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189|评论: 0

关注 | “成都足球第一村”有个“没得二话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12月15日,成都第三届“柚宝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闭幕式上,新都区斑竹园镇三河村支书谭杰请来了3位“新村民”,为优胜者领奖。
2.jpg
  三河村的“新村民”有近30位,都是这5年间落户有“成都足球第一村”之称的三河村的。他们与老村民一起,在“足球+音乐”的特色村发展路上,共同谱写和谐乐章。
3.jpg
  三河村随处可见足球宣传画
4.jpg
  三河村也将重新响起高音喇叭的声音,现在正在布点、走线。“我们发现对于农村的思想宣传,可能还得用些老办法”,谭杰说,全村15个村民小组,人均年收入在5年里增长了80%,“喇叭的功率大,传播范围广,村民都能听到。经济发展了,思想不能掉队,村民观念更要更新,素质要提升。”


  用好“新上岗”的大喇叭,谭杰还有个妙主意——通过软件,将学习强国客户端上的内容以及其它实用知识,转成声音文件,通过喇叭传送到村民耳中、心中。


  5年前,这里还是成都北部一个传统村落。村容村貌落后、产业空心化、村民人心涣散、乡村治理死气沉沉。
6.jpg
  三河村的文创工艺

  生于1984年的大学生谭杰,被引流回到了家乡故园,担任村支书。通过不断发展、迭加“足球+音乐”产业,三河村渐渐名声大振,不仅成了“成都足球第一村”,还先后引进了24个品质文旅项目,投资额达到1.5亿元。去年,三河村入选“成都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jpg

8.jpg

9.jpg

10.jpg
  城市文化与乡村意识碰撞,新业态和传统农业叠加,三河村的变化是全面的。并且,新村民来了,老村民不能走,新老村民必须找到和谐相处的模式,三河村为了融合两股力量,费尽心力。
11.jpg
  “我们在村里搞志愿者服务活动,发动每个村民都来当志愿者,共同为三河村发展力量”,谭杰说,村里正在讨论“新老村民积分制管理办法”,并将其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终分红结合在一起,以此加强制度激励,鼓励村民向善向好。


  “明年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引进社会组织多搞村民参与的互动活动,争取超过50场,强化全体村民凝聚力。”谭杰说,村里将结合农民夜校、农民课堂和技能培训,加大观念引领和心理调适力度,把三河村的“人和”文化再往前推一推。


  下个月就要迎来农历新年春节。腊月二十四,三河村一年一度的农民运动会又将举办。村里张灯结彩,一部分人在场地进行各项有趣的比赛,一部分人在路边坝子包饺子。等到午间时,全体村民一边吃饺子,一边观看颁奖仪式。
12.jpg
  获奖的,除了赛场上的健儿,还有村“两委”对一年来村里表现突出的村民进行表彰,例如“最美家庭”“最孝儿媳”等。同时,将给新村民颁发荣誉证书。四五十位获奖者中,最有意思的是“没得二话奖”,是指大力支持配合村里各项工作的村民,“比如今年得这个奖的村民陈惠容,响应号召自主创业,作好了示范。”斑竹园镇党委副书记王诚为这个奖点赞。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要用好新村民,培养老村民。”腊月二十四将近,谭杰和村班子商量,今年要在人才培育和发掘上加大奖励力度。


  80后村支书谭杰名气大,不仅在成都足球爱好者中是重要人物,他和伙伴们用几年时间把一个村变成了成都足球运动的高地;还探索出了一条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改变了传统村落空心化的颓势,可谓“一石数鸟,满盘活棋”。
13.jpg
  在乡村治理上,年轻人的创新意识再次发挥作用。新村民来了,老村民怎么看?新老村民如何相处?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两个群体不融合好,来之不易的产业发展局面也将前途受阻。三河村“两委”看到了问题所在,调动各类资源,找准支点,促进互动和融合。


  我们相信
  用不了多长时间
  三河村所有新老村民
  都会成为
  好村民、好乡亲、好邻居
5.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