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3126|评论: 22

提一个关于防控泸山火灾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昌每年雨季雨水充沛,每当雨季来临,邛海水位爆涨,大量的雨水都会顺着海河流走,城区雨水也会淤积成灾。而每年的旱季又往往几个月滴水不降,天气干燥,据统计泸山近十年已经发生了四次比较大的火灾,特别是今年3月30号这次,无情的大火夺走了19条英雄的生命。今天路过海河边看着远处被烧的黝黑的泸山,心情格外沉重。但是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在这里借麻辣社区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如果有可能被采纳,也算是为了家乡贡献了一点绵薄之力,如果不被采纳,就当是天方夜谭,权当一笑。    具体意见有两种:
     一:在泸山山脉找一处(或者多个)地势较好,可以辐射整个山脉的山峰,在山顶修建一个或者多个大型蓄水池,蓄水池要加盖防止水分蒸发。每一年雨季来临的时候蓄积多余的雨水,如果雨水不够还可以修一条提灌管线,用水泵把邛海富余的水抽上山,蓄积在水池里面。并且利用山体的走势顺山脉修建一些输水管道。这样如果再次发生火灾,就可以利用蓄水池里面的雨水迅速扑灭山火。


、二:在泸山山脉寻找一些适合修建水库的山谷,学习修建电站大坝的技术修建大坝蓄积雨水和邛海富富余的水,形成一些人工湖泊。湖泊的功能不止是扑灭山火用,还可以丰富泸山以及整个西昌城区湿地的景观,真正让泸山变的有山有水。
   三: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也希望各位家乡人有其它更好的建议可以发表出来,为了西昌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8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4-12 08: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我觉得大家都可以提建议,说不定会被采纳。山火确实难防治,澳大利亚去年的山火还历历在目,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努力就是无用的,我们还是可以尽力采取措施,防止出现更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发表于 2020-4-12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水池代价高,最实用的就是安装110毫米消防镀锌钢管,山上安装消防喷淋系统,有火发生时自动就喷水了。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4-12 16: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4-12 17: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行“河长制”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来实行“山长制”。如果河污染了,撤销河长的行政职务并判刑,如果山燃了,撤销山长的行政职务并判刑。

发表于 2020-4-1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四川省配置水上飞机,建设可以起降水上飞机的湖泊水库,作为周边林区消防用水水源地。利用飞机进行消防。

发表于 2020-4-1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泸山的东大堰可有水哟,水上飞机可在邛海取水。木里森林防火,水上飞机可在雅砻江水库取水。

发表于 2020-4-12 19:4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昌火灾隐患不是建几个池子的事,得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各种引发火灾的可能因素,对症下药,才能够治本。
        一、山脚农民居住和耕种过程中用火不当引发火灾。
        对策:绝对迁出农户,绝对退耕还林,杜绝山脚居住和种植。
        二、附近居民祭祖望坟用火引发火灾。
        对策:迁出所有山中坟墓,妥善安置。
        三、游客带火进山引发火灾。
        对策:这个难度最大,常年在所有进山风景点路口和其他所有进山路口设置安全检查站,绝对禁止带火进山,带火不主动交出,一经 查出,直接拘留,态度恶劣情节严重的可判刑,并广泛宣传违法安检,做到路人皆知,增强震慑威力。
        四、山脚易燃易爆企业失火或被火灾引发火灾及爆炸险情。
        对策:迁移山边山脚所有易燃易爆的企业,如马鞍山加油站及上方炼油厂,西昌燃气公司(马道场口),迎宾路、四袁路,缸瑶加油站等等。
        五、山脚居民失火或被火灾威胁。
         对策:在泸山脚下及周边所有不可能搬迁的集镇、学校寺庙,居民区等房屋靠山一侧建立足够宽的永久性隔离带,配合隔离公路,草坪,既阻断火源又形成新的风景和环山公路,一举多得。
        六、山中无隔离带,一旦失火全部遭殃。
        对策:在山中关键地带建立足够宽隔离带,最好达到既阻断火灾大规模扩散又促进旅游情趣的双重目的。
        七、行政区划防控不力。据我所知,西昌市对泸山周边乡镇、村、组在防火方面政策要求和奖罚,但力度可能不够(我不太清楚,只知道经久乡换书记了)。
        对策:加大奖罚力度,将火灾防控与乡镇干部的提拔任免挂钩。防控不力引发火灾,乡镇主要领导可入刑,至于防控得力的乡镇主要领导,我们的政府有的是激励措施。
(西昌市民:御龙)

