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素人书苑》
谢兰英嘴上说“真不行了”,但是没有停止,她咬着下唇,鼓足劲头,双臂往地下一扑,沉重的双腿终于举了起来。她腿上的裙子就像剥开的香蕉皮一样翻下去,露出了两条丰满的大腿和鲜红的短裤。
这是莫言短篇小说《倒立》中最精彩的部分,看着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倒立”动作,但莫言却用尽笔墨作细节描写,只为借助半老徐娘表演“倒立”,毫不留情地讽刺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
在同学聚会上,人到中年的几个男同学看女同学表演倒立,裸露的是红短裤,遮掩的却是在场所有人难以启齿的内心欲望。
1.
“倒立”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小说从一场同学会讲起,孙大盛升职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在家乡县城的西餐厅设宴邀请中学同学聚会,有六个同学到场参加,唯一的女同学是当年的校花、如今年过40的谢兰英。
从聚会一开始,发起人孙大盛就姗姗来迟,摆足了部长的官架子。
莫言用"咯咯......咕咕......咯咯......"的笑声形容孙大盛,而且借助魏同学的视角对他的外貌进行了细致描摹,从凸起的啤酒肚到半秃的头型再到光鲜地穿着,最后还带着我们回忆了孙大盛的过往。
小时候的孙大盛是个贼眉鼠眼、偷鸡摸狗的穷小子,可是几十年过去,当年偷樱桃掉猪圈的小子竟摇身一变成了高官显赫的组织部副部长。
所以这次同学聚会由他发起理所当然,而被邀请的6个同学也不胜荣幸,心怀忐忑又暗自欢喜着赴宴。
吃饭时,孙大盛特意让谢兰英坐在他跟前,还酸溜溜地对着他的丈夫小茅房(肖茂方)说:"你小子把我们的校花拔了!"
随后,孙大盛在各位同学抢着敬他酒的间隙,一会儿夸谢兰英徐娘半老,一会儿让她喝酒,一会儿给她夹菜,一会儿又警告大家不要为难谢兰英,他会为谢兰英做主,最后还无不感慨地谈起了上学时谢兰英的风采:
"大家想想谢兰英在校宣传队里那会儿......唱就唱,跳就跳,还能倒立着行走......那时候,全县的人民都知道一中有一个女孩子能倒立着在舞台上转十八圈!"
接下来,孙大盛就顺势请谢兰英当场为大家表演一回“倒立”。
这可有点儿为难了,当年十几岁的谢兰英扎着带红头绳的小辫子,双手撑地,双脚朝天,露着小肚皮,在舞台上可劲儿倒立着转圈,台下掌声久久不停。
可是,如今40多岁的她,膀粗腰圆,走路还有点外八字,怎么做得了“倒立”这种高难度动作?
不料,孙大盛非常坚持,众同学连声吆喝,就连她丈夫小茅房也催促她快点儿。
最后,谢兰英禁不住同学们的“热情”,开始她的表演,整篇小说中精彩又荒唐的一幕出现了。
谢兰英走到那个小舞台上,抻抻胳膊,提提裙子,说:"多少年没练了......"
"我揭发,""小茅房"说,"她每天都在床上拿大顶!"
"放屁!"谢兰英骂着,拉开了架势,双臂高高地举起来,身体往前一扑,一条腿抡起来,接着落了地。"真不行了。"但是没有停止,她咬着下唇,鼓足了劲头,双臂往地下一扑,沉重的双腿终于举了起来。她腿上的裙子就像剥开的香蕉皮一样翻下去,遮住了上身,露出了两条丰满的大腿和鲜红的短裤。
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谢兰英马上就觉悟了,她慌忙站起,双手捂着脸,歪歪斜斜地跑出了房间。
同学聚会的目的,或联络感情,或回忆过往,或絮叨当下,或展望未来。而小说《倒立》中,以孙大盛为首的众同学为什么偏要40多岁的女同学谢兰英当众表演倒立?这不是逼人出丑吗?
其实,仔细阅读《倒立》就会发现,这场同学聚会里没有叙旧、没有抒情,有的只是一场“周瑜打黄盖”的成人游戏,背后隐藏着各自羞于启齿的欲望。
2.
