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5469|评论: 3

茶马古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gif
115553i293izm16jhypxzk.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茶马古道上运茶包子的马帮
茶马古道的的南路线(指成都南线)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输出茶叶之路。茶马古道的南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在南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古道文明。在古道上是成千上万辛勤的茶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茶客们在雪域高原奔波谋生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讲信用、重义气的性格,锻炼了他们明辨是非的勇气和能力。他们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他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通往西北的探险和生存的茶马古道。历代以来的边茶(羌语:咯斯答呷嘎)引起统治者都重视茶马互市连续传承与政策更新,岷山周边的各县,在历史上著名的“茶马互市”中曾起到举足轻重,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边茶(羌语:咯斯答呷嘎)贸易是华人以茶和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交换和买卖的一种商业行为。
茶马古道的西线路(指成都西部)即灌松路的茂州,·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恢复会州到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总管府。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为南会州。到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南会州为茂州。稗官野史云:昔会州(茂县)林茂山青,气候宜人,广产稻谷,唐太宗见此地林茂粮丰故更名为茂州。惧羌人南侵,州址命名为“锁羊城”。四川的北川、绵竹、灌县紧邻藏羌地区,藏民喜饮茶,而四川的北川、安县、绵竹、灌县是茶之故乡之一,以茶为媒,以物易物,互通有无,贸易往来是很自然的事。当灌县茶叶交易日趋发展,成为大宗农副产品集散地,并作为商品进入贸易市场后,同时传入藏羌地区亦是必然的,茶叶随文成公主传进藏,藏民饮茶很快成为时尚,西北西南逐渐出现了少数民族到内地茶区,用马匹、皮毛等向华人换取茶叶(也包括换取其它一些生活生产资料)的交往形式。朝廷很快从中认识到边茶销不仅使朝廷能获得重利,对边疆少数民族尚有一种特殊的制约作用于是“茶马互市”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王朝政治态度的贸易形式,很快被确定下来从此,无论藏族还是其它少数民族,向华人换茶,都必须听从朝廷安排,按双方事先约定数量,在指定地方进行交换,这当然有文字记载,如唐朝与吐蕃和亲公主入藏,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一行从长安出发,一路跋涉进入松州到青海,翻过日月山,走到青海湖边。这时随行人中好些人都出现头昏脑胀、四肢乏力,感觉不适的症状,随行医生把脉之后,也找不到准确原因。这时文成公主立即吩咐贴身随从,从宫中带出来的贡品中,取出蜀中贡品茶来,从日月山下的倒趟河里取来净水,煮开之后拌上藏族奶酪缓缓喝下,稍事休息之后,不适感觉全无,随行大惊,问文成公主何也?文成公主曰:“你我自离了长安,踏上高原,一路少吃蔬菜水果,吃的多为青稞糌粑、牛羊肉和奶酪。饮食的变化和干燥寒冷气候是引起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茶叶具有药用的效果,能消食、解腻。”随行听罢,恍然大悟,一个个无不惊叹和佩服文成公主的聪慧才智。传说大都含有戏剧化的成分,但这个传说中有两点是可信的,并且得到了历史的证实:
一、茶叶传入西藏的时间始于唐代
二、文成公主入藏所带之茶正是蜀茶
    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云:“武都(今甘肃武都县)买茶(当作卖字),武都地方,羌氏杂居,是一个对外的商市,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成都府的广元与灌县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之一,茶从成都运到灌县后运到松潘卖给西北游牧部落。”说明边茶贸易是从很早就开始了。最初的边茶贸易是出自民间自发往来,规模尚小,所以还引不起统治者的注意。灌县地理位置与汶上(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山水相连,毗邻正是“边茶”交易之地,灌县素有藏羌门户之称,茶由灌县运向西北经汶川茂县松潘入甘肃、青海,翻过唐古拉山,进入西藏地界。   
翦伯赞著《中国史纲要》载:“安史之乱后的三十多年里,华人地区的茶叶传入吐蕃”。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其后 的三十多年,推算下来是785年左右,这是一种说法与《西藏政教鉴附录》载:“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这种提法较前者要早140多年;《阿坝藏族自治州史话》载:“茶叶输入藏区之始,正是藏文创字之时。”藏文创字大约在632年左右,这种说法较文成公主入藏又早了差不多十年,但应该是准确的。尽管这三种说法在时间上迟早有些出入,但共同一点认定,那就是茶传入西藏的时间是始于唐。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茂州为通化郡,朝廷安排“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因交换一方为茶,一方为马,故称“茶马互市”(又称“以茶易马”)。
    唐.乾元元年(公元753年)恢复茂州,属剑南道管辖。沿袭“茶马互市”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张延赏见茂州城年久失修,重修茂州城。后茂州别驾重修宇堡壁雉堞。沿袭“茶马互市.”《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载:“开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又请交马于赤岭(今青海湖东岸日月山),互市甘松岭(四川松潘西北),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国阻不如许赤岭。乃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当时运往互市的茶叶,主要是四川成都的灌县和陕西汉中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互市地点一直在赤岭进行,由于彼此恪守约界,讲究信用,互市一直很顺利。
五代十国:前蜀王建天复七年(公元907年)仍置茂州,据传有凤翔于州府之上,州官将州府命名为凤仪城,在今之茂县城。辖汶山、汶川、石泉、通化四县。茂州是“茶马互市” 的中转站。
7eb0b099gaec327223fb2&690_看图王.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