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40|评论: 3

重话夹门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话夹门关
                                                                                       凡丁
       我印象中的夹关,永远定格在1971年3月份以前,因为那年的3月17日,我因工作调动离开夹关粮站以后,便再没有机会重访过。
       原之夹关公社所在地,在邛崃县行政区域的西南部。粮站就在场镇的上场口,全站共有职工不到四十人,年征收公粮和统购粮食约350万斤,仓库总容量约450万斤,其中有三幢容量各在100万斤的大型土筑墙仓库,其余便是土地改革时期没收的、由四处地主的四合院和祠堂改造成的木结构仓房。
       粮站的位置在夹关河北岸的上场口依山而建,其中有一大部分在鳞次栉比的街房背后,只有大门开在临河一面。
       麻雀虽小,但是肝胆俱全。夹关的场镇上有政府、学校、医院、财税、银行、工商管理、供销社、合作店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有尽有。
       包括这些单位的职工和持城镇户口的居民,以及住居镇上的、持农村户口的居民共有2000人左右,都沿夹关河两岸聚居。
       北岸街长接近1公里,南岸的街道略短,只有半边,街面上有不完整的石板路,随着弯曲的河岸逐渐由低向高延伸,透出古老的气息。
       连接两岸居民和商贾的纽带是两座石桥:
       上桥名庆元桥,七、八孔的桥墩上架设着用铁链连着的厚木板;
       中桥名永寿桥,与它的名字意义一样,这座桥虽然经过洪水的无数次洗礼却依然健在,成为唯一能够联系两岸交通的纽带。
       站在中桥上往左右看,是两岸人家延伸入水的吊脚楼,朝上下游望,只见青山入画,渔船争流,清风习习,碧波荡漾。
夹关河面上原先还有一座气势磅礴的廊桥,叫万福桥,位于下场口,早年被洪水冲毁,留给人们记忆的,是廊柱上的一副楹联,能够帮助你加深对当地风光的印象:
       安步自江上行来,喜春日踏青,夏风祛署,秋宵对月,冬岭探梅,肘后背行囊,槛旁排酒具,游目骋怀,漫道此间无乐土;
       举首向游头望去,看群峰拱璧,双虹卧波,一水中流,两街并立,门前植垂柳,桥下数归舟,山光浪影,庸知是处即秦淮。
      [作者(民国)李阳生]
       万福桥建于1923年,据说是一个姓杨的富户倾其所有家产,加上募集的资金修建起来的。由于他的善举,人们都称呼他为:杨善人。
       杨善人不仅继承有祖业,而且克勤克俭,因而积累着相当大的家产,但是杨善人仍然省吃俭用。
       一天,杨善人领着独生儿子去赶集,老子穿的是一双草鞋,儿子穿一双千层底的新布鞋,当过一条溪水时,老子弯腰脱下草鞋别在腰间,光着脚丫淌过溪流。儿子却不耐烦,穿着新做的布鞋,连蹦带跳涉水而过。
       老子怒不可遏,认定儿子不是持家守业的材料,他心想,与其日后家业败落在儿子手中,还不如行善积德,为乡亲们修建一座桥梁。
       主意一出,受到众多乡民的赞赏和支持,齐心协力将新桥修成,并且取名万福桥。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在桥头塑立了杨善人手捧圆盘,盘内置元宝和金蟾蜍的立身像,可惜此桥毁于1948年的一场特大洪水。
       三道桥只剩下一座完整的永寿桥和庆元桥的桥墩,说明历史上这里市口繁荣,但是水患多而且大。
       永寿桥之所以安然无恙,是由于整座桥由厚重的红砂石条扣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该桥的桥面低于河岸两米以上,当枯水期时桥面几乎与水面平。当丰水期遇到洪峰时,洪水很容易翻过桥面,形成桥面和桥孔同时泄洪的作用。
       正是因为当初的建桥者,充分考虑到了这里的水文环境因素,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才使这座桥梁得以永寿。
       因为永寿桥,我联想起大跃进时期,这里正在修建的夹关水库发生崩塌的原因和其必然性。
       1958年,大跃进运动如同脱缰之马奔腾起来,那是一个苦干实干加蛮干的时代,当时我读小学五年级,从音乐课上学唱的《夹关水库之歌》可以窥豹一斑:
       战!战!战!哟嗬为水库而战,哟嗬为水库而战。全县人民也嘿,齐上阵也,干劲冲破也嘿,九重天也,要叫洪水也嘿,听使唤也,滔滔江水也嘿,灌良田也。我们要为亩产万斤而战,哟嗬万斤而战!
       干!干!干!哟嗬为水库而干,哟嗬为水库而干。炮声轰隆也嘿,震破天也,劳动号子也嘿,喊上山也,要叫洪水也嘿,听使唤也,滔滔江水也嘿,灌良田也。我们要为亩产万斤而战,哟嗬万斤而战!
       嘿哎!超英、超美!有何难(啥)有何难?超英超美有何难(啥)有何难?嘿哎!有何难!
       同时我又想起另一首大跃进歌曲,极有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歌词是:
       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修建夹关水库,就在这样的战斗口号和豪迈气势中摆开了战场。不久就听说,为开凿悬岩上的溢洪道,先后共炸死了十几个民工。
       到1960年夏季,城里居民又惊恐万状的议论:夹关水库爆了。还有人看见,省中校后门的城墙缺口处,老师们在用泥土、砖块封堵缺口,以防洪水进城。
       那次灾害究竟造成多大损失,我无从查考,但是水库的遗迹就近在咫尺,我可以亲自到遗址去凭吊。

