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业余京剧社成立时在马蹄街京剧团演出后合影
70年代末,京剧团演出《三姐下凡》陈惠华饰三姐,向本福饰华光神将,陈建等饰天兵
70年代京剧团演出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包少义、向本福、周世维、童培修等饰演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已有20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国粹。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指与专业演员水平相当但不以演戏为生的爱好者,即对戏曲、曲艺非职业演员、乐师等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票友大多数自唱自娱,昔日许多名票友,其演技、唱腔、扮相,都胜过台上正角。票友和一般的京剧爱好者不同,不仅爱看京剧,也喜欢演唱京剧,甚至还参与演出,票友登台演戏,称为票戏,当票友取得一定造诣后,有的便转为职业演员,行话称之为下海,成为京剧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像京剧名家孙菊仙、龚云甫、言菊朋、奚啸伯等人原本都是票友出身。票友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他们对京剧艺术的传播,演员表演技艺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过境迁,票友今天称谓,泛指京剧爱好者。
达城京剧最早演出于1928年,地方军阀范绍增(范哈儿)为下野来达城吴佩孚(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庆祝56岁寿辰,接来重庆京剧宋菊仙班在县城芝兰堂演寿戏三天,为达州区内第一次京剧演出。1936年冬,京剧福顺班因抗日战争从湖北荆州沿宜昌经万县、梁平来达定居演出,为达州区内第一个京剧班,班主熊茂卿。初住“万百千旅社”(西门上),在城隍庙(今达州宾馆处)演出,称“复兴京剧社”;后住“远东公寓”(今大东街口),在火神庙(今地区杂技团处)演出,称“广明平剧院”。1937初,京剧陶利班由湖北沙市来达演出,未久,班主患病去世解散,部分演员即加人福顺班;1938年王玉堂一家及王少泉等10余名京剧演员先后由武汉等地来达城加入福顺班,组建“难民京改社”,以达县为中心,流动演出于宣汉、渠县等地城乡。演出《西游记》、《鹿台恨》、《张文祥刺马》等传统戏,并演出反映抗日战争《马占山孤军抗日》、《关东大侠马永贵》等现代戏。
新中国成立后,难民京改社1950年改名为达县京剧改进社,社长熊长宝(熊茂卿子),副社长王桂廷(1942年来达城演员)。排演《九件衣》、《武大郎之死》等戏剧。1951年6月,达县京剧改进社奉调南充成立川北行署文工团二队(京剧队)。值得一提的是,当“福顺班”来达演出时,达城湖北同乡会钱寿山串联况余恷、刘永芝等达城20余名京剧票友组成“业余京剧社”,在福顺班窘迫时,常客串为其解难。在京改社去南充时,业余京剧社票友钱寿山、高云奎、李文燕、朱素钦、龙德芳等不时演出京剧折子戏,延续京剧演出。1952年4月,专署文教科长曾孟久、达县文联副主席蒋安富、文联秘书向文宜,召集由南充回达城原福顺班演员金佩文等数名艺人,达城业余京剧社票友共计28人,世称28宿,再次组建“达县京剧改进社”,社长金佩文(女)、副社长熊茂卿。28宿大多数是京剧票友,以“金钱高”最为知名:金佩文、钱寿山、高云奎。
金佩文:女,短打武生,艺名金小楼,身手矫捷、灵活,具男人武功,能走几十个旋子,常饰演京剧《三岔口》任堂惠 、《十字坡》武松等,年轻时名噪川东北。地方军阀范绍增特别欣赏福顺班金佩文与青衣沈淑媛,应酬客人或其它活动时,常叫金佩文、沈淑媛去唱堂会。范绍增去上海时曾托青帮老大杜月笙为沈淑媛专门制作一套演出行头,原料及制作工艺堪称上乘。钱寿山:男,湖北武汉人,抗战期间来达城,票友下海,饰演丑角、彩旦、麒派须生,曾任渠县京剧团副团长。高云奎,女,饰演以唱腔为主的铜锤花脸,幼小时缠脚系三寸金莲,戏剧厚底靴子须定做,善拉京胡。曾任京剧团副团长。
1953年夏,鉴于京改社长期无固定演出场所和居住地点,困难多多,欲予解散。社员闻之,发愤图存,沿河市、三汇演出至渠城。10月,渠县人民政府致函达县人民政府协商,将达县京改社转为渠县职业演出团体,1 1月更名“渠县京剧团”,团长金佩文,副团长钱寿山。隶属文教科。1954年万县知名票友辛三元与万县京剧团程宏龙共同参加渠县京剧团。程宏龙演丑角兼导演,传教京剧武打把子功,并教授南充京剧团、达县川剧团、渠县川剧团。此期间,先后招收包少义、于淑惠、梁光敏等10余名学生随团学习技艺,增加新生力量。1955年,首次排演自编历史剧《还我台湾》,编剧陈炎、导演钱寿山。
