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79|评论: 3

四川蒲氏家族一支父系单倍群类型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族介绍

集中于四川的蒲姓家族

家族起源

家族来源: 蒲氏自古为蜀中著姓。三国时有蜀国西曹掾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 北宋太宗太平五年(公元980年),四川广元青树坝举人蒲颖士出任阆州新井县教谕,举家落业于大成村(今南部县宏观乡老观场),因私人藏书楼名“清风阁”而被后人称为蒲氏清风阁系始祖。清风阁藏书楼由其曾孙蒲宗孟、蒲宗闵兄弟俩多次修缮扩充,成为影响一时的私人藏书馆。宋神宗元丰年间,尚书左丞蒲宗孟次子蒲素安,遵父嘱在今南部县宏观乡老观场建宗祠分十三房立谱。把蒲宗孟、蒲宗闵兄弟俩敬为清风阁系一世祖,其后裔枝繁叶茂,播散各地。

家族名人

蒲宗孟(宋代)

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调夔州观察推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州、扬州、杭州、郸州等。支持王安石新法和苏轼、司马光、周敦颐同时代人,其胞妹嫁周敦颐。

蒲远犹(宋代)

蒲远犹,宋代四川西部人,其诗词书法皆精,在宋代被誉为川西大儒,有子蒲元礼、妹蒲幼芝(宋史中作蒲芝),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蒲国宝(宋代)

蒲国宝,璧山县人。南宋绍兴八年恩科状元,宋亡后不再做官,对经史很有研究。

溯源研究

研究对象

O-Y6550下游蒲氏家族

疑似Y单倍群

O-Y6550

研究进程

研究线索

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发现,在四川存在一个蒲姓家族。四川的蒲姓男性用户中 O-Y6550 占比是 13.79% 是四川正常水平 0.38% 的 36.3 倍。且经过统计学检验,此家族非常显著。据此,我们推测 O-Y6550 下游可能存在一个人数众多的蒲姓家族,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分布在四川地区。

研究目标

1. 四川蒲氏家族一支的建族时间是什么时候?
2. 四川蒲氏家族一支是从哪儿迁徙过来的?
3. 四川蒲氏家族一支下游还分出了几个家族?

研究方案

此研究需要至少 6 位四川非近亲关系蒲姓用户进行深度检测,同时需要此单倍群下非蒲姓家族成员至少 3 位共同参与研究。

研究进度

3/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5-16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3902kz6635vtxjvn041w.jpg

看看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9-22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就有点多了哦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陕蒲氏家族

ic_32_star_full@3x.13e4719.png
家族的遗传标记为 O-MF91741 ,
它的形成时间为 2330 年前

测基因查看与此家族的关系

家族介绍
集中于四川的蒲姓家族

该家族疑似的历史名人
蒲宗孟

蒲远犹

蒲国宝

家族起源
家族来源: 蒲氏自古为蜀中著姓。三国时有蜀国西曹掾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 北宋太宗太平五年(公元980年),四川广元青树坝举人蒲颖士出任阆州新井县教谕,举家落业于大成村(今南部县宏观乡老观场),因私人藏书楼名“清风阁”而被后人称为蒲氏清风阁系始祖。清风阁藏书楼由其曾孙蒲宗孟、蒲宗闵兄弟俩多次修缮扩充,成为影响一时的私人藏书馆。宋神宗元丰年间,尚书左丞蒲宗孟次子蒲素安,遵父嘱在今南部县宏观乡老观场建宗祠分十三房立谱。把蒲宗孟、蒲宗闵兄弟俩敬为清风阁系一世祖,其后裔枝繁叶茂,播散各地。
溯源研究
研究对象

O-Y6550下游蒲氏家族

疑似Y单倍群

O-MF91741
研究机构

23魔方

研究进程
研究线索
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显示,在蒲姓群体内,父系属于O-Y6550类型的用户占到5.15%,是该类型全国比例(0.082%)的62倍。



在父系属于O-Y6550类型的汉族群体中,蒲姓用户占到了该类型人口的3.79%,是蒲姓全国比例(0.049%)的77倍。而且父系属于O-Y6550类型蒲姓籍贯高度集中在四川和陕西,据此我们推测在O-Y6550下可能存在一支以蒲姓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研究方案及结果
我们筛选了隶属于O-Y6550类型下的四川广元、南充和陕西咸阳的3支蒲氏家族以及数十例分布其他地区的非蒲氏家族共同细化研究。



1596079735305044501.jpg



结果发现,所选的3支蒲氏家族以及1位的来自四川南充的非蒲氏家族全部归属于O-MF193267分支,4个家族分成了2支并共祖于秦汉之际(2300年前)。陕西咸阳的蒲氏家族独成一支,另一分支O-MF193265则紧随其后,在两汉之交又分化出四川的3个家族,说明了该类型在当时应该有过一定的人口增殖。



初步估计,该类型约占到中国男性总人口的万分之二点七。主体分布于西部的川渝陕青云等地,其中在四川,该类型约占到当地人口的0.3%,并且人口主要集中于北部的南充、广元、巴中等。



综上可知,O-MF193267可以对应到形成于秦汉之际(2300年前),人口约占到中国男性总人口的万分之二点七,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川渝陕青云等地一支以蒲姓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附注:



蒲姓为人口排名第177位的中国常见姓氏,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的川渝。四川为蒲姓人口第一大省,占据了蒲姓总人口近乎一半的比例。本家族形成时间远迈秦汉,而且主要集中于四川清初大移民以前蜀地土著剩余人口较多的南充、广元、巴中等地。而且该家族分支上游的3300年前到2450年前的兄弟分支,人口也主要集中于四川广元、甘孜以及晋陕地区,可以确定本研究中的蒲氏家族为四川地区秦汉以降的土著家族。查史籍中又关蒲姓的记述,较早见到的有三国时期蜀国的工匠蒲元,曾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姜维为其作传。两宋时期,四川蒲氏在科举方面较为突出,有蒲宗孟、蒲远犹、蒲元礼、蒲国宝等人。



由于该家族历史久远,研究所用样本也较少,关于该家族更为详细的内部支系分化脉络以及更精确的共祖时间,则需要属于该家族的更多用户参与父系深度测试,并提供谱系资料以资研究。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