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镌刻着28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都,桂湖花香不断,宝光禅音不绝,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
作为“古蜀三都”之一,厚重文化积淀让新都人文深厚、名人辈出,为进入新时代的新都增添取之不竭的城市发展动力。
这是一座根植着开放创新精神的活力之城。上世纪,在这里开始了全国首批公社体制改革试点,成为专业户的发源地。上世纪80年代末,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上世纪90年代,全面实施“以开放促发展”,引进了可口可乐等一批外资企业。进入新世纪,新都成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试验地。
新时代,新征程,香城宝地正在展现全新的发展魅力。近年来,新都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形成轨道交通、航空、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体系,同时也拥有电子竞技和音乐文创等新经济产业。
新都正深度联动“蓉欧+”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打造面向泛欧泛亚的商贸创新开放门户。
新都正在朝着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际范的成北新中心城区的目标奋勇前进。一幅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时代新画卷正在新都徐徐展开。
关键词
智造新都
“智造+服务”构筑产业生态圈
产业新都,历来是对新都区产业基础雄厚的精炼注脚。
“轨道交通西南研发中心”挂牌、西南交大“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落地、航空产业园项目启动、国际公路物流港进展快速……主导产业扛鼎高质量发展,新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推进。
新都坚持壮大主导产业与优化传统产业同步,推动“制造”向“智造”升级、向“智造+服务”转型。
按照“人城产”逻辑,一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正在新都崛起,提升功能区城市品质和要素吸附力的一大批配套产业相继入驻,新川、巴德美际等高端教育配套投入运营,轨道航空产业新城24小时企业社区建成投用。新都以功能区建设为牵引推动“高质效提升”,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突破。
目前,以中车成都公司为龙头,围绕九大核心技术和十大关键零部件,引进了50余家产业链前后端标杆企业,产业生态圈基本形成。按照规划,2020年新都轨交产业销售总收入将达到500亿元。
聚焦“制造服务”提质轨道交通产业。加快建立西南地区动车组造修基地。申报筹建国家轨道交通产品质检中心,加快建立NQI质量基础体系和JRCC认证认可示范,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服务体系。
通过“集链成群”壮大航空产业。加快建设成都航空产业园,重点推进物料、检测、热表和交付等“四中心”和6家核心配套企业建成投运,面向全球招引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加快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总装和试验测试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集群。
借力“两港联动”升级智慧物流。以传化北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商贸物流港与蓉欧铁路港“两港联动”,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等新业态。对接大港区物流装备需求,大力发展物流标准化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驼背运输等多式联运装备,加快打造大港区智慧物流装备造修基地。
“挖潜提质”赋能传统产业,以北大资源项目为引领,推动家具制造向“智能制造+智慧家居”转型。促进云图电竞运营总部等新经济项目建设,推动构建新经济产业体系,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
品质新都
融入大港一体化
加快建设高品质公园城市
毗河绿道,碧水绕城,泥巴沱森林公园环境宜人,公园城市景象已然显现。
在毗河绿道深受市民喜爱的音乐文创公园中,绿道沿线增设开放公共设施,加强人性化设计,按照步行分钟可达标准,增设公共卫生间、自动售卖机、应急救助点等服务设施;合理布局篮球场、足球场等开敞运动场所,社区书店、移动报亭等开放文化设施,毗河绿道真正成为新都市民家门口的生态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
香城绿道规划全长821公里,串联山水林田形成“田园生态网”。依托锦城绿道建成1680亩香城湿地公园、300亩保利198音乐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依托香城绿道加快推进3287亩泥巴沱森林公园、800亩白鹤岛湿地公园等项目。初步构建“5分钟见绿、10分钟见园、20分钟见林”的三级绿化体系。
抢抓成都建设消费型城市的机遇,加快推动3、5号线地铁站点TOD综合开发,以新老城区商圈建设为重点,大力支持首店经济、名店经济发展,以天府沸腾小镇为示范,着力培育社区商业和夜间消费市场,让新都的城市更加多彩、更有品质。
以城市森林公园带动片区发展,以绿道建设引领城市形态重塑、推动生活方式改变,相继而来的七一国际广场、苏宁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完善城市商业配套,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关键词
沸腾新都
高水平谋划特色小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以“产业植入+场景营造”模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新都17个特色小镇重点项目有声有色,今年已完成投资32.3亿元,1—6月乡村游吸引游客5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天府沸腾小镇被评为“中国夜消费最有魅力街区”。尖锋运动小镇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行动”名单,已建成西南最大户外旱雪基地,多次接待“国字号”滑雪队训练。
