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信阳毛尖最高标准是一芽一叶(也就是说此时的信阳毛尖并不采单芽) 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人们将“毛尖”从字面上误解为“尖芽”,认为信阳毛尖就是芽尖 因此开始过度追求不带叶的小芽头 由于小芽原本都是发育不成熟的茶叶,冲泡出来后芽小、汤浑、味淡,被专家批评为“小浑淡”。这种说法迅速在业内广泛传播,还被误传为美称,有的茶商甚至告诉记者小浑淡才是正宗的信阳毛尖。 不少茶商表示汤越浑越是好毛尖,喝起来鲜爽 信阳毛尖就是小浑淡”,“越浑的毛尖越好”……一时间纯芽成为最受吹捧的信阳毛尖,消费者也觉得纯芽根根分明很是好看 ,无论是茶商还是消费者都偏向纯芽,于是茶农被迫只能采单芽 这样信阳毛尖的产量就大打折扣。 为什么如今信阳毛尖假货泛滥,这就信阳毛尖产量变低有关!两个前提:四川湖北等地的绿茶从12月份1月份就开始陆续出芽了,而但是信阳毛尖在三月底才开始冒一点小芽. 在信阳毛尖只有一点点产量的时候,外地的绿茶已经有很大的产量了 ,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 有心人玩起了套路,从外地收购鲜叶制作成假毛尖出售 我们来算一笔账 信阳毛尖三月份的鲜叶价格假设每斤90 ,四斤鲜叶制一斤干茶 鲜叶成本360加上炒茶人工机器的加工费算50包装运输费30 最终也要440(鲜叶价格每天都不同所以这里取中间价,加工费每家炒茶师傅的工资不同也取中间价) 如果此时一月份去外地收购鲜叶每斤30 同样的加工费包装运输成本只需要200。成本就已经相差240再按同样的售价 假毛尖显然是暴利 假毛尖巨大的利润空间致使很多茶商疯狂的推广,如今就快将正宗的信阳毛尖挤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