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武陵源“湘西之恋人文主题酒店”,乘长途大巴去凤凰古城。这是我们对多条路线经过反复比较后的选项。恰好这天是国庆节,车上坐无虚席。乘务员是一位土家族姑娘,眉清目秀,对人热情,有亲和力,不时带着微笑和幽默,讲一些土家族的故事和风俗习惯活跃气氛。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与建于清康熙年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AAAA级景区一一凤凰古城亲密接触。
我们住在景区内沱江边一家很不错的民宿客栈。近两天的时间里,城内游览,泛舟江上,漫步江岸。离开之时,这只古老而美丽的“凤凰”,清晰地留在脑海,难以忘怀。
古城的街不宽,巷更窄,纵横交错,互相连通,充满了古韵味。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月月岁岁川流不息的人行走其身,变得光滑凸凹。一座座建筑分布在街道两侧,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成线成片,古色古香。那些土家风格的吊脚楼,根根柱子亲吻江水,承载一段悠长的历史。那些明清时期的小青瓦、花格窗、木结构民居、古院,面目依旧,留住了乡愁。那些古庙、古宫,如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飞檐翘首,古朴庄严,文化积淀深厚,令人肃然起敬。那用紫红沙石砌成的城墙,饱经沧桑,依然雄伟挺拔。那高耸的万名塔和跨江古桥,令人赞美,彰显古城建筑装饰技术的高超。接二连三的商铺,历经风风雨雨,依然坚不可摧,虽满是苍桑,经店主人的修饰,贴上楹联,挂上灯笼,既焕然一新,又充满了喜气。商铺内的经营五花八门,客栈、餐饮、纪念品、少数民族服装、饰品、土特产、茶叶、糖果糕点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些手工艺人现制现买,如打糍巴、扯麻糖,更加吸引我的眼球,勾起儿时赶乡场的记忆……在这里,我看到了古城的端庄容貌、繁荣热闹,感觉到了古“凤凰”跳动的心、奔流的热血和勃勃的生机。
古城的夜是很美的。无论你徜徉何时何处,仿佛神游于星空,身边繁星点点,星光闪闪,如颗颗夜明珠,随手都可摘上一颗揣进怀里。驻足四顾,大大小小的建筑物仿佛穿上了彩衣,五光十色,金壁辉煌。江水也活跃了,流光溢彩,荡漾着,欢笑着,随灯光的变幻起舞。游客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变得更美貌、更华丽了,行走似乎更欢快,品茗似乎更有味道了。夜,是温柔的,又是富有激情的。音乐吧、舞吧无处不有。激昂的乐声,悦耳的歌声,抒发出情怀,在室内震荡,在夜空飘扬。年青的人们蹦跳在彩灯炫目的舞池,是那么的活力无限、魅力四射。诱人的“吧”,吸引着观赏的人们,喝彩阵阵。……如此美轮美奂的夜,不正是“凤凰”开屏,展现它的最美吗!
古城的母亲河一一沱江,滋养着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儿女,添彩“凤凰”,灵动“凤凰”,在我的眼里也是美丽的。它碧绿碧绿,不窄不宽,流速平缓;梯级界面的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两边的城池,如“孪生姊妹”,与“母亲”相系相依,融为一体。江上的桥梁,石墩桥、木桥、拱桥、虹桥,连接“两姊妹”,过去是百姓行走、运输的通道,如今是游客喜爱的一个个景观。那些在桥上亲水的、“冒险”的、留影的人,络绎不绝,乐此不疲。江边的青石板上,不少妇女正忙着洗衣,一会儿槌,一会儿荡,碧水起涟漪,槌声响四方,成了另一道古朴的风景。江面上的乌蓬船载着游客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江上泛舟,也令我们萌生兴趣,于是买了船票,上了船。艄公摇呀摇,我们漂呀漂,船在水中,人在画中。重重叠叠的古民居,雄伟的古城墙,矗立的古塔,庄严的古庙,壮观的古桥,青山昂首,绿树招手,游人如织……尽收眼底。凤凰古城,古城“凤凰”,真美啊!
美丽“凤凰”、文化古城,人杰地灵。这里有我们熟知的文坛大师沈从文,其作品《边城》、《湘西散记》等,被译成4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在国内外影响巨大。有鲜为人知的第一任民国总理熊希龄。这个怀揣济事救国之心的“熊凤凰”,后又从事慈善事业,创办了香山慈幼院,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成就了千千万万的孤苦儿童。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黄永玉。他没念完中学,也没有经过系统美术训练,却凭着天生才情和后天努力,成了出色的木刻家、国画家、雕塑家、作家、诗人……正是:凤凰古城出“凤凰”,“凤凰”展翅美名扬。凤凰古城由土家族、苗族、汉族等28个民族组成,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游览中,少数民族姑娘们,会邀你拍照,会为你解说,会给你提供地道的美食、土特产……她们也是美丽的一族。
凤凰古城一游,印象深刻。它是镶嵌在湘西的一颗明珠,正如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对它的称赞: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祝愿古城“凤凰”飞得更高,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