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几个维度的分析之外,国际学校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影响还具有其他优势: 1 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体制内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完成作业,准备月考和期末考试,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压制的状态。 但在国际学校中,学生在低年级上完学校的必修课之后,在高年级就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去选择更有难度的课程。 国际学校的课本非常厚,1个学年不可能讲完所有的知识点,那么国际学校的处理方式就是1个章节可能有10个知识点,老师只讲其中重要的3个知识点。 课前老师会让学生预习,课后老师会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上网调研的方式,通过完成实验的方式,通过自主演讲的方式去掌握这些剩余的知识点,也就是把主动权还给同学。 那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就是通过反转课堂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但劣势是可能对于一些刚刚进入国际学校的同学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期,这种方式其实能够让学生自愿自发地去学习,并且完成所有的课程内容,效果会更好一些。 2 自信心增长 公立学校同学在初中升入高中的时候转入国际学校,尤其在入学面试中基本上处于你问我答的状态。 长期的观察下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在慢慢地变化,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精神或者阳光,而且无论现在的成绩进步如何,整个人都会非常的自信开朗。 之前在公立学校中读书的压力会比较大,有应接不暇的统练和作业,回到家之后吃完饭就直接上楼写作业,跟父母的交流会比较少,但是在国际学校读书之后,学生会经常跟家长分享校园内的一些生活见闻,一些同学们之间的故事。 另外国际学校平时课余活动特别多,学校会鼓励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建立自己有兴趣的新社团。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在如何招募社团成员,如何做社团一整个学期的计划,以及如何去筹集社团经费,如何安排每一次活动的时候,对于孩子的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3 批判思维的培养 比如说在谈到美国大选、英国脱欧、环境问题时,老师就会和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要求学生自己先去查资料,深度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形成自己的观点,明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于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之后,再去写出调研报告。 所以批判性思维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去把老师的想法教给孩子。 国际学校有更多的选择课程的权利,又少了一些公办学校本身的学习压力。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批判性思考的过程,来提高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步入社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