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成浩 最美川剧
前言 50年前,成龙还是京剧演员时,师父于占元带领七小福们赴广州观看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这部戏为后来成龙的经典动作电影《A计划》提供了完美的模板。
最近有幸欣赏了一部独立制作的川剧改编微电影,忍不住分享出来。先说导演,这个导演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九零后,毕业于享誉世界的美国波士顿爱默生学院(该校建校于1880年,以其电影和传媒专业闻名海内外,天浩正是该学院电影系导演专业“科班”出身),这个九零后导演名字也挺特别的,他姓天名浩。天浩还在美国时偶然间看到了川剧经典剧目《秋江》后,川剧中方言、舞台表演的程式化动作、精神内核,都深深地打动了天浩,他的心中产生到一种使命——回国做川剧电影。天浩放弃了前程似锦的好莱坞工作,按照心的方向,毅然回国。
经过多方打听和朋友的牵线搭桥,天浩认识了著名川剧丑角演员苏明德,拜入门下跟随学习。后来他还结识了川剧名丑许明耻老师。幸得名师指点,他深受其益,大大汲取着丑角艺术和川剧文化的营养。
天浩与他的师父苏明德老师
川剧名丑许明耻向天浩传戏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只有深入学习了川剧表演,才可能真正理解一个戏的精神内核。天浩在深入了解川剧后,发现舞台剧的表演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夸张,但是影视表演则要相对收敛的多,这便是做川剧电影的第一个难点,不过天浩作为九零后,既想保留川剧的味道,又想突出电影的优势,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想法,天浩非常鸡贼,于是他选取了川剧丑角名段《醉隶》,剧中人物喝醉了,不管是影视作品中还是舞台表演中都需要夸张的神态语气,游泳池中尿裤子——看不出区别。天浩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醉隶》诞生了。
微电影《醉隶》
川剧《醉隶》讲的是:皂隶接到老爷命令去邀请书生共同赏月饮酒,但是醉酒的皂隶含糊不清的言语,得罪了书生,两人产生的荒唐喜剧的故事。在笔者看来,该折戏表现的是阶级等级差异所带来的人物矛盾。
导演在保留剧目精髓的基础上,将该折戏改编为老总电话命令醉酒的保安许川,邀请公司美女白领喝酒赏月。原剧中矛盾的冲突点在于书生与皂隶,其他隐藏的含义并不明显。微电影中则把暗线更加鲜明的表现出来。原剧中老爷邀请书生赏月,则有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嫌,老爷使唤的却是粗俗不可,嗜酒如命的皂隶,书生又心心念念他的小姐姐。整个剧里没有一个完全的正面角色,书生的那种看似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地皂隶这样社会地位地下的劳动人民又有几分鄙夷,一句你是什么狗东西,便道出两人的身份差异。皂隶这样看似毫无社会地位的下等人员,实际地位依然高于普通百姓,他是老爷在普通百姓面前的化身,可以狐假虎威,以至于醉酒后居然可以在隶属于士大夫阶级的书生面前耍威风。如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群不同衣冠的小丑喜剧罢了。 微电影中:保安许川是老总的表弟,许川在在执勤时醉酒,可谓玩忽职守,但是仗着老总是自己的表哥便可以有恃无恐。老总让许川去通知公司美女白领小红与他喝酒赏月,这里与原剧不同,这里突出了企业老总潜规则女下属,以及小红嫌弃保安醉酒等一系列屌丝作态,殊不知,小红自己何尝不是被老总搓圆捏扁的女屌丝呢(大半夜还在公司独自加班),屌丝何苦为难屌丝呢?在这里导演给小红赋予了一层悲剧色彩,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醉隶》剧照:保安酒气熏天面对白领小红
整个微电影,导演将原剧的封建阶级矛盾完美的转化为现代资本与劳工的阶级矛盾。导演不愧是社会主义国家长大,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中国新青年。
导演在微电影中体现了他扎实的影视制作实力,片子使用的长镜头让人敬佩,也许导演是在向我们的川剧艺术家们致敬,川剧作为舞台剧不能像影视剧拍摄一样,出点差错就NG,删除重来。舞台剧必须一遍通过。后来得知,为了全篇高潮片段能实现一镜到底,微电影的整个主创团队从晚上八点连续拍摄到第二天早晨七点,就为了一个完美无瑕的长镜头。这考验了导演的整个片场的控制能力,也考验了他的剧目改编能力。
微电影《醉隶》为川剧创新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典范,它不再是一般的所谓创新川剧那样生硬地穿插几句网络流行语,便标榜自己开拓创新。微电影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将剧目本质精神现代化了。如果我们的川剧艺术家们,也能如此拿起手术刀,剖开川剧内核进行现代化创新,推动传统戏曲的新生。 一百多年前,四川进士赵熙为川剧《活捉王魁》重写唱词,一句“月明如水浸楼台”将川剧的文化素养提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红灯教主王国仁半路出家,官宦家庭的出身的他给当时下九流的川剧梨园带来了新的一段传奇故事。我们现在学习川剧专业的学员数百计,但是进士赵熙这样的“研究生博士”同样是川剧缺乏的跨行业人才,我庆幸,我们有这样的极具创造性的导演,让川剧与电影汇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