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药回中国买,病回中国治
中国人对西方的迷信,有很大一部分源自这样一句谣言:西方高福利国家看病不要钱。
然而,骨感的现实却告诉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到哪都一样,“便宜没好货”的道理也是全球通用。
事实上,绝大多数实行了所谓的“免费医疗”的西方国家,都是基于医保系统与高税收的,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来说,除了每年要买的定期保险外,每月工资的35%-45%也要以税收的方式上缴给国家,而这其中的一部分将作为医疗资金的补充。这其实和中国现在医保的模式很像,因为中国的模式便是在西方模式的基础上改进的。
和中国相比,西方的医疗体系整体效率低下,公共医疗资源在低效率的运转下,显得更为紧张。
可以这样说,在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想预约家庭医生,得提前几天甚至是大半个月,而如果要使用仪器做身体检查的话,则要等上大半年。
因此,就连西方人自己都在吐槽:“等到可以看病了,小病都熬成了大病,等到可以看病了,人都快没气了”。
说法当然略显夸张,但也是基于事实,也因此,迫于现实的无奈,很多人不得不选择昂贵的私立医院。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那年长智齿,我疼得直捶胸脯,情急之下我拿着全民医疗卡来到当地的一家综合医院,可医院却把我打发走了,说“牙科不归我们管,您得去找私人牙医”。
于是我打电话给私人牙科诊所,告诉他们我非常痛苦,可牙医告诉,按照预约得等半个月,而且拔一颗智齿的费用在700欧元左右。我掐指一算,三颗智齿得花大概15000人民币,这足够我往返中国好几趟了。
于是,我买了机票直飞中国,在无需预约的情况下,三天内拔了三颗牙,花费不过500元人民币。加上机票的费用,也没超过5000人民币。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和身边的华人们,还时不时看到各国有病人在等待期间“熬死”的悲剧。
而在后来的生活中,我和身边的人,大多数过上了“托人从中国带药,生病了远程连线中国医生”的生活,有时候甚至选择“熬一熬就过去了”的待病方式。
这样的经历可谓是宝贵,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大概是永远也想不明白这些的,也是在经历之后才明白,曾经对中国医生的误解太深,中国的医生真的做得相当不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