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46|评论: 6

高义奎:砸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砸鱼
高义奎
   
砸鱼,听起来很奇怪,为什么叫“砸鱼”呢?莫非真是用铁锤去砸鱼吗?还真的就是用铁锤去砸鱼儿啊!有点不可思议吧?本文就专门说说如何用铁锤砸鱼。
故事发于1955年暑假的一天。那时,我在火井小学读五年级。此次砸鱼活动,使我终身难忘。
昨晚上下了一场大雨。今天早晨,清风吹拂,雾气飘浮,草叶尖上露珠闪亮,天气凉悠悠的。吃过早饭后,红彤彤的太阳爬上东山头有一竹竿多高的天空。堂兄三哥约我去洗甲溪砸鱼——大伯是石匠,所以,他家有开石厂打石头用的大铁锤,大概有10多斤重。三哥扛着大铁锤,叫我背着装鱼的笆笼十分轻松地向洗甲溪出发了。这洗甲溪发源于火井镇北面九顶山的木梯垴,流经高店子、芭蕉庙、双庙子,急流汹涌,奔腾咆哮,冲出高山峡谷,进入山间平坝,缓缓向南流到三江口红军桥下汇入火井江,全长20多里。一路上流水清清,溪水明澈,深壑高峰,悬崖峭壁,薄雾浮云,竹树浓阴,鸟语花香,虫鸣唧唧,景色宜人,一派美丽山乡风光。在洗甲溪边,双庙子外面有个长滩,因筑堰而成,大家称之为“堰滩”。
我们哥弟二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双庙子外面河边,双庙子在龙头山下的峡谷口。顺河边有一排(六七根)老麻柳树,粗干虬枝,枝叶茂密,阴翳蔽日,遮掩着一个好几丈长的堰滩,水深齐腰。滩中河水清花绿油,明澈见底。滩边一个个大石头无序地露出半截在水面上,远看就像浮在水面的大馒头。一群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悠游。我们来到滩边,看了一会儿。只见三哥捡起一个小石头,猛向滩中扔去。只听“噗嗵”一声响,水花溅起老高。顿时,鱼儿四散,慌忙逃命,钻进附近石腔里。待水平静后,一群鱼儿早已逃遁得无影无踪。
就在此时,但见三哥很快走到滩边,高举铁锤,向露出水面的石包狠砸下去,只听“咚”的一声,铁锤跳了一下,又被三哥举起,再狠狠地向另一个石包砸下去,如此接连砸了好几个石包才停下。这时,三哥已是满面通红,气喘吁吁,坐在河边石头上歇息。稍等一会儿,只见从被砸过的石包底下,慢慢浮起一根翻着白色肚皮的鱼儿来。一会儿,东浮起一根,西起浮一根,水面上浮起了许多鱼儿,点点白色,十分抢眼——铁锤狠砸石包发出巨响,这尖锐的声音传到水底将鱼儿惊死。我急忙下河去把浮起的鱼儿一根根抓来装进笆笼里。不到十分钟时间,所有浮起的鱼儿通通被我抓进了笆笼。三哥满脸堆笑,我也很高兴。休息一会儿后,三哥和我便向洗甲溪下游走去。
来到下游一个叫李岩的地方,岩下也有一个长滩。可是,滩边露出水面的石头不多。这时,天上的太阳热辣辣的,虽是秋天,但是,这是秋天的“秋老虎”,甚至比夏天的太阳还厉害,我们已浑身是汗。在滩边休息时,我便杈在水里浇了几把冷水,凉快凉快。我趁机捡起一块石头向滩中甩去,顿时激起一股浪花。大概鱼儿已全部吓得钻进石腔了,三哥便举起铁锤对滩边几块石包砸去。过一会儿,鱼儿开始浮起来了,连续浮起好多鱼儿,我高兴地全部抓来装进笆笼了。我发现,今天砸的鱼尽是“沙勾儿鱼”,其他如白桃化、黄辣丁、红尾巴儿等鱼儿一根也没有。此时,焦辣辣的太阳实在太热,晒得石头发烫。我们便到河坎上的麻柳树下去乘凉。我随口问三哥:“今天,为什么我们尽砸的是沙勾儿鱼?连一根其他如红尾巴儿鱼也没有?”三哥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我进城在省中校(邛崃一中)读书时,黄绍祥老师上我班的《动物学》课。我想起砸鱼的事,就认真地问黄老师:“为什么只能砸起沙勾儿鱼,其他的鱼就砸不起来呢?”黄老师很风趣地回答说:“大概是因为沙勾儿鱼胆小吧!”这个答复我并不满意。直到今天,我也的确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只能砸起沙勾儿鱼?也许黄老师说的是正确的。
休息一会儿,我们继续向下游走去。我边走边向三哥请求,让我也亲手砸一下鱼儿好吗?三哥大大方方地答应说:“可以。”距李岩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叫岩眼山。因其地岩层中夹杂着两三分厚的层层岩眼,故本大人称此地为岩眼山——“岩眼”是当地老百姓磨豆腐用的凝固剂,俗称“岩眼”。我们来到岩眼山下的一个大滩边。三哥说,就在这里砸吧!于是,我们便停下来。三哥捡块石头甩到滩中,激起一片浪花。我便拿起铁锤,来到一块石包旁边,高举铁锤,口中“唉”的一声,对准石包,狠狠使劲砸下去。万万没想到,因为用力太猛,铁锤反弹起来很高,震得我站立不稳,连人带铁锤一起摔了个人仰马翻,一屁股坐倒在水里。我十分惊慌地一骨碌爬起来,一身是水,简直成了落汤鸡。直把个三哥笑得来前俯后仰,不亦乐乎。他大笑说:“还要砸不?”弄得我非常尴尬,简直哭笑不得。幸好这是热天,衣服打湿倒觉得凉快,要是冬天那就惨了。随后,三哥笑着过来帮我将衣服上的水捏一捏,拧一拧。他上前举起铁锤砸了几个石包,也抓了不少鱼儿。就这样,我们再走到下游的筲箕沱、消须沟等处,一连砸了几个水滩的石包,又抓了许多鱼儿。
我们今天冒着烈日炙烤,不辞辛劳,半天就抓了半笆笼鱼(大概有三四斤),真可谓战果辉煌。就这样。我们胜利地结束了此次有趣的砸鱼活动,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3-20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的时候也砸过鱼,在西河坝,不过没有铁锤,而是就地取材,抱起河里的石头去砸其它的石头。

