、财会专业是我们院校专业的前三甲,每年这三个专业的人数大约占到了新生的四成左右,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甘、阿、凉三州民族地区紧缺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丁建生副院长说,在生源构成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0%左右,这个比例有望进一步增大,川内前来就读的藏族、彝族学生居多,这也说明学院的定位应对了实际需要。
当初,学院把“技能”定为高职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为学生毕业找工作做足准备和积累,尽最大可能让毕业生有好的出路。然而,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差,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挑战。为让进入院校的所有学生都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学院更加注重其思想道德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除了日常的德育、政治教育外,学院更加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辟,目前学院共有文学、书法、美术、音乐、体育等30多个社团,社团活动对学生组织能力的锻炼,对自信心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要让学生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有一技之长,就是学院通常所说的‘1+X’,其中的‘1’指的是毕业证,‘X’是指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丁建生副院长介绍道,毕业证、资格证和等级证书是许多岗位上岗的基本条件,因此学院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力更强。
职业教育的学时重、环节多、考核严格,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从过去几年的实施效果看,学院许多专业学生90%左右的资格证书获取率在同类院校中是比较高的。
集团在申请创办“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之前,已多年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等职校,先后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绵阳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成人专科、本科多个专业函授班,累积了较为丰富的本、专科高等教育办学经验。集团现有在校学生7万余人,教职工3000多人。2009年以来,集团在会理、西昌成功开办了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积累了在凉山民族地区办学的丰富经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体训练

 楼主| 发表于 2019-6-20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0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严把教学“质量关”
“每周五下午,学院都要进行全校性的教研活动,对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实训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以系部为主抓单位,对专业建设进行专题研究。” 丁建生副院长说,学院每周举行教职工大会,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成立了教育督导组,对日常教学、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严格指导监督。
据介绍,为保证教好学生,学院在软硬件配套上也是尽善尽美。学院师资力量强,现有专任教师236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4人,中级职称90多人,研究生以上学历80人,75.3%的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学院设有护理专业实训室、车工实训车间、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等48个校内实训基地和70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园占地面积400余亩,现有教学行政用房16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6万册,电子图书20万余册。在州、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院正努力把校区建设成为AAA景区。
学院的举办方——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是全国知名的教育集团,坚持集团化办学、标准化管理、品牌化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涵盖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型专业化教育集团,属于行业翘楚,享誉全国。集团法人代表苏华,是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学生体育艺术协会主席、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董事会董事长,潜心从事教育事业30余年,并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我们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在师资队伍进修、培训和提高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丁建生副院长介绍道,对于本科学历的教师在读在职硕士研究生时,集团给予80%的学费报销,并在工作上给予便利和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提高教学水平。五年来,学院教师带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多多。
自动化专业实训

 楼主| 发表于 2019-6-20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0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打开学生就业之门
经过30余年的创新发展,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构建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7个教育门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性、研究型人才,众多优秀学子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纽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录取,集团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41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本着为学生成才服务的宗旨,部分优秀毕业生可以直升到其它本科院校学习。同时,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实行专本套读的方式,学生在学院毕业后,不但可以拿到学院统招专科毕业证,经考核合格还可拿到相关院校的本科毕业证,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果及毕业学历的含金量。
据介绍,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和“五个对接”的办学模式。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能力赢市场的办学理念,形成面向高新企业输送人才的鲜明特色。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院与省内外30多家企业均有人才输出的合作,“把课堂搬进车间、把车间搬到学校”的模拟教学与实际操作,让学生的技能得以大幅提升,打开了就业的方便之门。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这是用人单位对我们院校毕业生的评价,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说是不愁工作、不愁就业。”丁建生副院长说,前面这五年打了基础,处于摸索阶段,将来学院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建立一支职称比例恰当、年龄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双师队伍,真正做到“出口畅、进口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