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只要茶一泡起 酒一喝起 就开启了
吹牛ing模式
各种侃大山
例如下面这两位老兄
吹起牛来 根本不打草稿
▼ ▼ ▼ ▼ ▼ 事实上,在成都某街道拐角处的那家小酒吧里,每天都有许多“牛人”在诞生。
比如某某土豪手握百万,迫于资格无处买房,在这哀苦抱怨。
比如某某公司老总融资失败,损失了千八百万,来这儿深夜买醉。
或者,是深交成都各号“人物”的交际王,来这儿制造“坊间秘闻”。
……
这个酒吧的天很大,但看不见光,因为你总能看见,数不清的牛头正在上空盘旋,顺着牵引绳向下望去,也总可以看见,两三个像上述图片中的两位主人公一样,闪着白光的,说着大话,空虚的灵魂。 他们暗自较劲,相互攀比,甚至夸下海口。
毕竟,“吹牛”可能是全世界离成功最快的捷径,也是成本最低的“成功”。
在成都,要论吹牛,李贝贝称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作为横扫川渝老中青三代的不老男神,李伯清的知名度绝不亚于成都火锅。
要是哪个人说“不认识男神李贝贝”,不用想都晓得,这人绝对是个外地人!
就“李伯清”这三个字,都透出一股子的成都味儿。
李伯清的散打评书,说的都是家长里短、世俗百态、市井乱相的民间段子。
一口标准的成都话,抖着漂亮的包袱,川渝人都喜欢听他“扯把子”,说“玄龙门阵”。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大家来感受哈: 就算已经官宣退休,但是随手发一个微博,一样的可以“搞事情”,分分钟把网友逗笑。 甚至有网友戏称,李老师,是全成都最会“吹牛”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李老师的牛,一切都源于他的真本事。
毕竟你从未见过一个人,总能轻易将人生哲理藏于嬉笑怒骂之中。
很多时候,听一场评书下来,牛也吹完了,肚子也笑疼了,道理也学到了。
字字珠玑,发人深省,这是李老师小生活的“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