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截止至2016年,我国视力残障人士已达到1700万人。 这1700万人的生活,你真的了解吗? 博主@盲探 就是1700万人中的一员。他是一级残障人士,一出生就患有一种叫“牵牛花综合征”的病症。 听起来是个很美的名字,但是事实很残酷。和普通人正常的眼底不同,他眼底像一朵盛开的牵牛花,眼睛仅仅能感受到微弱的光线。 牵牛花综合征是先天因素导致的,也就是说,从一出生,@盲探 就没有感受过正常人看到的世界,他的眼前永远是一片昏暗。 在社交平台上,他分享了自己生活的困难和不便。 遇到没有语音播报的电梯,他就完全失去行动能力,看不见声音也听不到数字,除了让别人帮忙以外别无他法; 坐公交没有语音播报,如果没有监护人陪同,他单独出行的话,在路边等一下午也很有可能; 至于盲道,那就更诡异了。 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是每个城市里都能看到、却甚少有人改变的“屋子里的大象”。建造的时候说是为了盲人服务,然而有的盲道七转八拐,有的盲道在中间直直断掉,有的盲道上堆满了杂物。 博主非常无奈,对着几乎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盲道质问:“盲道上为什么没有盲人?因为有的往前走会直接撞上广告牌!” “绕到旁边发现也没路,撞过去会被挡住” “而最可怕的是什么呢?盲道尽头居然是停车场,如果沿着走,我肯定会凉凉啊。” 试想一下这有多害怕。 你失去视力,只能凭脚下的感觉行动。而脚下能感受到的细条触感忽然凭空消失,你左右摇摆都找不到地方,听着周围汽车的鸣笛声,你心急如焚,最后终于在一个大转角处感受到盲道的存在。 于是你小心翼翼地走上去,用盲杖探索着前方的障碍,还好顺利无误,然而你越走越觉得奇怪,因为汽车引擎声越来越大,鸣笛仿佛都在冲你而来,你还在纳罕,没想到一脚踏入车流中…… 盲探的亲身体验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然而在大家呼吁重视盲人权益、呼吁城市设施对盲人多一些关爱的时候,评论里却不总是和谐的声音。 “大众都是正常人,你也没权利要求什么都以盲人为主吧,要帮助可以理解,一味索取就不对了吧。” “请不要像巨婴一样,抱怨没有便利到你自己的地方。” “这个世界不是给盲人设计的,你别埋怨别人。” “优胜劣汰。” 可笑吗? 有些人嘴里说着“理解盲人需要帮助”,总是装出一副谦和关心的模样,其实毫无共情能力。在他们眼里,基础设施是奢侈,呼吁改善是巨婴,盲人和普通人本质有别。盲人最好永远沉默、永远不要主动为自己争取,即使有万般不便,也最好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凋零。 总而言之,好像在这些理中客的眼里,“盲人”两个字就约等于“废人”,虽然不知道他们站在道德高地上有没有把自己看成“优”的那一方,但别人已经是需要“汰”的对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