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362|评论: 1

[生活资讯] 喜大普奔!泸荣高速全面建成,31日24时全线通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63em]
播放视频[backcolor=rgba(43, 51, 63, 0.7)]重播
静音[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加载完毕: 100.00%





[size=1em]剩余时间 -0:00

全屏



  今天(26日),G8515荣泸高速公路(四川境)顺利建成,12月31日24时全线通车,标志着我省又打通一条东向出川大通道。届时川渝两地将新增一条便捷的高速通道,服务沿线80万群众出行。
  川渝两地一衣带水、历史同源、文化一脉。近年来,从毗邻市县协作到政府高层推动再到国家战略,川渝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为进一步推动川渝两地融合发展,使泸州以及周边城市能积极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从2017年9月开始,G8515线荣昌至泸州段(四川境)高速公路(以下简称“G8515荣泸高速公路(四川境)”)开工建设,两年多以来,广大建设者攻坚奋战,凝心聚力,使得项目提前9个月完工。
  一、项目概况
  G8515荣泸高速公路(四川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8515线广安至重庆至泸州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段。项目由四川铁投集团投资,四川路桥集团承建。项目起于泸州市泸县方洞镇川渝交界处接重庆潼南至荣昌高速公路,经泸州市泸县和龙马潭区,止于泸州市临港大道,接G4215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路线全长42.37公里,项目概算投资39.39亿元,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本项目共设计桥梁35座,长隧道1座(道林沟隧道);设置分离式立交(含天桥)14处,涵洞及通道134道;全线设置互通立交5座,同步建设互通连接线5条,连接线总长6.474公里;设置服务区1处,收费站5处。
  二、建设意义
  G8515荣泸高速公路(四川境)的建成,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完善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网
  G8515荣泸高速公路(四川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南北纵向的银川至昆明高速公路(G85)联络线“广安—武胜—重庆(荣昌)—泸州”(G8515)中的一段,本项目的建设是对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完善,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将有效的连接南充市、大足县、潼南县、荣昌县和泸州市,与在建或已建成通车的南渝、遂渝、成安渝和成渝高速公路构成该区域的公路网主骨架,强化成渝经济区高速路网综合布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川南与川北、渝西之间路网,形成东向出川大通道。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开发
  川渝两地为毗邻地区,该通道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为成渝经济区腹地快速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提供重要支撑,并为四川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注入活力。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沿线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持,有利于发展以泸州—江津—铜梁—潼南—遂宁—南充(仪陇)—达州—开县为主的红色精品旅游带,以泸州—合川—潼南—遂宁—南充(阆中)为主的人文遗迹旅游带,为打造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构建国际精品度假旅游区提供快速通道服务。
  (三)助推泸州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后,重庆市荣昌县至泸州市车程缩短30分钟以上,将成为泸州港、云龙机场高效的集疏通道,提升港口、机场运输服务的辐射范围。还将成为泸州与永川、广安等地快速的运输通道,为携手打造长江上游区域航运中心和渝川黔结合部区域综合航运服务中心提供通道服务。也为泸州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促进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项目亮点
  (一)打造环保之路。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项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建设过程中引进了环保、水保监理、监测、咨询等专业第三方机构,强化环水保管理的管理水平;按“三同时”要求及时完善弃土场挡防等环水保工程的施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环水保治理水平,治理施工过程扬尘,控制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污水处理。G8515荣泸高速公路(四川境)两次跨越龙溪河,设计采用一次跨越河面的桥型结构,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下部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墩,基础采用承台接桩基础。在桥梁基础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及雨水不对河岸造成冲刷与破坏,项目对两侧河堤均采用石笼围堰的方法,对河堤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在桥梁上部进行悬臂浇筑时,项目采用了全封闭式挂篮进行施工,有效的杜绝了对龙溪河的污染。在施工完成后,通过安装桥面横—纵排水管等径流系统,将雨水收集排放至桥下隔油池与沉淀池,对桥面水进行了有效收集与处理,避免运营时对龙溪河水资源造成污染。
  (二)打造创新之路。施工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施工质量,特别是在全省公路建设中首次采用3D摊铺技术。3D摊铺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路面摊铺工艺。传统摊铺需要大量人工辅助,人工控制存在误差,既增加了成本投入,现场又存在安全隐患,而3D智能摊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施工质量、节约成本,做到了减少材料浪费,做到成本可控、绿色安全;路面施工全过程还采取数字化监控,从原材料管理到混合料摊铺碾压,实现了对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监控。过往施工过程需要多个施工单位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安装运用数字化监控系统后,全过程只需管理人员在集中控制室,就能对整个摊铺过程进行监控管理,更好的提升了路面施工质量。
  (三)打造安全之路。项目按2018版新交安设计规范对沿线交安设施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护栏设置原则和护栏结构设计标准,除长段落挖方段外,沿线路基段路侧和中央护栏均布设三波波形梁钢护栏,中央分隔带开口采用Am级活动护栏,在互通立交分流鼻端设置可导向防撞垫,项目增加交安设施投资近4000万元,积极打造安全高速。
  四、建设难点、节点工程
  (一)道林沟隧道:道林沟隧道位于泸州市泸县境内,设计为高瓦斯隧道。隧道左洞全长2860米,洞身围岩主要由的细砂岩、页岩、煤线、断层破碎带等组成,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针对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高的特点,除加强通风管理外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点措施对瓦斯隧道施工进行控制:一是引用瓦斯自动监控系统:项目从重庆铁科院引进一套瓦斯自动监控系统,对瓦斯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二是严格门禁管理,项目按照瓦斯隧道要求的安全距离,在距离洞口50m处设置一处集监控、瓦检、门禁管理一体的综合值班室;三是执行安全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采取安全和技术人员24小时跟班作业,尤其是在初期支护作业环节,严格实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全过程监督支护作业制度。
  (二)特兴枢纽互通: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镇,与成自泸赤高速公路相交,主线全长2.26公里,连接线顺接主线布设,长度1.02公里,特兴枢纽互通是G8515荣泸高速公路(四川境)的终点,建成后将与G4215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形成互联互通,连接线在龙马潭区百米大道平交,为泸州城区车辆出行增加一个重要且便捷的进出通道。该互通为半苜蓿形式,互通内桥梁结构形式复杂多样,设计有现浇箱梁、钢箱梁、连续刚构、30米T梁、25米小箱梁、10米空心板6种桥梁结构形式,同时该互通8个点位跨越成自泸高速、2个点位跨越荣泸高速主线和2个点位跨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龙溪河,交通组织转换频繁。加之项目所在地位于城乡结合部,周边房屋密集,杆管线密布,征地拆迁难度极大,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特兴枢纽互通施工难度加大。通过统筹规划,合理组织、动态控制、重点突破等措施最终在预定工期内完工。
  按照交通运输部取消省界收费站的统一安排,G8515荣泸高速和S80古峨高速习水(川黔界)至古蔺段高速公路将在2019年12月31日24时开通试运行,届时我省高速出川大通道将达到21条,全省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支撑成渝城市群发展、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撑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来源: 泸州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林沟隧道位于泸州市泸县境内,设计为高瓦斯隧道。隧道左洞全长2860米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