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刘文辉同蒋介石的斗争
民国38年(1949)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由重庆逃来成都,即召集张群、刘文辉、邓锡侯、王陵基、王缵绪等谈话,开始了逼刘、邓等摊牌,给他殉葬的一场斗争。他吹嘘在川西决战有利条件,说:“胡宗南部几个兵团还是完整的,决能战胜敌人,希望川康的朋友与胡宗南合作。”还向刘、邓等征询对川西决战的意见。蒋妄图在川西决战,在成都中央军校本部楼上设立临时作战指挥部,同时命令由重庆向川西撤退的国民党军残部阻滞人民解放军前进。
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后,凯歌迭奏,直指成都。12月2日午后,张群即衔蒋命到刘文辉家里,主要询问:“川西大战应如何部署?刘、邓两部在川西大战中如何与胡宗南配合?”张还询问刘,“蒋介石应否复总统职?”“王陵基撤换后,谁来继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文辉答复说:“当前要紧的是军事,仗打不嬴,一切皆空,今天全靠胡宗南这个王牌军,别的都抵挡不了。”刘还说:“今天我们实在感到无米之炊了。不过,今天到了这个光景,我们只要有一兵一卒,也得同共产党拼的。但二十四军在康、宁、雅三地,翻山越岭,徒步行军,非有一两个月的时间集中不过来,怕的是远水难救近火。
说来说去,得不到什么结果。12月3日,张群又向刘文辉、邓锡侯提出两条要点:一是要刘、邓和胡宗南合署办公,一起指挥作战;一是要刘、邓的家眷先去台湾。对合署办公,刘口头答应,对送家眷去台湾,则坚决推却。由于张群接连两天的周旋,都没有得到实际结果,乃采取逼着刘文辉等表态的办法。12月5日晚,一场鸿门宴在刘文辉家里上演。
当晩到会的人,有张群、顾祝同、胡宗南、肖毅肃、王陵基、王缵绪、邓锡侯、刘辉等。潘文华因在灌县养病,故未参加。开会时,双方唇枪舌剑,此来彼往,气氛十分紧张。
肖毅肃先开炮,他说:“据报邓晋公命所部集中广汉、新都一带,阻击胡宗南部西进;刘自公的部队破坏了邛崃大桥,不许胡宗南部通过。究竟是怎么回事?”刘、邓一听,禁不住心里都吃了一惊!他们确在成雅道上作了军事部署,并决定炸毁邛崃大桥,使胡宗南的重武器不能通过。这计划怎么给对方知悉了呢?肖毅肃将这一军,确实相当厉害。不过,刘、邓的部署这时只在准备阶段,尚未实行。因此两人都坚决否认,并叫对方进行实地调查,说他们甚至可以当场具结。肖毅肃的一箭无法中的。接着,肖拿出张敌我态势图,吹嘘一番,然后顾祝同又假意征询刘文辉的意见“自乾,你看这样行不行?”刘文辉道:“行是行,可惜我和晋康的部队,过去大部被整掉了,假使今天还像当年一样、这个担子我们两个人都担得起。”胡宗南一听此言,马上插嘴道:“刘先生你不要灰心,我的40万军队交给你去指挥。”说得万分慷慨。这份大礼,不过是空盒子刘文辉哪会不知?只好原物奉还,因道:“我们都是行家,你的部队我哪里指挥得动我的部队,你也不能指挥。”这样胡扯一阵,双方都得不出结论。但张群召开会议的目的,本来是要刘文辉摊牌的,哪肯就此罢手?所以打了几个圈子之后,又回到刘文辉身上来了、因此又有人问刘:“谈了这么久还没有得出结论,刘自公你究竟打算怎么办?刘文辉早就料到会被“将军”的,对方这样逼人,倒使他感到意外,他也答得很干脆这还用得着我说吗?事实摆得最明白,你们自己按也按得到,我又是大军阀,又是大官僚,又是大地主,又是资本家,样样占齐,共产党哪里还会要我!”张群高兴得来把刘的肩头一拍说:“自乾,今晚说的真心话!”张群又转过头笑着向胡宗南说:“这回你放心了吧!”刘文辉还说:“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打一个胜仗,才有指望暂时稳定下来。”在座的人随声附和,都说是唯一的办法。张群说:“如能奖赏一下,或有可能打一个胜仗的。”这时大家都望着胡宗南,看胡如何说,胡却一言不发,仍然是一个无结果的会。
12月6日晚上,张群突然来到刘文辉宅,告诉刘,明天他要去昆明。离开时,以深沉的语调对刘说:“形势是严重的。我们多年共事,希望你和晋康贯彻始终,共支危局国家有办法,个人亦有办法。万一不成,将来要走我们一起走。”刘文辉道:“胡(宗南)王(陵基)两位,对我和晋康误解很深,你是我们护身符,有你在,当然没问题,你走了,看他们是否可能开玩笑?”张群立刻打包票,说:“哪里有这种事,决不会,用不着怀疑。”
