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伏尔泰曾说:真正使我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途,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和遥远的路途相比,一粒沙看似微不足道,却决定着路途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影响着行走的力度,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细节的力量。
古语有言: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人生的每一步想要走的踏实而坚定,就要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而很多时候,一件事的成败,并不是败在能力上,而是败在细节上,只有把细节做到极致才能更接近成功。
1
细节之中见人品《朱子语类》有言:“君子慎其独。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
行走于天地之间,尽观万物百态。
最打动人心的不是一个人的才高八斗,也不是一个人的富可敌国,而是一个人行事处世之中举手投足间的细节。
所谓:窥一斑而知豹,落一叶而知秋。
细节,往往能折射出这个人的人品,素养和为人处事的智慧。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
他为人处世的细节教养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他和孙子从田间走过,看到几个正在干活的农民,本来想不动声色的路过,不去打扰工人的工作。
但还是被看到了,工人取下帽子一一向他鞠躬致敬。
杰斐逊立刻停下脚步,摘下帽子,行了一个标准的回礼,态度无比诚恳谦逊。
小孙子颇为疑惑,说道:“您贵为总统,又是农场的主人,却给手下的工人鞠躬,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杰斐逊听后严厉地对他说:“难道你不觉得农工应该比你更有教养,更懂礼貌吗?要学会尊重他人”。
听了祖父的话,男孩儿羞愧不已,赶紧鞠躬还礼。杰斐逊的脸上这才露出了微笑。
细节之处见人品,小事之中见教养。
人生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注重细节的人,会更加懂得顾全他人。
“品现于事,心藏于身”,细节犹如一面镜子,能够更清楚地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2
细节之中见真章《道德经》中有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细微之处见真章,任何事物,都经不起细节的推敲。
著名的木桶理论认为,一支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
而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海尔的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舌尖上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与追捧。
我们不仅垂涎于各地的菜肴,更是被背后的故事和制作工艺所打动,从而明白“伟大来自平凡,而细节之中见真章。”
其中印像最深的是有一期介绍灌汤包的制作,看起来简单的包子,背后的制作却大有文章:
包子制作过程中,面皮要经过三次贴水,三次贴面,反复拍打,拍打的次数,也要严格把控;
当包子捏成型时,厨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捏出不多不少18道褶子,这样制作出来的包子才能既美观又美味;
而每天做出的几千个包子里,在每一个制作细节上都如出一辙。
如此细心打磨的匠人精神,才使我们能享受到包子的美味。
就像作家杨玉萍说:“细节,就像是汇成浩瀚大海中的无数小水滴,它们以不耀眼的存在成就了整体的耀眼。”
生活也是如此,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注重细节,把细节做到极致,我们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3
细节决定人生的高度王尔德曾说:
“有许多品德美好的人,如渔民,牧羊人,农夫,做工的人,尽管他们对艺术一无所知,但如果他们能把细节做得好,他们也是大地的精华。”
生活千奇百怪 ,但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细致入微的善意,让这个世界明亮而美好。
央视之前发过一个叫《留一盏灯温暖他人》的公益广告,有个片段至今难忘。
一位男子下晚班回家,看到阳台上的灯没关,就询问妻子是否忘记关灯,并准备去关灯。
而妻子制止了他,将他带到阳台,指向楼下三轮车上坐着的一对环卫工夫妻,原来这对夫妻借助楼上的灯光,一边说笑一边吃着东西。
看到这里,男子瞬间明白,原来妻子留着灯是为了给楼下的夫妇照明。
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貌似不起眼的举动,让我们倍感温暖。
所谓小事见人心,能从小事为他人着想的人,品行一定不会差,由小入微,我们才更能看清一个人品行的高低。
细节是最好的教养,一个细小的举动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与高度。从细微处生发的善意,才是我们平凡人生中最真诚的善良。
朱自清先生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一之微,一沙一石之细。
人的一生,不是思考沉静的结果,而是百般经历的沉淀。
往往决定一个人高度的,不是际遇,不是运气,而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细节。
行走在人生的旅途,我们更要学会注重路途中遇到的每一粒沙子,注重微小的细节,脚踏实地,才能轻装奔赴生命中下一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