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与海{续14} 本期开学初,容碧惠便写信给妹妹,了解父亲病况,可一直没有回音,直到 11月底,再去信追问家中情况,到月底,终于等到了妹的回信,在信中,先谈到由于公共食堂开办后,不准家中煮饭冒烟,家家要坼厨挖灶,我们家中仅有两口土灶,便撤掉了一口半,土灶哪有半口呢?,公社挖灶队的社员先挖第一口小灶后,正在挖第二口大灶时,见母亲抱着大灶不放,你拿锄头把我老婆子一起挖死在这里算了,挖灶队的领班担心出人命,便停止了挖灶,撤走了。后来,母亲找来几块石头,合稀泥吧挖掉的半边灶砌好,虽然灶台不平,烧火漏烟,只要能放上铁锅就行。 我们家住在山上,大队食堂建在山下大路旁,先走两里田坎小路,再过俗称“蛮洞子”陡坡,相对高度约150米。年轻人到食堂往返需一小时,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上午9点,午餐在下午三点半,晚餐多在晚上九点,三餐均是红薯玉米稀饭,食堂炊事员掌握着勺子大权,虽是一人一勺,关系好者,勺子在饭盆里转得慢,多捞块红薯没问题,一般的人,勺子在饭盆里转得快,一碗饭连一块红薯也没有。 父亲久病,无力到食堂,全靠母亲或妹妹打饭回家,哥嫂是队上壮劳力,终日出工,无暇顾及家中。上次姐寄回家中的7元钱早已用完,大队赤脚医生也说,父亲的水肿病主要是营养太差造成。 接到妹的来信,碧惠两眼泪长流,没有钱,自本期开学以来9月、10月助学金没有用,又不好意思向其他同学借钱,,这事被校团委书记刘玉其看到了,刘老师感到碧惠同学肯定遇到了困难,便问蓉儿“你有什么困难?,我能帮你吗?”碧惠迟疑了半天,说“父亲病重家中需钱,我想寄点钱回家,还差4元”。刘老师随手从包中掏出5元人民币,“5元钱,够吗”“购了,够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