发表于 2020-4-12 20:1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上不比城郊   山高路险   通行困难  效率太低了     错过最佳时机  火灾已成规模  漫天火海一片   水和人力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    防范于未然才是根本    山顶架设红外  温度 感应探头   24小时监控   及时消灭火源   最好立刻用直升机消防导弹   在火灾没成规模前  消灭隐患  !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4-13 08:0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泸山修建蓄水池来防火是杯水车薪,最重要的是迁移墓葬,提倡文明祭祀,坚决杜绝野外用火。

发表于 2020-4-13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党中央和四川委应组织水利丶林业丶植被丶消防等专家,实地共同研究长期防止火灾发生的有效措施!

sjx

发表于 2020-4-1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帽 发表于 2020-4-12 17:56
实行“河长制”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来实行“山长制”。如果河污染了,撤销河长的行政职务并判刑,如果山燃了 ...

选你当山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4-14 07: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百家争鸣胜过一家之言,总会有一天西昌会变的更美好!

发表于 2020-4-1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在应急局消防队内可以设置一个灭火炮连(西昌一个连、木里方向一个连,相互联动),有半军事化人员备勤是关键。从有关报道和资料上看,国内目前有灭火炮研究并投入实战,在火灾发生初期利用火炮的远程投送灭火弹功能,扑灭山火,为人员到达清理火场争取灭火时间。用火炮发射灭火弹在山区和沟壑、水网地应该不失为一条思路,希望有关部门能看到并论证。

发表于 2020-4-1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年,一年要到西昌三四次,都在邛海的小渔村吃饭。人间仙境,美丽的地方

发表于 2021-1-3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184610yr63uqgzg3frf91g.jpg 蜗牛灯价格是80元
蜗牛灯2.jpg
安在头盔上也是很漂亮的哦

发表于 2021-2-1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原子弹灭火,直接一步到位

 楼主| 发表于 2021-2-24 06:4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欣闻政府在泸山干海子处即将修建人工湖用于蓄水防止山火,和鄙人所提意见相合。闻之甚喜。

发表于 2021-3-5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灾不会按人的意志发展,大的火灾,会危害野生动植物安全;失去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没有植被覆盖,下雨后容易发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引起空气污染,加剧温室效应,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最终引发更大灾难,从这些方面来讲,火一定是要救的。作者:2号哨 来源:知乎]
     其实最佳修建防火设施的时机是在2014年319的那场泸山大火之后,当时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火势规模并不比2020年的330火灾小,如果引起足够重视和资金投入的话,基本上是完全可以杜绝6年之后发生的330火灾.
       然而,即使在发生了2014年大火之后,泸山后山也并未修建森林隔离带等防火设施,也未修建任何现代化的火灾监控预警系统(其实当时整个凉山地区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都是如此,基本还停留在人工了望发现,打火队步行扛装备小路上山的阶段)。
       到了2019年330木里闪电引发森林火灾,因为地处原始森林底层长年无人收集松毛,导致林下地面腐化物增多,引发爆燃导致近30名专业消防人员死亡。
       此后,西昌加强了对林区,特别是泸山后山林区的封闭管理,但依然未加强火灾监控发现和火灾控制的硬件设施(地方财政本身就很拮据,更不愿意投入到这些看不见什么产出的方面)。
米26.jpeg
       图:正在邛海打水的米26
       330泸山森林火灾出动了大概是米26重型直升机吧,下面拉个大水桶,一次能提几吨水。看似灭火很厉害,其实不然。从国内多次经验来看,直升机提水灭火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运输速度比起固定翼水上飞机慢得多。水倒高了吧,容易变成水雾,灭火效果大打折扣;降低高度贴近地面倒水吧,稍不注意直升机的气流足以把地面的火势吹大,甚至引起爆燃造成地面灭火人员伤亡。与其这样,还不如用直升机在山区停机坪运送人员,或用吊仓在山地为地面打火队员运送灭火装备,如果灭火队员具备速降能力,可以直接在灭火点附近直接进行索降以实现快速反应。
航空索降.jpeg
      图:航空索降训练
       森林大火的预防和扑救的关键在于打早打小,小火不成灾,真要已经等蔓延成大火时,那就只能依靠路网阻断火势传播了,此时再贸然进入林区深处直接打火容易造成人员装备损失。
[有次到了火场,观察完火情,教导员说这火不能直接扑,火焰太高,地形又复杂,风这么大,很容易出问题,应该避其锋芒在背面山下缓坡开设隔离带。可能是因为山上有几处重要设施,地方某位领导很生气,教导员平时看起来很和蔼,在这件事情上却很“硬核”,表示绝不拿战士生命开玩笑,坚决不硬打,这种属于有危险提前解除了。
武警森林部队虽然转制,也不是地方政府随便一个领导就可以指挥的。是独立的指挥体系,不存在外行指挥内行的问题。作者:2号哨  来源:知乎]

