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像过去那么期待撕掉日历上最后一页的快乐。
时间匀速而连续的流过,并没有哪一天比另外一天更有意义。这一切本该如此,就如同即将到来的2020。
过去的人,对于自己未来每个阶段的感知是很局限的。
试想古代一个二十岁的男子,看到自己四十岁的父亲作为一家之主,辛苦劳作不苟言笑;六十岁的爷爷作为高寿的长辈,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他对自己未来什么岁数会是什么样子,什么阶段会有什么心态,是有着一定的预期的。
但是由于观察的样本非常小且不连续,因而以此为基础构建出的人生轨迹的模型粗糙而不完善。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在脑海中有个模糊的概念,状态的变化也会被理解成为一种突变。
孔子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生是一个分段函数,每十年一个阶段。
我在小时候也常常听大人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等你到了三十岁就感受到压力了,等你到四十岁就能理解你的父母了,等等。
包括很多人写文章发朋友圈,也喜欢戏剧性地表示,多少岁生日那天,突然顿悟了人生的哲理。
而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
互联网的一个重大影响在于,它在任何一个角度都提供了海量的大数据样本。
它能够告诉你,任意一个岁数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和你有着相同性别学历爱好工作的人,在某个岁数会是什么样子的。这就使得我们对自己未来的可能性,一下子清晰了很多。
或者说,信息不对称消除了,预期现实了许多。
我经常在校园里骑着单车,观察那些年轻的面孔,倾听他们的对话。我对00后的最大感触,就是他们比我们那一代人要早熟许多。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只知道为一个好成绩拼命刷题,或是在社交网络上自顾自地伤春悲秋,对未来几乎没有概念。
而现在大一的小同学们,仿佛已久经世故,一个比一个精(此处为褒义),各种话术已经很难给他们洗脑。他们有了自己牢不可破的一套理论,关键是还挺有道理。
除了一些必要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之外,单纯从心智、从三观的稳定性、从对未来的预期和风险意识上来看,16,26,和36岁的三个人,其差距远小于年龄本身的差距。
我的长辈们,三观很多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时形成的。我的三观,在大学的时候基本已经稳定。而现在的年轻人,则更早。
现在的人,结婚生子推迟了,中年危机却提前了。
认识到风险是成年人的必修课,而在互联网的助力下,这一课充满了铺天盖地的恐吓和焦虑。
相比于勤勤恳恳盯着手头的事埋头苦干,现在的年轻人还没赚几年钱就开始考虑投资理财,副业刚需,为自己留好退路。这或许可以认为是经济下行导致,但无论如何,相比于过去几代人「趁着年轻就要浪得飞起」的观念,现在年轻人要收敛许多。
在未来,除非真的发生了能够撼动三观的大事,否则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都只会小修小补,日臻完善,而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发生大的改变了。
相比于时间的流逝和岁数的增长,信息的输入才是构建价值观更加重要的一环。
他们,或许也包括我们,未来的很多阶段已经提前到来,与现在叠加在了一起。
二十而知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