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切实提高孩子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中幼教师因地制宜,巧用空间创设种植角、科学实验区,开展了室内种蘑菇、我和空气做游戏、有趣的沉浮、设置电话听筒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 创设适宜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氛围。中幼场地狭窄,没有单独的观察室和实验室,教师们因地制宜,巧用空间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的科学活动环境,各班创设了种植角、科学观察角等,让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每个班级利用窗台、柜角等地方种植,让孩子近距离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孩子们亲自种植蘑菇菌包,观察蘑菇从长出的一些小点点长大到一朵朵诱人的蘑菇,体验了付出与收获的喜悦。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探究内容。中幼教师在安排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时,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反复研讨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能引起他们兴趣、易操作、便于他们理解掌握的内容。如科学活动“我和空气做游戏”,先由老师在班上现场展示,科学组教师听课后集中研讨,对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组织发表自己的看法,使选择的科学探究内容更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认知。教师们在洗手时向幼儿渗透一些科学常识,进餐时渗透一些饮食的相关内容,散步时引导观察周围事物等,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进行,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作准备。 提供适宜的材料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为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教师精心为幼儿选择操作材料。选择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层次性的材料,如让幼儿探索厨房小工具时,教师提供了操作难易不同的小工具,鼓励幼儿自选。在材料提供时,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从而为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在“有趣的沉浮”活动中,教师课前发动孩子们到生活中收集材料,家长们都积极参与其中,收集到钥匙、泡沫、橡皮泥和矿泉水瓶子等操作难易不同材料,鼓励幼儿自选,自己探索得到结论。 中心街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将科学教育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握幼儿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运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