       因此,在火灾发生前和发生初期的监控预警是非常重要的,以前的方法是在山脉群落的最高峰处修建了望塔,人工值班用大倍率哨所镜观察,一旦发现有烟火立刻通知区域护林员或林场人员前往查看,如果已经确认是小型火灾,则可能调派打火队员,机动到最接近起火点的附近公路,然后人工肩抗手提重型灭火器材沿山路步行到火点灭火.
吃早饭的喜德队员.jpg
         图:正吃早饭的喜德打火队员
       但修建了望塔投资巨大,不可能修得太多,数量决定了其监控范围有限并有很多死角,况且还要涉及值班人员的生活交通等问题。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安置太阳能和风力混合发电的监控塔台,在日照率高和风大的地区完全不需要考虑电力线路问题,太阳能板和风力发出来的电可以储存在锂电池里,供监控摄像头和无线数传的日常使用,锂电池免维护几年一更换,每个监控价格在几千至1万多(普通监控无热成像版本)
风电监控塔2.jpg 风电监控塔3.jpg 风电监控塔.jpg
       图:太阳能监控塔
       每隔几公里的山头上安装一个这种监控塔台,可以监控到周围2公里内的火情,泸山片区的移动信号都比较好,不需要再架设中继塔.
       当然,建监控塔台本身要占地,而且摄像头高度有限,如果能够安装在已有的山顶或山脊线上的铁塔上就最好了,这个需要电力输送企业的配合,毕竟林区防灭火也有这些企业的责任。
经久山顶的铁塔监控.jpg
       图:目前引发330火灾的经久铁塔上已经安装了监控器。
如果不差钱的话,在有人值守的观测塔上可以安装热成像,外加无线电自动报警。
热成像.jpg
      图:热成像监测系统
       对于深山的小路路口或岔口或进山通道,可以安装这种自动感应喊话器,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无人值守,对于已经设了卡点的地方,建议可以采取游客刷身份证进入,但身份证核查只是一个火灾事后追查嫌疑人员的手段,对火灾预防并没有什么帮助。
远程喊话器.jpg 自动感应广播.jpg 自动感应广播2.jpg
          图:远程喊话器和自动感应广播
       巡山和指挥可以用固定翼垂直起降油动无人机,不需要太大的起降场,能在空中飞行4个小时以上,每小时速度150公里以上,价格大概10-20万有点贵当辆汽车了,配置2-3架,红色预警天气每天中午一巡,半小时差并不多就把一大片山绕完了,有火情可以第一时间飞到火点附近指挥灭火,最好加装夜视系统便于夜间指挥。
         大型无人机.jpg
               图:油动垂直起降无人机
普通的电动无人机,电动的一般一个电池只能飞20分钟左右,持续力和侦察范围都很有限,谈不上持续指挥,只能满足白天临时性侦察的需要。

     再谈一下如何避免人员伤亡,2014年的319虽然也是一场大火,却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也没太大的舆论压力。到了2019年的木里330火灾,打火队伤亡惨重,压力骤然加大,各县开始组织森林消防队(民兵),并实行消防跨区域联动,2020年330高压电塔漏电中午两点引发火灾,下午蔓延至整个泸山,宁南森林打火队晚上被派往经久乡505,从蔡家沟水库出发,沿小路前往尖山顶,只行进到水库东北1公里处就被大火包围牺牲19人。此事再次震动中央,影响全国,造成的舆论影响远大于2014年319森林大火。