       白沫江有两个发源地的支流,一条发源于天台山中,另一条发源于原太和公社四大队,各自从南北方向奔流至观音岩下合流,穿过峡谷口后的一段,本地人习惯叫夹关河,在邛崃地图上则称为白沫江,再往下便与火井江和西河汇集成南河。
       观音岩离上场口约一公里,观音岩上并没有见到观音像,但是人们说原先峡谷两边的悬岩上,有随唐以来的历代摩崖石刻,因为有观音造像故名观音岩。修水库前,附近还有一座寺庙叫:香崖寺。
       此处原称:夹门关。宋代设为夹门关镇,“夹关”地名由此产生。历史上临邛三镇排序为:一平(平乐镇)二故(故驿镇)三夹关(夹门关镇。)
       夹门关果然名不虚传,但见两座山头相迎,山头之间相距不过百米,由于山洪的长期冲刷,两座山头从山脚至山顶几乎直上直下,山顶林木葱茏,山腰清泉点滴,谷底终年不见阳光,百丈悬崖之下,南边是河流,北边有仅容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真是好一处雄关险道!
       于是我充分发挥出我的想象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儿肯定是一座雄关,而且还附带水关,人们只能够从关楼的门洞里逐个通过,而商船则可以在提升的栅栏下行驶,如果有紧急情况,将关门和水栅一闭,即可以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同时,这儿确实又是修建水库的极佳位置。
       峡谷底部两边的距离既不宽,峡谷口以外又是近十公里长的条形盆地,如果采用现代的技术和建筑材料在这儿修筑现代的水库,肯定是造福一方的集灌溉、发电、旅游于一体的民心工程。
       然而当时在我的眼皮底下是一片乱石滩,无论我多么仔细,也没有发现有水泥或者石灰块的遗留痕迹,说明当时即便使用了水泥,那么水泥的标号肯定是不合格的,这座大跃进的产物——夹关水库刚一建成便发生崩塌,实在在所难免。
       ——摘自2005年之回忆录:《把往事留住》

       许多年以后,当我读到民国《邛崃县志》时恍然大悟:
       该志57P说:“夹门镇市肆列两岸,中流白木江,货船不少,水面宽二十余丈,两岸市口约二里长。”
       87-88p载:“今查,夹门关两山夹岸如门,一水中流,涯开小径,甚险,然则夹门关者,非限峦隔夷之关,乃导沫泄蒙(注)之口也。”
       又曰
     “邛笮导沫泄蒙,始于秦蜀守李冰。凡地志所称天台、相台、马崖、孤石、七盘、罗绳诸山,皆是蒙山脉络。”

       原来
       夹门关并非古人出于军事目的所筑的“隔夷之关”,而是秦蜀守李冰在修凿都江堰的同时,将发源于蒙山脉络的天台、相台(今镇西山)山之邛水(火井江)和 蒙水(白沫江)进行“导沫泄蒙”时,开凿的类似都江堰之又一处“宝瓶口”。
       由此推知
       大南河第一堰—小都江堰的拦江堰,亦是李冰所开凿!


       2019年7月20日,麻辣杂谈推出一则报道:
       7月17日上午,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祝春秀率队赴我市观音岩水库坝址,考察调研生态水网建设情况。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建德、成都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阳昌寿,邛崃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林,邛崃市政协主席欧俊波,邛崃市政协副主席王萍等陪同调研。
       祝春秀一行前往我市天台山镇观音岩水库坝址,听取了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人就四川省“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规划及邛崃市观音岩水库建设选址意义的汇报。

       并且发了以下图片:
                                                                                                                                          2020/9/20组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81432rbbw10f2ez2xx25a.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56678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59713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