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清朝,阆中叫保宁府,南充叫顺庆府,尽管都是府,但是级别不是平级的,阆中一直都是南充的上级,因为在府之上的行政机构是道,南充阆中都属于川北道,而川北道的道台衙门政治中心在阆中,也就是说在清朝南充一直是归属于阆中管辖的。后来在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把川北道(嘉陵道)治所从保宁府搬到了顺庆府,建国之后的川北行署中心、地区中心也就顺理成章的在了南充。也就是说在民国之前,阆中一直是管着南充的,在民国之后才是南充管阆中。昔日的“老大”成了今日的“小弟”,所以在论坛中,知晓阆中历史的网友对此愤愤不平!那么南充为什么能够超越阆中呢?
在我看来,阆中在古代大名鼎鼎,主要是因为阆中的地理条件太好了:三面水一面山,易守难攻,是一个天然的防御要塞。但是这种古代的防御要塞到了近现代,却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战时的天险成为和平年代交通的阻碍,没有便捷的交通,城市的发展势必会放缓。这种情况还不止是阆中,古代很多名声响当当的战略要地在今天大都没落,比如潼关,比如白帝城。其次,三面水一面山,中间只有一个小平坝,城市发展的空间也不够,所以阆中早早就把市ZF搬到了对岸的七里,但是河水山川这种明显的地理界线给人们留下的也有强烈的区域观念,导致至今很多人都认为保宁才是正宗的阆中城,七里江南都是乡镇。 反观南充,其实大家可能都没有注意到,从广元到重庆,千里嘉陵江两岸的河坝,只有南充这一段的平地坝子面积最大。南充上游从金台到搬罾再到江对岸的龙门小龙,都是一望无垠的坝子,下游的文峰青居也都是很平的平地。乃至整个顺庆主城,建筑之下都是嘉陵江冲积而成的大平坝!从地形上看,南充确实更优于阆中,所以在清朝几百年和平的发展中,顺庆府的发展就慢慢赶上了保宁府,所以民国时,自然就把川北道(嘉陵道)的中心搬到了南充。
之后巩固南充中心地位的就是人文因素,近代顺庆府所管辖各县可谓人才大爆发!仪陇县朱德,西充县张澜、南充罗瑞卿、广安县邓小平、杨森,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点保宁府乃至于全四川其他地区相比都黯然失色许多!大人物功成名就之后肯定会眷顾家乡的发展,单单从教育这块来看,西华师大的前身从三台县迁往南充、西南石油大学在南充迅速建校等等的政策优势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家乡名人为家乡的发展推波助澜可见一斑!
最后,我想说阆中失去了区域中心地位也给阆中留下了一笔“遗产”,那就是阆中古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城说白了就是老建筑,而且是要成规模的高品质老建筑,建筑少了不得行,撇了也不得行。所以今天的古城可以说以前都是区域的中心,才能有那个实力建这么多高品质的老建筑。而后历史变迁,因为区域中心迁走了,城市衰落发展缓慢,不需要也没有经济能力进行旧城改造,所以古城就保留下来了。阆中正因为如此才保留了大面积的古城,平遥、丽江、徽州古城也是如此。如果阆中一直都是区域中心,古城肯定被旧城改造、被拆的一点历史痕迹都没得了,就像我们的古都北京,那么多的精美的老建筑:老王府、老戏楼、鼓楼城墙四合院很多都被拆了,只有一些精美的传统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孤零零的存在于钢筋水泥的森林之中,全完是一座现代化新城,还没得我们阆中有古城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