1956年5月,渠县人民政府派解放军南下干部郭宪凯入团任指导员,改渠县京剧团为“渠县地方国营京剧团”。多次拨款添制服装道具,深入渠县农村、厂矿演出,并先后赴大竹、邻水、重庆、永川、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纳溪巡回演出。由包少义主演的<斩颜良》在重庆连续上演多场,重庆著名京剧演员厉慧福给予高度评价,吸引重庆邓强俊等演员及票友21入团演出。剧团由此形成多种流派、不同表演风格。1 957年,邓强俊主演《吕洞宾三戏白牡丹》,首次采用电光和机关布景。1959年自编现代戏《醒悟》和改编传统戏《击鼓骂曹》,获达县专区演出奖,邓强俊获演员表演奖。
1959年10月渠县京剧团奉调达县,改建为“达县专区京剧团”,几经更名,1998年更名达州市京剧团。位于马蹄街与中心巷转角处,前址为工人俱乐部。
京剧《杨继业》邓强俊饰杨继业,陈惠华饰佘赛花,李智勇饰佘老令公,向本福饰杨洪。
六十年代,到"京剧团"看京剧成了达城人最流行、最热衷的活动。许多市民凌晨三四点就来到剧场外排队买票。我小时候爱看京剧,只要京剧锣鼓开响,便快速小跑来到京剧团,常牵着不认识的大人衣角免费入场,让守门人以为我是这些有票看京剧的大人子女。也有被大人谢绝,我就看戏锅粑,即演出三分之二后不再有人守门收票。京剧最后往往是精彩的打斗场面,紧凑的锣鼓声音吸引着少儿朋友的心。
京剧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巡回在农村或其它市县。1954年到1966年,京剧团一年至少有七、八个月时间下乡演出。每一次演出十分辛苦,甚而一天上演三场,有时不卸装就这场赶那场。他们将达县、渠县所有区乡都走完,毫无怨言,以演出为快乐。
那个年代,达县地区常常举办戏曲展演和比赛,京剧均有剧目获奖。1986年、1987年、1991年到成都,北京参加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刘以淑《盗仙草》、陈健和蒲祖惠《武松打店》荣获多个奖项。1987年《盗仙草》在北京获得优秀表演奖,创造了达城京剧史上的辉煌。
京剧的发展离不开票友的支持与参与,达州票友在京剧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篇章。1951年业余京剧社与京改社合力在街头演出新编剧节目《纸老虎》、《三妹夸夫》等,宣传动员抗美援朝。1953年,京改社去渠县后,达县业余京剧社因全体人员参团组建京改社,随之消亡。七十年代“样板戏普及”,造就出一批京剧爱好者。80年代中期,达城京剧开始不景气,1986年在京剧团支持下达城票友再次成立业余京剧社,社员200余人,赵坤儒任社长,张克锦任秘书长。后,龙德芳、杨锡杰先后接任社长。京剧社开初在红旗大桥头工人文化官活动,后移至张克锦家,不时进行京剧演出或红白喜事唱堂会。1991年创作小型现代京剧《真情》参加第五届巴山戏剧节,获演出奖。业余京剧社长赵坤儒解放前达城开茶馆,掩护地下党开展革命工作,解放后任公安干警,为人豪爽义气,常急人难,深得票友与广大群众爱戴。赵坤儒90年代末去世时,自发送葬的队伍约有公里长,由火葬场延续至城郊石岭桥。张克锦,男,达县市工人文化宫美术工作干部,喜爱京剧程派,每天清晨登凤凰山时,身挎小录音机,从山下唱到山顶,又从山上唱到山下。
新世纪达城专业京剧调零,京剧票友兴盛,再度延续达城京剧演出。2005年30多位京剧票友成立梨园坛茶社,设演出台,每周二、四、六晚开展京剧演出。票友天天上午在梨园坛茶社吊嗓演练,甚为热闹,成为滨河路一道靓丽风景线。梨园坛茶社不时邀请周边省内外城市京剧票友莅临梨园坛交流演出,重庆、成都、武汉、万县、安康、利川等。梨园坛茶社30余票友中有20名京剧退休演员,备有戏剧服装化妆道具,文场乐器武场锣鼓等,可供票友“清唱”,或代为京剧化妆穿京剧服装“彩唱”,为达城周边省内外城市票友所青睐,着实过足戏瘾。京剧化妆往往需要2至3个小时时间,多数票友会京剧演唱,但不会京剧化妆。达城京剧票友也不时参加其它城市京剧交流演出或比赛,屡获奖项。常年参加京剧社活动有:京剧团退休演员于淑惠、龚先惠、童掊修、向本福等,另有票友王德成(京胡)、王少坤(京胡)、杨丽华、王泽秀、何光清、况劲松、蒋励生、喻庭清、李香春、李爱群,吕小清,王云辉,瞿科玲、彭国強,王化果、吳显荣、蒲红艳等。2015年达州京剧票友在达州市老干部局领导下改名为达州市老干部京剧队。另有一些票友参加其它群众演艺团体演唱京剧。
达州京剧团退休演员王光红任老干部京剧队队长。每周二、四上午演练。今天仍参加京剧活动年龄最大的票友刘辛90岁,最小的蒲红艳51岁。
刘辛党员,山东青岛人,1947年参加解放军,亲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曾任达县地区工业局局长,地区冶煤局长,达县地区经委主任。从小爱好京剧,随军南下时,一直把京胡背在身上,战争间隙,常为战友演唱京剧,战友叫他“刘京胡”,90年代初退休后参加业余京剧社。
达城京剧票友不计得失,不断参加社会公益演出活动,或到学校教演小学生,传承国粹京剧。那曾经使人荡气回肠的京腔京韵,因票友的坚持,仍飘荡在巴山渠水、飘荡在人们心间。
(本文与达州晚报发表的《名仱于淑惠与达州京剧那些事》系姊妹篇,达城京剧往事相为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