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们,我终于回到了家。”5月26日下午16:30分,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护士长熊洪回到医院,看到医院的同事、家人的那一刻,她的眼眶泛红,倍感亲切。4月15日,熊洪从泸州出发援非,时隔41天后载誉回到家乡。为表达对抗疫英雄熊洪的感激和肯定,医院为熊洪颁发了纪念奖杯,奖杯上镌刻着熊洪的名字,头像和格言。 援非一个月: 40度高温下穿戴防护服 借助药力才能入眠 2020年4月18日,埃塞俄比亚当地时间22时许。夜幕下,传来附近寺庙念诵经文的声音,久久不歇。这是熊洪在埃塞俄比亚的第三个夜晚。 抵非后的前两天,因为时差,熊洪一直无法按时入睡。这天晚上,她开始吃安眠药。 “最初我坚持不吃药,结果时差倒不过来。但不管怎样,都要保证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去工作。”熊洪说,“我们走出国门,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而且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出任何差错。” 初到非洲,困难重重。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近3000米,专家们首先面对的是高原反应,“每个人的反应有轻有重,有的好像要轻一些。”熊洪说:“我稍微有些头晕、胸闷,不敢剧烈运动。我平常喜欢锻炼,但在埃塞俄比亚不敢怎么运动,原地跑一下都不敢,因为走路稍微快一点,就觉得喘气有些困难。” 而在吉布提,则要面临40度以上的高温,“高温下,穿戴防护服很难受。”熊洪回忆:“大多数地方没有空调,只有少数地方有壁挂式空调。进病房后,我们的衣服全部打湿。” 不仅如此,在吉布提,恰逢当地的斋月,居民们白天不饮食,专家们也入乡随俗。“从4月24号到5月24号,是当地为期30天的斋月。他们从日出到日落,也就是从早上5点过到晚上6、7点,都不吃不喝。”熊洪表示:“他们很尊重我们,给我们提供水,但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从来不会当着他们的面喝水。” 期间,专家们调整了生活节奏,“中午不休息,一般从早上8点过一直持续工作到下午3点左右再吃午饭。吃饭也会避开他们,要么回到驻地再吃,要么不吃午饭,只吃晚饭。” 晚上回到驻地后,专家组则要召开例会,进行工作总结及安排。 授勋规模史上首次 在非洲,缺口罩、缺流动水、缺防护服,熊洪介绍说,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专家组同世卫组织驻非机构、非洲疾控中心、当地医疗机构及卫生官员分享抗疫经验,交流防控心得;实地走访了当地定点收治医院、隔离中心、检测中心等,同当地医护人员深入交流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诊疗和护理建议,并通过远程方式为非洲国家疾控技术人员和中国援非医疗队开展培训、咨询和指导,还带去了中国政府捐赠的医疗救治物资。 而熊洪主要负责和当地护理人员交流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专业经验;负责医护人员的防护,包括示范、协调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的穿戴、及讲授防护知识等。熊洪说,“我们对当地中资机构、华人华侨、医务人员等的科普讲座,打消了他们的恐慌心理。” 此次援非,熊洪还带去了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团队编写的多语言疫情防控口袋书。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七步洗手法”“口罩佩戴方法”等防疫知识,颇受当地医务人员欢迎。 专家组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受到非方高度赞扬和肯定。5月10日,吉布提总理卡米勒在吉布提人民宫举行授勋仪式,授予熊洪“骑士级独立日勋章”。此次同时为12人授勋,从勋章数量和礼仪规模上在吉布提历史上均属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