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佩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目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为引导公众科学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护公众健康,特提出以下指引。 一、需要佩戴口罩的情形 (一)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包括:公交、地铁、动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和厢式电梯;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人员密集的办公、会议、会展等场所;通风条件不良情况下,多人办公或聚集时。 (二)公众前往医疗机构就医或陪护等应佩戴口罩。 (三)以下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应佩戴口罩,包括: 1、有职业防护需要的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 2、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且需要与不同人群频繁接触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警察等。 3、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以及托幼机构教师、晨午晚检时的工作人员等。 4、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前往公共场所(场合)时应佩戴口罩。 二、不需要佩戴口罩的情形 (一)室外环境。 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但人员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人员聚集。 (二)室内环境。 1.家庭、私家车内。家中成员健康,私家车无外人乘坐情况下不需要佩戴口罩。 2.室内工作、会议场所。通风良好,熟悉彼此健康状况,有条件保持人员1米以上距离可以不佩戴口罩。 三、使用注意事项 (一)呼吸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脱除后应洗手。 (二)佩戴口罩时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 (三)佩戴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应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 (四)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五)各种对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无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六)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单独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 (七)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