表演者谢兰英:裸露的是短裤包裹下的大腿,遮掩的是巴结权贵的欲望
谢兰英作为这次同学聚会里唯一的女生,在小说《倒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的身份,除了女同学,还有小茅房的老婆,但最重要的还是她昔日校花的头衔。
在我们生活中,校花一般都是学生时代女神级的人物,她在同学聚会中也是极具话题性的人物,谢兰英当然不例外。
只是她这个昔日的女神,没有被生活打磨成更具价值的珠宝级,反倒被生活摧残成随遇而安的土坷垃。
莫言对她出场的描写是肚子凸起,她听到孙大盛到来,不是自然表现,而是挺直腰身,下意识用手去遮掩高凸的肚子。
之后和孙大盛握手也是红着脸,羞羞答答像一个小姑娘,在落座时,她没有坐在丈夫身边,而是接受孙大盛的邀请坐在他身边。
然后,面对孙大盛的劝酒,她嘴上百般推辞,行动上却连喝三杯,直把自己喝得摇晃起来还继续喝。
最后,当孙大盛恭维她当年倒立的风姿并顺嘴请她当下表演时,谢兰英也是半推半就去表演了,直到倒立露出红短裤,才惊慌离席。
很显然,谢兰英这一系列举止完全不符合一个校花的身份,即便是过去的校花,她当下的行为也也大大折损了女性的修养。
那么她为什么这么做?
答案只有两个字“欲望”。
谢兰英以唯一女生的身份参加一拨全是男生的同学聚会,这原本就不合常理,我们这里不是歧视女性,也不是用狭隘的视角看待男女关系,只是按常理作以分析。
这种情况下,正常女性,一般表现出来的都是矜持,要么默不作声,要么适当插话,而对于劝酒、表演这些行为是坚决拒绝的。
而谢兰英之所以如此,我们可以从他老公小茅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得出来:
"我当了十年书店会计,当了八年副经理,还兼着会计!"
"孙部长,""小茅房"眼睛里闪着泪花说,"谢兰英跟了我,真是委屈了她。我这人能力差,进步慢,虽然一门心思想为党多做些工作,但总是有劲使不上......"
原来,他们夫妻俩参加同学会,是奔着孙大盛组织部长的名头来的,希望通过这位组织部长的关系,能升职加薪,改变一下糟糕的现状。
谢兰英表演倒立,有众人的怂恿,更多的是她自己想借此出风头,为丈夫的前程创造机会,所以讨好部长。
小茅房对孙大盛表现得极尽顺从和谄媚,甚至不惜出卖漂亮妻子,供孙大圣取乐,为了讨好孙大盛,简直丧失了作为丈夫的人格。
谢兰英和小茅房夫妇一体,她未见孙大盛时的忐忑,初见孙大盛时的娇羞,打招呼后的落座身边,被劝酒后的连喝3杯,以及不顾及身材和年龄限制,现场表演倒立的举止,无不证明她在讨好这位组织部长。
而这些讨好的表现、巴结权贵的欲望,自然不能明目张胆地表现出来,只能遮掩在她欲拒还迎,见缝插针的言行举止中。
谢兰英是“倒立”的表演者,她丈夫自然是同谋,两人的行为将社会底层人物仕途不得志,希望紧抱部长大腿的卑微姿态彻底暴露。
莫言正是借此对官本位体制下人性的扭曲进行无情批判。
3.
提议者孙大盛:表露的是对同学才艺的欣赏,遮掩的是以权谋私的欲望
通读小说,我们发现聚会发起人孙大盛全程视线围着谢兰英转,由此不难猜测,学生时代的孙大盛是校花谢兰英的爱慕者或者暗恋者。
只是,年少时的他不但才疏学浅,而且容貌难登大雅之堂,校花的眼里当然容不下他。
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他有钱有权,也自然有了出现在谢兰英面前的实力或者说是资格,因此有评论家分析,在小说《倒立》中,孙大盛之所以举办同学会,除了炫耀权势外,主要目的是为了见一见当年的校花。
所以,他初见面就夸谢兰英“徐娘半老”,拉着她的手不放,吃饭时还安排谢兰英坐在自己身边。
同样,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借着同学聚会同昔日心仪对象聊天谈心话过往,也很多见,像孙大盛初见谢兰英时的表现也不算出格。
只是孙大盛后来的表现就有些荒唐了。
他先是可劲儿劝说谢兰英喝酒,还暗戳戳警告她,不喝就是不给自己面子,之后又半是邀请半是命令让谢兰英表演倒立。
正常情况下,一个男同学是不会在同学聚会中如此逼迫女同学的。
那么,孙大盛何以如此呢?
