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铸就辉煌。壮丽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川,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大省,一直以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回望70年,9100万巴蜀儿女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建设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川藏公路,推动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打响农村改革“当头炮”,生态建设下巴蜀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保障有力,四川被列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这一项项成就铺垫出四川昂扬前行的道路。在这条道路的背后,是一批又一批履职敬业、爱国奋斗的奉献者,他们立足岗位,坚守为民初心,追梦、筑梦、奋斗圆梦,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生命的华章。 为了传递这种奋斗圆梦的正能量,分享他们的爱国之情,爱国之志,四川新闻网从9月26日起特别推出《筑梦70年 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视频电子书,讲述大时代背景下的奋斗者与祖国共成长的生动故事。 与新中国同龄的李发清退休后,放弃了在家赋闲的日子,为五通桥区默默地付出着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担任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等职务的她,还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帮教服刑、“两劳”人员,关爱帮助贫困、留守儿童。 对于刑满释放人员,李发清也是不抛弃不放弃,经常走访慰问,并帮助他们修葺住房、创业就业…… 老周就是一位当年被李发清帮扶过的服刑人员。当年,老周被判刑10年,妻子离家出走,13岁的儿子被石灰烧伤双眼导致失明,80岁的母亲靠救济金生活。在李发清的帮助下,周德富的儿子经过治疗后复明,还学习了按摩技能,并开起了按摩店自食其力。一直都在帮助周德富一家的李发清,不时上门关爱、慰问、鼓励,送衣送被送慰问金......持续了近10年。 而在每年春节、六一儿童节,李发清都会带着老干部志愿者们跑遍五通桥12个镇(乡),慰问贫困、孤残、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和学习用具、衣物等,鼓励他们比学习、比能力、比作为,树立生活的信心,自立自强,改变命运。 “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只要能为社会做点事,再苦再累也值了。”这是李发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李发清总是说自己做得还很少,她默默地用一腔热情和爱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