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961|评论: 0

[成都教育] 2021年成都高新区将建成5个学区 实施学区化治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2021年,建成芳草肖家河学区、站南、大源、中和、西区等5个学区,学区化治理全面铺开;
  到2025年,学区化治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形成多元治理、协同育人的教育发展格局。


  近两年,成都高新区教育部门不断探索实践学区化治理工作。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近期,成都高新区印发《关于实施学区化治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决定在未来全面推进学校学区化治理,这是该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高质量教育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高新区的“学区”是将社区治理的理论范式、实践逻辑、技术手段植入教育治理中,通过划分不同的学区,构建校区、社区、园区融合的教育发展治理新模式。


  那么,“芳草肖家河学区、站南、大源、中和、西区”这五个学区建成后,每个学区具体如何治理呢?如何划分出来的?记者一起带你分析分析。
  5个学区咋划出来?


  据介绍,这五个学区的划分统筹考虑了行政区划、交通条件、安全状况、学校布局、办学规模、适龄人口、历史沿革等因素,并遵循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优质均衡发展等原则,将高新区划分为芳草肖家河、站南、大源、中和、西区五个学区,覆盖学区范围内所有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各级各类学校(以下简称学校)。


  具体的学区范围为:
  芳草肖家河学区,东、西至武侯区交界处,成昆线以北,一环路以南;
  站南学区,东至锦江区交界处,西至武侯区交界处,成都绕城高速以北,成昆线以南;
  大源学区,西至双流区交界处,南至天府新区、双流区交界处,天府大道以西,成都绕城高速以南;
  中和学区,东至锦江区、天府新区交界处,天府大道以东,成都绕城高速以南;
1.jpg
  西区学区,为整个高新西区范围。
2.jpg
  学区划分后保持相对稳定,根据需要合理调整。


  5个学区如何管理?


  学区治理体系是按照“管办评分离”的主导思想,结合实际组建多元共治的法治化、民主化管理机构,实行区级统筹协调下的自主治理模式,以学区为单元设置学区理事会、学区管理中心和督学责任区。


  这张图可以很清晰的看明白学区治理体系的组织架构:
3.jpg

  上面这张架构图里的“名词”都代表啥?承担什么责任呢?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是学区理事会。


  这个是高新区教育部门、学区范围属地街道(社区)和学校及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发展治理的议事协调机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协助高新区教育部门,统筹规划学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区教育资源布局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统筹协调各级各类资源,梳理辖区教育资源需求清单和机会清单,搭建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协调落实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控辍保学工作;支持学校发展,净化、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协调化解学区内教育方面的矛盾风险。

  其次是学区管理中心。


  这是由高新区教育部门授权、接受学区理事会指导的学区非正式管理机构,不设机构及编制。主要工作职责是在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学区管理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按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研究决定学区内学校发展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并经学区理事会研究同意,报高新区教育部门备案后实施;协助高新区教育部门和街道对学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党建和行政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协调、监督,完成上级党委和教育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指导学校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学校资源,促进校际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最后是督学责任区。


  五个学区要组建督学责任区。主要职责是负责对督学责任区内学校开展经常性督导,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点督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情况,主要包括学校党建及党建带团建队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德师风、资源配置、教育收费、安全稳定等情况。指导学校建立自我督导体系,优化学校内部治理。负责对学区、学校的发展质量、优质均衡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开展家长、师生、学校满意度调查,收集各方意见,并及时反馈学区理事会和学区管理中心,督促其改进提高。


  5个学区建成有啥优势?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个学区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为整合区域内学校、家庭、社区、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资源,促进各方教育责任共担,资源互联互享,形成“校区、社区、园区”多元共治和“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的教育发展格局。同时,促进学校场馆、课程、师资等资源共建共享,帮扶学区内相对薄弱学校发展,建设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进而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链条优质教育。也推进教育行政管理架构的优化,促进教育治理方式科学化、精细化,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具体来说,优势可以总结为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协同育人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五个学区以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为切入点,逐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学区治理体系。通过加强学校与街道(社区)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重大企业、社会组织、驻地单位等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积极发掘学区教育资源,做好研学旅行线路、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建设中小学生喜爱的学习体验、社会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二:资源共享


  5个学区建成后,高新区将统筹协调学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教育资源,在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明确权属、责任的基础上打破资源壁垒,精准对接各方资源需求与供给,建立需求清单和机会清单,以教育资源整合、融通、共享带动学校和学区提升发展。


  同时围绕公共教育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建设运行稳定、操作便捷的公共教育资源网络服务平台及计算机、手机终端,完善分层分类、动态查询、登记预约的分享与使用机制,促进更多教育资源在学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融通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拓展育人空间,扩大受益群体覆盖面。


  关键词三: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交流平台的形成应该是学区划分最关键优势之一。未来,高新区将健全完善干部、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通过跨校兼课、支教、走教、轮岗、跟岗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交流,原则上学区每年交流轮岗教师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同时各学区将搭建教育教学交流平台,通过建立教研共同体、开展学科专题研究、加强教育质量评价等措施,统筹教育教学研究,强化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素养。


  关键词四:学生成长


  高新区将探索建设以学区为单元的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图书馆,拓展学生学习时空。与此同时,以学区为单元,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发展交流展示活动,促进学生争先创优、增进友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未来该区将探索在不违背国家、省、市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相对就近、安全可靠、教育质量等因素,按照学生志愿、家长申请、学校审核、学区管理中心备案的流程,统一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跨学校、分期分批交流培养。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和艺体特长生培训培养基地,集中优势师资开展集中联合培养。做好学区内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教育,促使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实现贯通培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