下面是中国新闻网上的事发经过。
----------------------------------------------------------------------------------------------------------
算上队长何贵银,宁南县扑火队一共有81人,分成8个班。平常,两个班为一组,值班半月。西昌出现森林火灾时,恰好是1班、5班轮值。何贵银在群里布置任务时,班长们都有回复“收到”,只有6班班长刘树维没有动静。
蔡家水库卫星图1.jpg
30日23时2分,凉山州宁南县专业扑火队到达西昌蔡家沟水库大坝后,泸山国有林场负责蔡家沟水库片区的点长罗昌雄告诉何贵银(宁南县专业扑火队队长):领导安排你们的任务是守住泸山(正面),请上山与大营打火队会合。
通过清点人数、整理队伍、提出工作要求后,宁南县专业扑火队在当地向导冯才勇的引领下,于23时17分从水库大坝东侧沿山梁小路徒步进入林区上山。31日凌晨零时许,蔡家沟水库附近风向发生变化,由西南风转为东北风,风力达到4-6级,火线迅速烧下山脊,产生3团“飞火”,分别落在蔡家沟水库的北面和东南面,引发新的火点。
宁南县专业扑火队行进途中,风向改变,风力增大,大火从山背后猛然翻过山顶扑来,相距仅100米至200米。何贵银立即指挥队员回撤,丢弃较重的扑火装备。队员们原路回撤到约一半路程时,发现山下来路已起火并向上燃烧,堵住了回撤道路。
何贵银立即指挥队员就地点火,拟烧出一片过火区避险。但因此处树林郁闭度小,枯草深密且下面倒伏的朽木较多,连续2次点火都未能烧出有效避险区。此时,队伍已基本被火包围,何贵银带领队员跟随冯才勇向火势较弱的西北侧小山沟(正值旱季,沟内无水)俯冲,因火势发展迅猛后方10名队员遇难。其余11名队员(包括何贵银)跟随冯才勇,冲下小山沟,意图就近冲出树林、到达蔡家沟水库边的花椒地,但因火大烟浓,冲在最前面的冯才勇在距树林边缘40余米处遇难,紧随其后的8名队员在冲进小山沟后遇难。
调查报告称,据推算,遇险时间为3月31日零时04分至零时20分之间,遇难时间为3月31日零时49分至1时之间。本次森林火灾共造成19人牺牲(18名扑火队员、1名向导)、3人受伤。
蔡家水库卫星图3.jpg
            图:事发地点
喜德县扑火队和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几乎是前后脚赶到支援的,他们被安排的负责区域相邻,都由农垦场“505”附近上山,唯一幸运的是,喜德县扑火队3月31日凌晨并未上山,避免了当晚风向突变的危险。
翁古回忆,3月30日晚11时他们接到命令支援85公里外的西昌,赶到时已是次日凌晨1时,宁南的队员已经上山,他们则被要求原地待命。31日6时全队出发,下午遭遇大风山火复燃,紧张扑救到傍晚。
“夜里,我们下山了才得知道战友牺牲了,不少队员一下子哭了。”队长阿森看来,所有凉山的扑火队员都面临这种危险。火场瞬息万变,一股妖风,随时可将扑火队员掷入险地。
而山里林密谷深,若信号不好,队员沟通只能靠对讲机。喜德县扑火队十人为一班,一班却仅有一个对讲机。
记者跟随扑火队员行程中,随着扑火队员深入火场,越是深入,队伍的距离越被拉宽。起初50人还在一个山头,一上午功夫,逐渐变为3人小队处理一个火点,队员们三三两两分布山间。
因对讲机不足,小队间很难即时沟通。队员们倒有些不以为意,“离得不远,吼一嗓子就能听到。”
有媒体报道,宁南刚刚组建3个月的专业扑火队缺乏训练。喜德县新加入3个月的队员表示,其实自己也未经历专业培训,扑火队常常通过老带新的方式来弥补训练不足的尴尬。
地方专业扑火队的灭火工具也并不专业高级。此次救援,喜德县扑火队只带了3台鼓风灭火机,但队员们用得多的还是“2号工具”,仅由木根和皮条组成的打火棍。对于有队员使用鼓风机也不够熟练,面对熊熊逼近的烈火,常常遇到未能拉响发动机的窘境。因为没有携带高压细水雾灭火机,需要局部打湿降温时,专业扑火队员只好找民兵用“农药喷雾器”帮忙。
灭火装备.jpeg
    图:喜德打火队基本装备(无面罩)
“一根打火棍能保护好我们吗?”一位队员感慨,或许更专业的设备将大大提高扑火效率和安全,但在实际扑火工作中,却常常也遇到设备实用性不强的尴尬,“两台车人都装满了,没地方带装备。”
     有队员觉得,甚至从服装上,都能看到喜德县“专业扑火队”是消防“杂牌军”的真实处境。他们穿着印有“森林消防”的橙色制服,但帽子则是民兵迷彩帽和消防安全帽参差,后者还分出有无防火披肩的区别。队员们脚上穿的,则是胶鞋、皮鞋、步鞋、运动鞋……不一而足。
装备之外,最让队员们疑惑的还是其模糊的身份定位,“好像是官方的救援队伍,但又好像也不是。”而在结束上半年灭火期后,队员们则将转回其本职,农民、工人或前往外地的打工者。