发表于 2020-3-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的时候也是抱起河里的石头去砸。

发表于 2020-3-2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砸石捕鱼的原理

       高老的这篇文章充满童真、童趣,又把老年读者们带回童年捕鱼生活的美好时光。
      要弄清“砸石捕鱼的原理”,首先不妨先了解一下相关科学原理:

      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声波,传递声波的介质主要有三种,即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传播)
空气(15) 340m/s
空气(25) 346m/s
软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馏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近似于文中河水)
() 3750m/s
大理石 3810m/s(近似于文中被铁锤砸中的石块)
() 5000m/s
() 5200m/s
      声音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排列是: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文中的声波主要在石块和河水中快速传播,并且烈度衰减很小,有利于杀死鱼儿。
     
   小时候游泳时我就发现:潜入水中听到的敲击石块声音很大,而在水面上用同样的方式敲击石块,声音听起来明显小很多。当时不知道原因,长大后,学习《物理》后才明白:液体传递声波的速度和烈度都比空气快而且大。
   地震时,如果震源深度越小,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破坏就越大,也是这个道理。
   有时,听到空中部队打靶声音时,我们总会听到窗户被振动发出哗啦啦的声音,这是声波在传播中对窗户的冲击发出的声音。如果声音过大,窗户就会被震落下来。

     在高老的描述中,我认为文章中投石的目的是将鱼惊吓到石缝中躲藏起来,这样石头离鱼儿最近,有利于惊死鱼儿(生活中,离爆炸点近,受到的振动就大),敲击石头的声波通过石头、河水(这两种介质都是传递声波很快、烈度很大的介质)很快传递给鱼儿,导致心脏狂跳,血管爆裂,甚至死亡,从而达到捕鱼的目的。
      为什么只是杀死沙勾鱼呢?
      每种动物都有固定频率,当物质振动的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时,会引起强烈的共振。可能敲击石头的声音与沙勾鱼的频率接近,当敲击石头的声音传来,就会引起沙勾鱼器官的强烈共振,导致心脏狂跳,血管爆裂,甚至死亡,而外表看不出任何伤痕。而其他的鱼儿固有频率与铁锤敲击石头的频率不同,没有引起共振,因此,对其他鱼儿的杀伤力不大。

    当然,声音特别强烈时,很多生物都会被杀死,那就不存在固有频率大小的问题了。
  
                一孔之见,不喜勿纳。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安逸啊!古老师一席话,使我顿开茅塞,受益匪浅,谢谢!

发表于 2020-3-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过誉了,班门弄斧而已,鄙人只是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罢了。

发表于 2020-3-24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手一抖 金币到手??信三哥,得真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