就在6日那天,胡宗南手下的盛文,已被任命为成都城防司令。说盛文的部队第二天即要接管城防。
7日,蒋介石约刘、邓到北较场谈话。刘综合当时种种情况,判断此去定然不妙或者被迫下令部下对解放军作战;或者变成阶下囚,二者必居其一。
刘文辉和邓锡侯两人乃商定:当天下午1时,两个人分别从家里动身,由北门出城乘车离蓉。接着是刘、邓、潘在彭县宣布起义。
9日,蒋介石连晚饭都吃不下,一连把胡宗南叫去3次,要胡守住成都,好让他脱身逃走。10日晨,蒋仓皇离开军校赴凤凰山机场。蒋逃走前,连王陵基都没有得到通知。这天早上,王陵基坐着汽车刚到军校门口,就看到蒋的汽车急驰而出。王陵基忙抄小路抢先去机场,看到特务头子毛人凤等早在蒋介石坐机下等待,神色惊慌。一会儿,蒋的汽车到了,蒋下了汽车,看见王陵基也未招呼,急急忙忙窜上飞机。这时胡宗南也赶来了,蒋强作镇定,把王陵基叫上了飞机去,只说了一句话:“你以后与胡宗南密切联系。”
飞机随即起飞,逃离成都飞往台湾。中国人民把这个独夫民贼永远抛出大陆了。
四、周恩来与刘文辉的交往
民国27年(1938)4月,刘文辉到汉口为西康建省而活动。时任中共长江局书记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全权代表中共,展开对包括地方实力派在内的各界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周决定派吴玉章为代表,与刘文辉接谈。刘文辉到汉口的第三天,会见了吴玉章。见面时,刘首先称赞正确处理西安事变“是中共在政治上的杰作,对凡愿抗日的地方爱国将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身着布长衫如学者样的吴玉章接着谈话,主要阐明中共中央提出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号召,详细分析形势,说明中共的路线政策,结合川康现实状态,指明抗日战争的未来前景。刘文辉吸着雪茄烟,频频点头,频频撞灰。到刘文辉飞返成都转雅安前,周恩来得悉刘在每天饭前茶后素有爱看书报的习惯,便赠送一套自汉口创刊到民国27年3月止的《新华报》合订本与社论集给刘,让他阅读后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
民国31年2月的一个晚上,子夜刚过,重庆机房街一家公馆内,周恩来单独约见刘文辉,指出要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而关键在于坚持民主,反对独裁。希望西南地方的民主力量同共产党配合,共产党愿意在政治上予以支持。6月,根据双方的协商,中共中央特派王少春携带电台常驻雅安。在建立电台工作中,周恩来批示中共党员邹趣涛(大邑籍人)到雅安与刘文辉联系。电台一直工作到解放,时间长达8年。为了保守秘密,刘文辉指定军参谋长张伯言(后改为杨家祯)专门同王少春联系。一有重大政治事件发生,王少春就及时将中共中央指示向刘文辉通报;刘文辉也通过电台常将大西南的军事政治情报告诉中共,同周恩来交换意见。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曾企图侦破此电台,但在刘文辉的抵制下以失败而告终。
接着,在周恩来的促进和指引下,一些民主人士和西南地方首脑人物便组织起来,团结在中共周围,与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进行斗争。参加的人中便有刘文辉。他们曾在重庆秘密聚会,周恩来在场讲了话。
民国32年至33年间,蒋介石集团向刘文辉节节进逼:既要刘将西康省政府改组又要把二十四军派到西藏打仗,还要中央军开进西康。刘一年到头都在紧张中过日子。这期间,周恩来多方支持刘文辉。民国33年2月特派张友渔在成都帮助刘进行为期两月的政治理论学习。6月至7月间通过中共南方局领导人王若飞给刘出主意,刘与王见面时,谈了自己的困难处境。王为刘分析情况,指出:“蒋介石集团的本性是外强中干,如果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他就会知难而退;如果妥协退让,他就会得寸进尺,直到把你消灭为止。为此之计,只有斗下去,一点也松劲不得。”刘听了王的精辟论断,胆子
