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207|评论: 13

川北岷江方言岛——南方元明木构古建富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分地级市统计过四川境内的明代木构建筑,当时就发现四川境内元明木构建筑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南充35处,成都13处,而广安、自贡、达州、巴中之类的地级市却要么没有,要么只有1处。这一切都并不是偶然,而是与四川元明清三代战争及人口重建的历史息息相关。最直观的,当代四川元明木构古建筑的分布密度几乎与当代四川方言区划直接挂钩。


---------------------
以下内容转自某乎《东山笔记》


四川境内元明木构古建筑分布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大量古建筑密集分布于川北岷江方言岛及临近地区。这一方言岛所涉及的11县市(剑阁、南部、阆中、西充、盐亭、射洪、蓬溪、嘉陵区、苍溪、梓潼、三台),面积仅占四川全省的极小部分,但却分布有8处元代木构建筑,以及44处明代木构建筑。该区域元代木构建筑占了四川全省的一半以上(中国南方的1/3以上),明代木构建筑也占了全省的约1/3(据东山君统计四川全省约有150处,190幢左右的明代建筑),是中国南方罕见的元明木构建筑富矿。

094800oqsv51svmmbkzfmg.jpg



五龙庙镇楼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气候原因,宋元明木构建筑在中国南方并不容易保存。虽然仍无法与北方山西、河北等省相比,四川却是南方保存元明木构建筑最多的省份之一。东山君逐县统计了四川境内的约150处(190幢)宋元明木构建筑,以处数来看四川拥有宋元明木构建筑最多的6个县市中5个都处在川北岷江方言岛中。其中仅南部一县就分布有2元11明,共计13处元明木构建筑,数量超过四川除南充、绵阳、遂宁外绝大多数地级市,甚至超过南方不少省份明构的总和,颇为难得。


094858r087d1b8c99q49t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川北岷江方言岛?


岷江方言(南路话)是四川境内保留古入声的方言的总称。其主体沿岷江及川江分布,从松潘、成都西郊、眉山、乐山、宜宾、泸州至重庆江津、綦江。岷江方言在川北还有一个地跨11县,以剑阁南至西充一线为核心的方言岛。这一方言区可能保留了部分宋元四川方言的特征。
川北岷江方言岛是四川境内方言最为保守的区域,拥有众多保守的音韵特征,被四川师范大学周及徐教授称为是四川境内最古老的汉语方言:“古南路话”。
这一区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山西。由于战乱相对较少,人口稳定,山西是中国北方木构古建筑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方言最保守的区域。结合川北岷江方言岛区域的姓氏、基因常染、移民资料来看,这一区域较四川其它片区经历战乱较少,保存更多唐宋时期巴蜀土著居民,因此保留更多的元明木构建筑也在情理之中,堪称四川的“山西”。



4bde78ec54e736d1262bd5648c504fc2d46269f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北元构皆家庙


这一区域的8座元代木构建筑,除去七曲山大庙磐陀殿为诞生于东晋四川的文昌信仰的祖庙外,其余7处皆为本地土著家族的香火庙:盐亭花林寺是蒲氏、李氏家庙,阆中五龙庙是任氏家庙,阆中永安寺是鲜于氏家庙,南部永安庙是杜氏家庙,南部醴峰观是何氏家庙,剑阁香沉寺是母氏家庙、蓬溪金仙寺是令狐氏家庙。除了令狐氏外,其余各姓氏至今仍然是这一地区的大姓。
川北元构建筑题记中也记录了不少关于该区域人口的资料。如盐亭花林寺中保留有元、明、清三代的题记,从其中可以得知当地蒲氏、李氏两个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代700余年都很兴盛,不断捐资修葺该寺庙。而剑阁香沉寺的题记、碑文中也记录了当地母氏家族在元代兴建此寺,然后明清两代不断捐资修缮该寺的历史。
这些都说明了这一区域至少自元代以来人口稳定,受明清以来的四川的战乱影响较小,是保存宋元四川土著家族的桃花源。设立家族香火庙的习俗在明清之后的四川并不显著,这一现象可能会是揭开宋元四川地区民俗的一个窗口。


095407fk3kbzu3cqg2lccu.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亟待保护的现状


北岷11县境内的元构除去香沉寺外,都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众多不乏精品的明构仍然普遍存在保护级别不高,缺乏修缮等问题。例如射洪白流寺两重明代大殿,还保有明代壁画却仍是省保;西充百福寺建于永乐三年的大殿还有明显元构遗风也是省保;苍溪中土观音寺钟鼓楼明显明代建筑风格,构造非常独特也仍是省保。更有甚者三台文庙、南部演教寺、普照寺、金台寺、朝阳庵、蓬溪准提庵、静悟院等明构都还只是县市保。


目前原址仅存宋塔的蓬溪鹫峰寺原本也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宋元明木构建筑群。1983年为了扩建蓬溪县人民医院,鹫峰寺的所有木构建筑全被拆毁(天王殿据称搬迁至赤城湖),包括有南宋题记的兜率宫、元代的钟楼及鼓楼、明代的大雄殿及天王殿。这堪称四川木构建筑保护的第一大悲剧,希望这类惨案能够不再重演。


095659fwfl712xrrlkr5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f1d878f40ad162d95f453b7006dfa9ec8b13cd00.jpg
095751jq1fxm0wbzbxbqxc.jpg b2e4940a304e251faa56bd94b086c9177e3e530d.jpg
北岷11县元明木构建筑列表



---------------- 完 ----------------
古建筑分布与方言、姓氏分布重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四川的情况非常突出,猜想其它省份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值得探讨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是中国南方保存元代、明代官式木构建筑最多的省份之一。但四川境内元明木构建筑的分布非常不均匀,例如南充有35处,成都有13处,而广安、自贡、达州、巴中之类的地级市却要么没有,要么只有1处。这一切都并不是偶然,而是与四川元明清三代战争及人口重建的历史息息相关。最直观的,当代四川元明木构古建筑的分布密度几乎与当代四川方言区划直接挂钩。
   四川境内元明木构古建筑分布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大量古建筑密集分布于川北岷江方言岛及临近地区。这一方言岛所涉及的11县市(剑阁、南部、阆中、西充、盐亭、射洪、蓬溪、嘉陵区、苍溪、梓潼、三台),面积仅占四川全省的极小部分,但却分布有8处元代木构建筑,以及44处明代木构建筑。该区域元代木构建筑占了四川全省的一半以上(中国南方的1/3以上),明代木构建筑也占了全省的约1/3(据东山君统计四川全省约有150处,190幢左右的明代建筑),是中国南方罕见的元明木构建筑富矿。

发表于 2020-10-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龙庙镇楼含有斗拱结构,是中国传统木质建筑的营建样式。虽然建筑不大,但外形协调,很具美感,值得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区域的8座元代木构建筑,除去七曲山大庙磐陀殿为诞生于东晋四川的文昌信仰的祖庙外,其余7处皆为本地土著家族的香火庙:盐亭花林寺是蒲氏、李氏家庙,阆中五龙庙是任氏家庙,阆中永安寺是鲜于氏家庙,南部永安庙是杜氏家庙,南部醴峰观是何氏家庙,剑阁香沉寺是母氏家庙、蓬溪金仙寺是令狐氏家庙。除了令狐氏外,其余各姓氏至今仍然是这一地区的大姓。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0-12-29 11:06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