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12|评论: 0

害群之马影响职校形象,省教育厅将整治职业教育乱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塑工匠之魂 育技能之才"关注职校系列报道
  职校老师、家长、学生纷纷留言,分享自己在职校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有学生分享了自己在职校奋斗,考上本科的经历;有职校老师揭露职校的黑幕;有家长看到管理混乱的职校,而对职校产生不信任感……来看看他们眼中的职校。

  ●学生:走职校,我同样考上了本科
  看了四川手机报关于职业教育的报道后,读者小蒋特意联系四川手机报,讲述了自己从职校上本科的历程。以下为小蒋自述:我2016年中考失利,很不甘心,入读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后,本以为学校管理混乱,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学校严得“变态”,开始不理解,后来发现,正是这些细节帮了我。我们学校每个教室4个摄像头,老师来回巡逻。走读生进校必须上缴手机,放学后归还。住校生在校期间,手机都被没收。而且每个学生都会被检查是否携带“违禁品”--香烟、化妆品、打火机等。虽然学校“管理多”,但不得不说这些方法很有用,我在校三年没有见过一起打架斗殴事件。

  2.jpg

  再说学业,我以前很内向。但带着不甘心走进职校后,我开始尝试改变。当班长、演小品、家长会作为代表发言……哪怕紧张得要死,我也不愿放弃这些机会。因为想升学,我考进学校高考班,2019年参加对口高考,以570分考上二本高校宜宾学院。记得刚进大学时,有人问我,“你读职高的还能考大学啊?”我当时的心情简直是“无语凝噎”!是的,现在,我职高的,和你们普高的上同一所大学。我准备大学期间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回母校当一名职高老师。希望我的求学历程,可以让更多人改变对职校的印象。也希望“粗制滥造”的学校,能被严格监管。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德育处主任郭老师感叹,职中的孩子初中阶段备受打击,没有自信心,学习态度不端正。通过“管得严”、“管得多”,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一定程度上可重塑信心。去年,全校80多个学生参加高考,41个学生考上本科。

  职业学校也有害群之马,亟需管理。

  >>职校管理混乱,宁愿上最差的普高

  读者李女士:我就住成都市区一所职业学校旁,看到学生出了校门刁根烟,勾肩搭背脏话连篇,打架斗殴、逃学上网家是常便饭,很难让大家对职业学校产生好感。我自己的女儿正在读高三,成绩也平平,如果让我在职业高中和最差的普通高中之间选择,我会选择最差的普通高中。

  >>职校老师:招生拿回扣,推荐一人可获2000元

  胡伟(化名):我曾是资阳某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从教三年看到了不少令人痛心的现象,已于去年离职。我了解到的是,当地初中老师推荐每一名学生读职高,至少可获2000元回扣,招生俨然成了一门生意。职校有专门的招生老师,他们的招生提成更高,招十几个学生就抵得上我们授课老师一年的工资。而中职是免学费的,这部分钱从哪里来?从国家补贴和学生身上来。此外,学校还会要求在读生参与招生。每年暑假放假前一个月,很多班级有一半学生到外面招生,每人每天补助50元生活费,而这段时间他们本应该在校学习。

  >>实习学不到技术,还瓜分实习生工资

  胡伟(化名):据我了解,沿海一带企业付给实习生的工资约为20元/小时,但学校要从中抽取4-5元,带队老师抽取2元,委托管理的中介抽取2元,实际到学生手中,可能仅剩一半工资。有些学生知道这些套路,不愿参加这种实习,但学校要求必须参加,否则不发毕业证。不管学的什么专业,实习岗位几乎都是电子厂流水线,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技术。

  >>就业率虚高,就业质量差

  赵勇(化名):2015年,我毕业于宜宾筠连县某职校,学的数控专业。职校提高就业率有很多办法,但就业质量却不高。毕业那年,我和一百多名同学被推荐到东莞一家手机电池工厂上班,不仅专业不对口,还被要求跟中介签协议,要求我们必须干满半年,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学校把我们固定在一个地方长达半年,就是为了保障高就业率。手机尾号为0238的网友是一名家长,她直言不讳地指出:部分职业学校,不思索怎么提高教学水平,随便安排一个工作,逼着学生就业,达到所谓的就业率,欺骗学生和家长。

  >>专家:需要主管部门更严格规范

  对此,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纪大海表示,的确存在职业院校管理混乱的情况,但这和中小学、大学一样,有学校管理得好,也有管理得不好,从学校的风气就能看出来,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更好的去严格规范和管理。

  >>省教育厅:以“扫黑除恶”标准,整治职业教育乱象

  据悉,针对中职招生虚假宣传、买卖生源、违规收费等行为,四川省教育厅将根据《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省教育领域乱象整治方案》,严惩违规违法行为,铲除黑恶势力在职业教育领域滋生土壤。教育部明确要求,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虚假宣传、欺骗招生。

  >>编后语

  发展中职教育是我国大政方针,初中毕业生45%要读中职,55%升普高。社会需要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从具体个例看,真正从职校学到技术的人员,前途甚至比一般本科强。但部分中职学校把学生当做牟利的工具,管理混乱,培养不出人才,严重影响了中职的形象,也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如果娃娃成绩好,能上普高考重点大学当然好;但如果成绩达不到,学一门技术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挑选学校和专业,而不必对职业学校心存抗拒。对职业学校进行更严格的管理,既是对45%的初中毕业生负责,也是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负责,更是对“中国制造”的负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