壮了起来,决定坚持斗争,终于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王若飞话后,向邓说:“刘文辉多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今天给他解决了。”
民国35年2月10日,重庆市各界在校场口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国民党当局派特务捣毁现场,打伤郭沫若。校场口事件发生后,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刘文辉约冯玉祥李济深、龙云等在重庆聚兴诚银行楼上秘密会晤。刘文辉发表讲话说:“蒋介石这个龟儿子,是个大骗子!我认识他最清楚,他说什么我也不相信了。就拿抗战来说吧,这本身是挽救民族危亡的神圣事业,但他都当作消灭异己的机会,用这个法宝来为他做皇帝的阴谋铺路。”刚被蒋介石赶出云南不久的龙云频频点头“自乾兄一语中的,一语中的!刘文辉继续说:“因此,我们这些人,如果不联合起来革掉他的命,将来我们谁也活不成。”同年春,刘文辉赴重庆开会,周恩来又在机房街与刘会晤。时值政协闭幕不久局势无论如何演变,斗争总是不可避免的,对蒋介石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并鼓励刘“要把西康的工作做好一些,以争取人民的支持。”刘在第二天曾对杨家祯说:“周要我争取人民的支持,的确是金玉良言。”同年冬,刘文辉赴南京开会,周恩来正准备离开南京,在百忙中抽时间与刘进行了一次谈话。当时,蒋介石集团叫嚷“在6个月内解决共军”,同情革命的人都不免为战争前途担心。周恩来针对这种情况明确向刘说:“蒋介石背信弃义,全面向解放区进攻,人民是反对的,正义在我们一边。我们被迫自卫。战争开始时,我们还只能一连一营地歼灭敌军,现在已能整师整军地吃掉敌人了。我们对战争前途是乐观的。”并再一次提醒刘:“要赢得人民的支持,将来才有前途。”
民国37年末,刘文辉让王少春向周恩来汇报:“以刘、邓、潘为核心的政治力量业已形成。”周回电表示对刘的工作“十分满意”。
民国38年8月4日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起义后,刘文辉亲拟给周恩来的电文交王少春发出:“年来受蒋压迫,积怨难言,以处境困难,只好暗作准备。今已与邓锡侯潘文华两部约好,决定站在人民立场。今后应如何行动?请予批示。”周恩来回电:“大军行将西指,希积极准备,相机配合,不宜过早行动,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成都解放前夕,刘文辉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成天出生入死地在险象丛生的环境中与蒋介石集团打交道,作周旋。12月9日,刘、邓、潘宣布起义。
20多年过去了。1972年9月30日,盛大的国庆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总理周恩来一一祝酒,来到刘文辉席前。刘笑盈盈地说:“敬爱周总理,历史上当宰相时间最长的是唐朝郭子仪—24年,希望总理保重,超过郭子仪!”周恩来听罢,开怀大笑起来。但是,刘文辉哪里知道,这时的周恩来已发现身患癌症了。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噩耗传来,刘文辉悲痛万分。这时,刘文辉因癌症也病入膏肓,卧床不起,但他毅然决定参加周恩来的遗体告别仪式。他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叫护理人员用小推车推着,冒着北国凛冽的寒风,让人搀扶着进了灵堂。他伫立在周恩来遗体前久久默哀,深深鞠躬,直到后边前来告别的同志催促了,才噙着泪水依依不舍地徐徐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