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开职工大会,提出“奋战一百天,为达级上等做贡献!”
接着得到省卫生厅通知,评审时间延后,再开职工大会,提出:“再奋战一百天,实现二甲达标!”
9月,医院抽调医务科长杨璇宇、医生何如锋等四位同志,组成达标办公室。
之后医院派人去二甲医院——乐山市人民医院参观。
二、笨鸟先飞
放射科楼上的党委办公室里,灯常常很晚才熄。
要达到二甲医院的标准,加强职工的医德医风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怎么办呢?去参观学习了几个医院,是蜻蜓点水,只看到个概貌,人家也不可能提供便捷的样板让你照搬。
一天,党办主任苏宗德一拍脑袋,对办公室副主任古玉华说:“笨鸟先飞,我们给每个职工建立医德档案,对细则进行考评,来个扎扎实实的硬抓!”
“比如有无收受红包?是否给病人做好事?”
“对!我们还要把所有思想政治材料、医德医风材料补建起来,不断整理加强,定期去科室检查。”
说干就干,不仅党办,内大科的童代莲书记也到科室查缺补漏,逐一地抓医疗质量。外大科刘文秀书记、门诊吴玉书记也行动起来。
彭德雯副院长管临床,一半时间下病房,抓医疗质量。叶德诚副院长管门诊医技,也毫不懈怠亲自过问。
盛夏的内江如同蒸桑拿,中医科的熏蒸室也不及盆地的热度。何如锋医生给一个正在治疗的病人讲注意事项,主任来到门口,叫他去办公室。
何如锋来到办公室,主任说:“医院决定,派你去卫生局,在分级管理培训班学习!”
风华正茂的何如锋刚调到医院,正准备好好在临床上积累业务经验,接到这个通知很是意外,但他没说什么,马上服从了组织决定。
回来后,何如锋进入达标办,负责分析分级管理标准,到科室沟通。
刘福贞院长为督促每个科室把工作及时落到实处,给每个科室主任写字条,要求他们达到分级管理标准。
外科每个科室,内科每个科室,门诊……
“您好,主任,这是刘院长亲自写的!”何如锋将字条挨个送到科室,当面交给主任。
接过纸条,有的主任相当慎重,有的一脸疑惑。
“大家都是摸索前进,必须督促你们科室每个人!”何如锋说。
他因此认识了所有科室主任,后来又去科室督查。
科室主任因为达标办的督促,有了方向感,在科务会上反复与大家商议,逐条形成细则。
大科成立了达级上等小组,进行科室的自查自检。
科室要完善党务、临床方面的资料,内二科郑远明主任带领张晓东等医生加班,把交接班、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科务会等十二个核心制度完善。对病历的书写严格把关,工作量很大。
已开展心肌心内膜活检术,心脏起搏器安装的内二科,这次在大病房里成立了CCU、心功能检测室。
其它科室也按自己的方式,投入到为医院达标的行动中。
医技科室方面,添置了CT、彩超、动态心电图等,并投入使用。
医院还购买了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
三、事无巨细
医院门口的店铺属于医院管的,都反复清扫。其它店铺,医院后勤科也去督促店主搞卫生,规范商品摆放。
刘院长光着脚带领大家,用水龙头冲洗地面。科室里的卫生,大家在下班后抓紧做。
内二科赖小平护士长怀着孩子,也在擦墙。
她指点着大家:“用刷子清扫楼梯,把每级台阶的棱角洗到!”
“护士长,你休息一下吧!”李秀君喊道
看到护士长挺着大肚子,举着抹布擦墙,汗水从额头滴落,她不禁心疼。李秀君参加工作不久,觉得这样劳累的活应该年轻人干,就一把夺过赖老师手中的抹布,贴着墙用力擦起来。
赖小平笑笑:“辛苦了,小李!”
然后,她找到一把扫帚,扫起地来。
“特别脏的地方,用洗衣粉洗!”赖小平对大家说。
下班后搞卫生,大家加班已成习惯,都把家里的事放在一边。
很快,医院面貌一新,不仅病人赞叹,职工自己工作起来,也因整洁的环境倍感舒心。护理部把医学硅胶模特送到科室,方便大家练习心肺复苏等操作。
一天下午,赖小平看着操作流程规范,让每个护士在自己面前过关。
李秀君按压时,模特身上的绿灯亮了。
“这才叫按压有效,不是你们随便做个动作就成!”赖小平说。
“这些操作,也太死板了嘛!”
