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快补上,为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出力献策。 说到短板首先想到的就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讲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无破损、板与板之间严丝合缝、且有坚固的底板,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某块木板有破洞或是底板漏水,那么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该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又被成为“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其加长才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在路上,其中牵涉到方方面面,但目前来说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努力提升实现全面小康的“木桶容量”,不让一个地区、一个人掉队,简而言之,补短板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越是在这样的关键节点,越要有勇气正视差距和不足,越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抓住薄弱环节、抓出实际成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通过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又通过持久发力筑牢底板,奋力冲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