柳树桩当地居民曾安(化名)告诉记者,当晚,他所在的志愿打火队组织了20多人,每人带了几瓶矿泉水上山打火,“我们跟在宁南队的后面,在山脚分开了,分别去往不同的方向。但没过几分钟,我们就迷路了。”
柳树桩现场民兵告诉记者,19人的遗体是从泸山背侧(南面)靠近蔡家沟水库的山坡上一排斜坡树林中发现的。
  当晚,柳树桩居民吉克参加的是另一个志愿打火队,一共有10多个人。他走到水库边时,看到宁南打火队已经走到半山腰。“我们大概走了一个小时,一开始火还在很远处,风突然变得特别大,大到说话都听不见,只能喊话,风向和火势相对,接着把我们包围在中间,浓烟滚滚,大火猛烈扩散。”吉克说。
  吉克回忆道,接到要求撤离的电话时,他们已经快赶到山顶,宁南队在前方的山沟处,因为队里只有他一个人带了手电筒,他朝宁南队的方向闪了三四下,“当时想打手电筒传递撤离信号,但没收到回应。”
----------------------------------------------------------------------------------------------
蔡家水库.jpg 蔡家水库卫星图2.jpg
          图:水库
       先来看一下事发地形,蔡家沟水库比普通的鱼塘要大得多,汽车也可以直接到达,本身是比较安全的,西北方向有村庄,说明这一带并非人迹罕至,沿水库以北有小路上山。宁南打火队在到达水库后找到了村庄里的向导,然后沿水库边的小路向东北的尖山顶进发,意图与大营打火队会合,貌似已经有当地自愿打火队已经到达山顶了。
山沟地形.jpg 山沟地形3.jpg
                                                     图:山沟地形
      从水库出发后沿小路走十来分钟,就出现了山沟地形,两边山势陡峭,中间一根小路在沟旁,这种U字地形是森林消防的大忌,因为无论山火从哪一边袭来,大火都会驱使队员们攀登另一边的山,如果山火速度超过了爬山速度,就容易造成危险。 远上山路线有水库.jpg
图:远眺水库旁的小路
远上山路线.jpg
        图:上山路线
      如果两边都有山火,那么队员们只能选择撤退,但如果后路被山火切断,那就很难脱险了。如果是在白天,或者队长熟悉该地地形条件下,或许不会做出走这条路的决策。
左侧小山坡.jpg 右侧小山坡.jpg
       图:左侧小山坡及右侧小山坡背面
     而且此处还并非简单的U形山谷,而是M形小山丘,两边的小山丘刚好挡住了视线,无法及时发现两侧山丘后的火情,等火燃到山丘顶端时已来来不及反应了。同时山火也很容易在大风下越过山沟直接点燃另一个山丘形成包围之势。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无人机在现场上空进行滞控侦察指挥的话,是很容易发现险情并及时撤退的。下面介绍一下几个求生装备。
1.求生灯
求生灯装在头盔顶上,有两种爆闪模式,普通爆闪模式会闪到近处观察者的眼睛,干扰其他队员的行动,而IR模式肉眼不会看到爆闪,但几公里内的微光夜视仪都可以很轻松的观察到求生灯的暴闪,如果在空中侦察指挥的无人机上装有夜视设备,则很容易确认地面打火队的暴闪位置,从而可以为其提供预警,防止其陷入危险地带,这个在夜间扑火时一个班至少应当配备一个。
蜗牛灯.jpg
      另外作为大队纵列前进,无论是救火还是战斗,在火情(敌情)不明的情况下,都应当奉行少量尖兵先行侦察的原则,同时尖兵应与大队拉开距离并用对讲机保持联系随时报告前方情况,一旦尖兵发现危险,则大队既可做出反应。