和谢兰英一样,孙大盛也是为了自己的“欲望”。
我们前面分析出这场同学聚会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孙大盛为约见谢兰英举行的,那么他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和谢兰英互动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是当年穷小子的孙大盛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所以,孙大盛在聚会上接二连三让谢兰英听自己的话行事,不过是完成少年时的心愿罢了,当年没有满足的需求,现在因为“组织部副部长”这个身份被一一满足了。
孙大盛看似符合身份的表现,实则荒唐无比,而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遮掩他以权谋私的欲望,这里的欲望除了年少时对校花的暗恋,还有如今权贵加身的炫耀。
莫言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孙大盛身为上位者道貌岸然的一面,而这背后遮掩的欲望,又让我们体会到他霸道、无耻的一面。
4.
附和者张发展:显露的是对昔日时光的怀恋,遮掩的是趋炎附势的欲望
张发展是这次同学聚会中被邀请6位同学中的其中一位,他的身份是交通局副局长,职位在孙大盛之下,但是在新华书店副经理小茅房之上。
他在小说《倒立》中,和除了孙大盛、谢兰英、小茅房之外的3位同学构成“倒立”表演的附和者。
莫言对这4个人着墨不多,从外貌到言行都是一笔带过,只在需要他们附和孙大盛的时候,写上几句,比如小茅房向孙大盛哭诉职位低时,张发展说:
"肖兄情场得意,官场自然失意了,"张发展说,"不过也算不上失意,兄弟我不也副了许多年了吗?如果谢兰英是我的老婆,让我去挖大粪我也心甘情愿!"
比如孙大盛夸谢兰英红脸蛋梳小辫,谢兰英说自己女人四十豆腐渣时,张发展说:
"你是嫩豆腐,我们是豆腐渣。"
比如,孙大盛让谢兰英表演倒立时,包括张发展在内的几个人都齐声附和:
"来一个,来一个!"
张发展等人积极促成谢兰英当场表演倒立,表面看是想一睹谢兰英当年校花的风采,借此机会回忆少年时光,而背后遮掩的依然是自己内心不可告人的欲望。
他们虽然不像小茅房那般卑微,一个劲儿地诉说自己现状堪忧,但是前来参加同学聚会,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小九九,不然不会在聚餐时主动向孙大盛敬酒,也不会在孙大盛为难谢兰英时出言附和,鼓掌起哄。
张发展等人代表的是社会的中间阶层,他们随声附和下遮掩的是一种叫做趋炎附势的欲望。
面对位高权重的组织部长孙大盛,尽管他们那一刻没有现实需求,但是保不齐日后需要这位部长搭把手助自己升官发财。
所以,在现场的他们,尽管动作不多,但是唯唯诺诺、随声附和的举止,将他们阿谀奉承上位者的丑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曾说:“在一切社会里,都有某种奴役人的东西,它永远应该被克服。”
而欲望正是这种东西,它隐藏在内心不易暴露,即便是感受到了也多半让人羞于启齿。
《倒立》这部短篇小说,是莫言所有短篇中最为精彩的一篇,有评论者甚至觉得它足以媲美莫言的任何一部长篇。
在这部小说中,最具看点的就是对人性的批判,我今天主要从“欲望”的角度分析,就是觉得欲望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特质。
无论一个人外在怎么表现,如何遮掩,于细微处总能透露出他的欲望,而人性此时会被赤裸裸地揭露,任谁都无所遁形。
小说《倒立》表面写的是人体倒立,背后揭露的却是欲望驱使下职场倒立、官场倒立、甚至社会倒立众生相,旨在批判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权力的膜拜,以及权贵压迫下人性的变异,警醒我们踏实做人、诚实待人,客观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