“但是你得掌握,才能准确运用!”
考了几个同志的操作,赖小平告诉大家:“你们还要熟悉护理基础知识,还有专科护理知识。回去好好温习,我下次考你们操作,要抽查!”
第二天早上,赖小平带领护士巡视病房,走到一个患冠心病的老大爷身边,问:“大爷,药准时服了吗?“
老大爷说:“服了,不过我很担心副作用。我还担心,这病哪天不跟你商量,就死人!”
“同志们,听到大爷说什么了吗?我们不仅要把治疗落实,也要跟他们很好地沟通,让他们安心治病!”赖小平对身旁一字站开的护士说。
于是护士们在做治疗的时候,也问问病人感受,解答他们的问题,还讲解健康知识。
几天后,李秀君给一个卧床的农村太婆翻完身,看到她的脚,忽然道:“你这红袜子不可以穿!”
“不可以穿红的?病房里有这种规定?”
“不是!因为你穿了袜子,我们不好观察你脚后跟的血液循环!”李秀君微笑道。
工作虽然如此琐碎,但是也让大家因为达标,提高了业务素质,把工作做好的同时,也多方面提升了自己。
逐渐地,病人因为医务人员与自己走近了,加倍信赖他们。病人议论纷纷。
“医生们态度好多了!”
“是啊,好医生很普遍!”
四、誓师大会
11月底,医院组织第一次自查,限期整改。
1991年1月,医院派人去三甲医院——重医附一院参观。
之后,接到省卫生厅决定五月来院评审的通知。
“唉,要评就评嘛,干嘛老不来?”职工们议论着。
大家就像拉久了的弹簧,再拉,就不行了。
为防范大家厌倦、松劲,医院领导层决定,马上召开誓师大会。
1月19日,副市长曾清华等相关领导先后讲话,医院会议室严肃的气氛令每个参会者陷入沉思。
这是一次极大的考验,也是难得的超越。大家必须坚持住,把眼光放在医院发展的长远目标上,医院发展也是个人发展的契机,必须把个人与集体结合起来,做一员闯将!我们不仅要创二甲,最终我们还要创三甲!
医院各科室代表纷纷表态。
“爱医院、创二甲、迎评审、比贡献!”
第二天,医院几座大楼被挂上横幅,写着全院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
四月初,医院党委书记曾崇述从美国探亲回来,立刻召开中层干部紧急会议。
夜晚,外面空气清新,会议室里却几乎凝固。
曾书记挨个检查干部的工作落实情况。
有的房屋需腾出来,做新的用处,曾书记一一督促落实。
一时间,到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搬东西的、打扫卫生的。
“内儿科大楼”几个钢架大字被堆在墙角,因为没有脚手架,一直没有钉上墙。
“必须马上弄到脚手架!”曾书记对总务科长说。
几天后,这座四层的业务大楼终于有了披在身上的名字。在八十年代,由医院职工手把手从马鞍山传砖,修建起来的大楼,凝聚了太多人的血汗和记忆。
五、发展之旅
1991年2月,申报材料提请省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初审,并请专家来院辅导。之后,全院第二次自查,以此为准申报。临检前夕,曾清华副市长及相关领导来院预检,对具体迎检工作做了布置。
1991年5月6日,检查组一行经过一天的公路旅行,由叶德诚副院长接到内江。
他们由省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任长方主任带队,一共21 人,次日即深入各科室。除了吃饭,中午休息也返回科室抽查。晚饭后,在宾馆开会,针对每天搜集的情况通气,打分时相当负责。
经过5天的紧张工作,检查组于10日通报了评审情况。领导班子开拓实干、病人满意度高,重视教学和人员培训、有良好医德医风,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很重视科研,开展的手术项目,有的已超出二级医院标准。同时他们提出不少建议,如调整人才梯度结构,做到老中青比例适当、医院购买的发电机应尽快安装,投入使用,等等。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已达二甲医院标准!”任长方主任做完总结,在主席台上激动地宣布。
话音刚落,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全院职工奔走相告,热泪盈眶。
达“二甲”后的内江一医院再接再厉,从此走上求实创新的发展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