斑竹园音乐小镇、三河天府沸腾小镇、马家尖锋运动小镇、新繁蔬菜电商小镇等首批4个特色小镇已经初步呈现,形成了以点带面、贯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镇一特色、一盘一精品”的乡村振兴格局初步形成,乡村振兴的“新都路径”开始展现。
以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为目标,努力营造“都市里的田园生活、田园中的城市品质”。
一个以火锅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天府沸腾小镇成为新晋的成都网红打卡地,“绿道+”让特色小镇建设注入了丰富内涵。
中国民歌、中国民乐赏析音乐会开进了乡村。在斑竹园的三河村,高雅艺术与乡村风光完美结合;一年四季都能“滑雪”,马家镇的尖锋运动小镇成为成都市民周末休闲的“新宠”。
以跨界融合为抓手,推进“农业+音乐、农业+文创、农业+体育、农业+电商”等多功能拓展,打造一批兼具地域特色、文化价值、时代气息的特色产业群。形成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形态,开辟农业农村发展新空间。
关键词
开放新都
打造新都营商环境“核心吸引力”
围绕四向拓展,营造开放创新环境。新都先后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品牌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等称号。连续4年参加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积极参与承办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活动,获评2017年“一带一路”物流建设发展贡献奖。
主动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与德阳广汉市、攀枝花西区、雅安名山区等区域开展合作,与广元、达州等地积极构建“产业转移互联通道”。
围绕要素集聚,营造创业创新环境。新都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无缝对接,与西南交大共建轨道交通创新谷,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项目、交铁检验认证中心落地实施,西南石油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帮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新都对标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努力推动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
细化完善“新都人才新政24条”,实施“香城英才计划”“特需人才计划”,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人才链,累计引进海内外优秀专业人才近500名,培育“成都工匠”“香城工匠”近百名,创新动能加快释放。
出台绿色金融标准,新都正成为全省首个绿色金融机构集聚区。
新都蝉联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评估全省第一。入选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区,推行全国首个市民服务标准化试点,设立优惠政策“一站式”兑现窗口,已兑拨人才奖励资金871.2万元。为企业减轻税费5.8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极大提高了企业和市民办事便利度。
关键词
和谐新都
社治创新让居民幸福感爆棚
万人小区“红湖公园城”由乱到治、正因社区治理变成“网红”、五四小区“旧貌换新颜”,这些新都探索的社治经验逐一登上中央媒体。
据悉,目前新都已形成覆盖13个镇街255个社区的“五大行动”,同时按照三年计划“一张图”,以精准规划推动精准落实,实施新都社区大变样。
攻坚会战开始以来,新都街道板块式、集成化地启动新桂东、紫瑞、正因三个片区,街区面貌已焕然一新。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清新文艺范儿的正因片区、活力新潮范儿的新桂东片区、休闲人文范儿的紫瑞片区令人眼前一亮。
新都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方向,通过以“党建+”的方式协同联动,开启了城乡社区发展的创新模式。
新都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真正实现“街巷花开、院落果香、文化涵养、人民幸福”。
新都高标准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还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劳有所得、学有优教、住有宜居……更高品质的生活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新都区首个“智慧医养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站”在新都街道桂东路社区挂牌成立。依托“蓉家医”APP实现覆盖桂东路社区7799名常住人口的“互联网+”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一流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和约定健康管理等服务,逐步扩展居家养老、突发处置、生活服务等智慧医养融合服务项目,让网络信息多跑路、社区居民少跑路,为群众提供更快捷、更贴心的医养结合特色服务。
治理的目的是发展,新都区在持续推进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不断总结发展经验,抬高发展底部,提升整体水平,使城乡社区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向协同治理转变、向专业治理转变,社区居民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新都的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爆棚!
目前,新都255个村(社)按照“板块化集成式”思路,规划为50余个板块进行整体提升。全区有187个小区建立了党支部。新都正在秉承“办好社区点滴小事,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省市发展大局”的理念,推动社区发展越来越和谐宜居。
2800余年沧海桑田
新都城址未变,城名未改
一个更加美好的香城宝地正在呈现
新征程,再出发
新都的“新”
永不止步,勇往直前
★责编|成都市新都区网信办新媒体运营小组
★来源|成都日报,部分图片来自这里是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