      当被火包围时,就地挖出或烧出过火区避险是正确的,但此处连续两个山丘起伏地形,山上全是碗口粗的易燃松树,很难找到平坦且植被不茂盛的地形来建立过火区,在后方人员伤亡过半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抛弃灭火器材向水库方向撤退,最终大部分都死于大火。
2.服装和面具
      一般来说,打火队员的服装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绵质服装,这种服装轻便耐磨,但是不防火;另一种是含有隔层的重型连体防火服,能隔热防火。考虑到宁南打火队负重登山行进,所以他们应当穿的是不防火的普通作训服,穿这种服装很难穿过已着火的林地,因此灭火队员应当携带玻璃纤维的应急灭火毯(或灭火斗篷)和自救过滤式呼吸器以防止烟熏,这两样东西都不算重,可以随身携带防身。另外,打火队员的头盔一定要有透明面罩,否则无法接近大火。
呼吸器.jpg
防火斗篷.jpg
    图:防火斗篷和呼吸器
3.战术手电或运动头灯
运动头灯.jpg
战术电筒.jpg
      这个只有夜间扑火或执勤才需要,夜间行山路必备工具,从喜德县打火队的情况来看,一个班8-9人只有1把电筒.......
4.交通工具
       当然,负重要根据打火队员的年龄和体能来确定,如果是象原州打火队那种经过专业训练和长期体能训练的,不到20岁的小伙子也许还能携带重型装备登山,但是象宁南打火队那种民兵性质,年龄普遍偏大的中年人组成的打火队,负重登山就比较困难了,也无法在出现危险时进行机动,因此从节省体能角度出发,打火队员应当只携带少量自救装备到达火场,重型灭火装备和补给应当采取越野车拉到火场附近或直升机投放拖拽仓的方式运送到火场,这对林区隔离带或林场通道的修建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山顶道路.jpg 山顶蓄水池.jpg
     图:山顶道路和蓄水池
    说到森林消防通道,或者说叫隔离带,可以对比一下330火灾之前和之后的卫星图片,火灾之后沿山脊线修了很多土路,越野车可以通行,大大提高了打火队的机动运载能力,但同时雨季到来后道路塌方容易引起堵塞。可以在进山路口处引进一些越野力强(250-350cc)的山地摩托,这种摩托虽然办不了牌照上不了公路,但是可以在森林土路里行驶,越野能力不输越野车,平时可以两人乘坐一辆巡山,打火时乘坐一人还可以携带一个吹风机之类的,实为快反利器,平时没火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对游客开放来补贴油费。
火灾前图.jpg        火灾后卫星图.jpg
                                      图:330火灾前后道路及植被分布卫星图

越野摩托.jpg
   图:越野山地摩托
     最后再谈谈森林防火态势,从卫星地图上看,整个泸山片区的中间地带已经完全被烧光了,这一带连个树桩都没有只剩下。
荒凉的后山.jpg 仅有的一颗树.jpg
    图:荒凉的后山和幸存之树


然后就只剩下白华深沟以北,泸山8店以下,经久大营等地还剩下一些成片松林,其余地点的树木基本上就是烧不死的油桉。
由于这些地方中间只有大片的枯草相连接,一旦着火容易扑灭,再加上驻扎在百花深沟的打火队能够迅速沿土路机动,所以应该说近五年至少泸山片区的防火形势是近10年来最好的,而且5年内树苗也长不成林。
       最后要说的是,其实上面的内容都没什么作用,因为7年后,泸山上的草可能都没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