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会讲述真相并提供有效的价值,是现代互联网人的基本素养
我们每个人混迹社会,都需要面临两个无法规避的现实,第一是维权,第二是被冤枉或欺凌。我们总是说要好的制度,什么是好的制度?
或许这两个字只是大多数人面对要维权或被欺凌时共同会想到的字,但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如何讲述真相并提供有效的证据,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先看今天要探讨的新闻事件,日前,网传清华美术学院一女生(网称“学姐”)发帖表示,一男同学(网称“学弟”)在食堂里对其“性骚扰”,摸其臀部。
网传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的情况下,她曝光了该学弟的信息,扬言要让他在朋友圈“社死”(社会性死亡,大意为在公众面前出丑)。
此事在互联网上引发广泛传播,不少网友对涉事“学弟”表示谴责。剧情很快反转。查询监控后,“学姐”发现不存在所谓“学弟咸猪手”行为。
但事件已经在网络上发酵,随后网络上流传“疑似当事女生回应’互相道歉、就此了结’”的消息,引发不少人对“学姐”的批评。
事情大致如此,无可厚非的一方面是,我们的年轻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尤其事关隐私的事情必须捍卫是正确且进步的。
但另一方面在于,如果选择通过互联网平台来维权,那么事件的真实性与证据链是必须充足的,因为这事关当事双方甚至多方的合法权益。
二、互联网在中国20年了,我们网友们的思维应时刻深度化
而我们的网友们在网络上这些年当足了此类事件公审团的瘾,可以说对这类的事是期待每天多一些,以满足他们通过网络来帮助当事任何一方评判的思维。
这也不能简单归类为一种网络暴力,在现代化世界中,我们的社会虽然不断在完善自己,但仍然还有一些缺陷未能完善,譬如陪审团制度。
于是在我们社会还未完善此类情况下,网络所给予人们针对新闻事件或者热门事件所进行的任何探讨,都是有利于我们社会进步和民智开发的。
对此纸白君是乐见其成的,这可能是我们与古人迥然不同的时代重要元素之一,但需要着重注意的是,非简单的围观,而是要有思想和见识的围观。
当然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成长,如何让自己在理性思考中,面对任何一件社会事件,可以提供深思熟虑的看法,提供对社会有意义和进步的思路。
在本事件中,纸白君明显没有看到这种深思熟虑和进步思路,人们只是随着女生的说法而摆动,随后随着男生的无辜而转愤女生。
三、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最伟大的发明
纸白君认为我们的吃瓜群众们可能辜负了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最为伟大的发明,我们并没有运用好互联网平台,让我们每个人的见识不断随它先进而进步。
西方有本书叫《乌合之众》,说的是: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该书作者认为:理性已尽其所能,别再做更多指望,对于未解决的问题,必须另寻他法。
根据这本书的理念,对我们的社会来说,个人的个性化特征仍需很大努力来争取,即便是有孤独的个体,但具备多少个体思想性?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于是我们所面临的,在移动互联网这个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来临多年之后,我们仍然未能完成PC端时代未能完成的,成立自己的思想并不被群体轻易群化。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被伤害的是这个学姐?还是这个学弟?都不是,被伤害的是我们的社会。
四、乌合之众是对我们社会最大的伤害,智慧群体才能有益社会进步
因为人们从女生同情、对男生的愤怒到对男生同情、对女生愤怒,仅仅只用了手指间打出的不同文字组合进行了反复,换句话说这是被操控的群体情绪。
我们需要集体的力量,因为它可以处理大方向上的棘手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个体的力量,因为它可以处理细节上的棘手问题,混而为一则是最可悲的。
真相是有成本的,维权也是有成本的,被冤枉了想要为自己申辩同样是有成本的,我们所有人从童年的象牙塔出来之后,就要面临时刻要付出成本的社会。
我们需要互联网来帮我们处理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维权或被冤枉,而不是需要互联网来满足人们根本就不确定的事情,来进行利用性操作。
互联网是一个深被某些人所仇视的现代化工具,我们应该学会保护它,善用它,善待它,让它更好的为我们社会和个人服务。
而非给予某些人紧紧抓住乌合之众、造谣是非的借口连根拔起,什么叫“社死”?其意为出他人的丑,让他人社会性死亡,还有个对应词叫“公开处刑”。
这几个词看起来都是不好的词,换句话说也是要慎用的词,那么保护互联网的重任就落到了真相、证据与个体思维进步之上,乌合之众只能让互联网社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