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31|评论: 1

[泸州杂谈] 我与压岁钱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小时候,最令人开心的事,莫过于过年了。因为在新年里,不仅有平时难得一见的鸡啊鱼啊等嘎嘎吃,还有新衣服新鞋子穿,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的孩子,还能收到更令人激动人心的东西——压岁钱。
不过就我能记事的好些年,是没收到过压岁钱的,因为那时家庭经济拮据,生活艰难,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弟弟妹妹,一家人能扛大梁的,就只有父母,父亲没多少文化,母亲根本就没有文化,常年在土里刨食,一年下来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己属不易,没能剩下几个余钱。压岁钱,对我,自然成了遥不可及的梦。看着别家的孩子,拿着他们父母给的压岁钱,买糖吃,买玩具玩,心里别提有多羡慕多嫉妒了。
后来,母亲继续在家里操持家务,父亲也开始跟着村里人到外面打工,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新年里,父母也有余钱给我们几姊妹压岁钱了,虽然不多,也就十块八块的。记得我第一次收到父亲给的压岁钱,是一张崭新的人民币——十元。在那个冰糕才五分钱一个的时代,我感到自己成了一个大富翁,成了天底下最幸福最快乐的人。记得得到压岁钱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我把钱放在一个自认为保密的地方:睡瞌睡的枕头下。每天一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压岁钱还在不在,就怕它不翼而飞。
当然,钱,终归是要拿来花的。或许是性格使然,自小我就对那些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玩具不感兴趣,而是喜欢看书,尤其是小人书,记得那时我用过年所得的压岁钱,买了一套《小浒传》和《封神榜》的连环画,也算是让第一次所得的压岁钱完成了最有“意义”的使命。
后来的很多年,我先后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也总能收到父母给的压岁钱。大学毕业后,我在远离故乡的城市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我决定要来一次华丽的转身——让父母不在给我压岁钱,而是我给父母红包。
记得那是2002年大年30的晚上,一家人吃完年夜饭,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拿给父母,并告诉他们儿子已经长大,到了孝敬他们的时候了,父母显得有点意外,不过随后他们就高兴地笑了。回忆起当时第一次拿红包给父母的情景,那种成就感、自豪感,不言而喻。
为父母送上第一次“红包”后,我决定今后每年都要继续下去。
不是说送个红包就代表有多孝敬他们,更深的意义是我在走进社会后懂得了感恩,也是回报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情吧。
时间如指间流水,一年年过去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觉间,我也过了三十而立之龄,不久前回家,我突然发现,母亲额上已爬满了皱纹,父亲鬓间又多了些许白发……看着日渐老去的父母,我只希望年纪越来越大的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是的,父母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但是,他们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
新年又快到了,今年,我将准备几个大红包,把我的祝福与思念,统统装进红包里,送给我的父母,祈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平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气象,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芝麻开花元节节高,更上层楼。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