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城之赋 兼品凤翔作协魏副主席之作 杜录林 一 庚子之年,有凤游于慢城之夏,翱翔于塘口雨中,有感于文朋诗友之秦岭聚会,风雨大兴,唯周原有幸,夏雨之至,周原大丰,乃思于文王居丰武王居镐之秦人情怀,不觉自叹论语之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也乐乎。热风沐浴冷雨之中,岂不快哉,快哉亭已成惜往日,值此夏风北上,有朋聚之,何不赏花于牙岭之下,呼风唤雨,山花烂漫,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莲善于居士,东坡好于求雨,殇城秦之旧都,慢城太白以鸟道之计而入汉中,历石门,褒斜古道,曾引孔明落泪,曹孟德为此伤怀。 此时此刻,正直夏日当凤,秦岭太白携东坡之喜雨亭文欢,有风呼之,有雨来之,在陆游式的微风细雨之中,品一杯不绝如缕的淡茶,让清风打开一部古城作家的《伤城》,看一个周原美女苏慧式的文心,观一个如斯良辰的文学大块头,走进一个凤翔女作家的意境之中,体贴一种有凤来仪的文学心跳,感受一种雍城文化的深厚,怀着一种汉服式的文化敬仰,伴着一种秦文化《无衣》的虔诚,馨香一缕,古筝一曲,曲水流觞,有凤吟于弄台之下,有文随风潜入夜,《伤城》大作,就在您的案头伴随着一场雨,打开了,犹如关中三月的桐树花,静静的落在心中。 二 《伤城》是一部长篇小说,写作格式上用的是爱情小说大师司汤达的首题文本,也叫条文式的小说。与《红与黑》形式上一样,这一章些什么,开篇就提纲式的表明了。至于内容,伤城伤了谁,就这么个主体,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旧都雍城凤翔伤了始皇帝的母亲的心,也伤了秦王的心,引发历史上著名的嫪毐政变,秦王绝母,不及黄泉,母子不相见。这是一个秦人的大殇,始皇帝李斯王翦启动了统一之战,历史既有大作,社会也有细节,始皇帝雍城加冕异人很艰难,在众多的皇子皇孙里面从来不被看好的人质公子,天佑大秦,异人继位了,始皇帝的父亲,爷父三个在赵国做人质期间受尽了赵人的各种欺压残害,异人雍城为始皇帝加冕,邯郸之仇,非子之誓,非屠城为尽。雍城旧都当时规模与咸阳大小差不多,不是今日之凤翔城可比,将近300年的秦都,秦人的三个代表历史地域,甘肃秦岭山脉的礼县牧马,千渭之会雍城勤王立都,咸阳虎灭六国。 凤翔是秦人的伤城,秦始皇的伤心之城,吕相国与嫪毐产生了两个庶出王子,既是秦人之殇,也是民族之殇,用血脉关系来说,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杀了,用西府话来说就是剁成肉泥了,所以凤翔就是这么一种伤城,周之殇幽王丧命,秦之殇始皇帝之母终月不肯尽食。也就是凤翔之殇,伤城这一部小说名字起的好,也值得一看。 三 小说就是写小事情的,《艺文志》里面有载,在此不必多说,小说在上古时代叫辞,早于诗经,是一种口授心传的文体。也叫神话传说,饰小说而教化民风,仰韶文化时代的产物,也叫半坡文化,记载一些民间故事,巷道传闻,野地里面的各种小道消息,东家失火,西家冒烟,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夫妻恩怨,儿女埋怨,兄弟反目,先后相欺,才子佳人,莺莺红娘,柳毅传书等等,凤翔魏主席的伤城所刻画的事情,也不出其里。是一部融合了现代生活的质感小说。是以爱情生活官场人情世故等等一系列的文字载体为依托,记录了一个现代社会下的伤城故事。 小说《伤城》所产生的痕迹记忆的话,就是伤城到底伤了谁,也就是本书主题,魏主席用小说做了回答,伤城伤的是大众人家,平民百姓,小说不可能为那个大人物树碑立传去,更没有明清小说的那么个好时代,写一本小说,把该写的东西写完了,也就安然了。 四 小说看完之后,感觉是一部好小说,脱离了码字体,也脱离了武侠体,当然更不是虚幻体,是一部西府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如果有参评获奖的机会,希望能够得到小范围的认可,也是对作家的一点小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