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湖南长沙23岁女生车某某在货拉拉平台下单了搬家货运服务,上车六分钟后,司机报警称车某某跳车自杀。2月10日,车某某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2月21日晚货拉拉对此回应:货拉拉已经成立专项处理小组,目前正在约定商谈善后的时间。
2月22日晚间,家属和记者一起重走货拉拉偏航路线,发现偏航路线用时多,切换路线多。到达出事地点时,还遇到警方用货拉拉货车连夜勘查。
2月23日,长沙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表示,“女子车某某租乘货拉拉网约车跳车身亡事件”涉事司机周某春(男,38岁,长沙市岳麓区人),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2月24日,货拉拉就长沙女孩搬家途中跳车身亡道歉,并立即推进整改。
一、舆情概况
截至2月24日17:30,监测发现相似信息共计264500条,分布于新浪微博193130条,客户端41980条,论坛8385条。微信7263条,视频6267条,新闻3694条,网站3534条,报刊131条,外媒66条,博客38条,政务12条。
本时段内,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环球网、央广网、封面新闻、川报观察、上游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平台对此有关注,部分标题如《货拉拉针对用户跳车事件致歉 并发布7项整改措施》《女孩坐货拉拉跳车身亡 司机被刑拘 事件始末梳理》《货拉拉司机家属首次回应女孩跳窗身亡》《货拉拉司机父亲发声:我儿子人老实》等。
期间,新浪微博话题#货拉拉涉事司机被刑拘#阅读3亿次,讨论1.4万次;#货拉拉司机家属回应女孩跳窗身亡#阅读2.4亿次,讨论1万;#货拉拉道歉#阅读4015.8万次,讨论3394次;#女孩坐货拉拉出事前1分钟监控曝光#阅读1300.3万次,讨论1022次;#实地拍摄货拉拉遇害女生搬家路线#阅读460.7万次,讨论840次。
由舆情走势图可知,舆情自2月21日开始发酵,随着媒体大V介入转发传播,舆情热度迅速上升,并保持高位运行态势,舆论讨论热议持续不减。
期间,相关信息主要集中于新浪微博平台,占比约85.81%。此外,微信、腾讯新闻企鹅号、知乎等平台亦有较多信息分布。
二、舆论情况
本时段内,“货拉拉”“跳窗”“女孩”“搬家”“长沙”“警方”“身亡”“家属”等成为舆论高频词,详情如下:
(一)网民观点
一是希望早日查清真相。“司机曾三次偏航?如果没有遇到歹事,怎么会离奇跳窗?希望早日查清真相,还死者公道。”“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希望还大家一个真相。”“希望查明真相。”“ 还是希望警察能找到关键证据,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别放过一个坏人!”
二是猜测事故发生原因。“我觉得就是个很简单的事儿!女孩儿遇到司机劫财或劫色了,起了争执跳了窗!就算找不到证据,那司机也是一定逃不开责任的!慢慢找也得找!现在是过失罪,再等等可能就是猥亵,一条一条给他加码!只有等待了,办案人员需要时间!”“司机偏航、司机熟悉路线、监控盲区、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算没有直接证据,也很可疑了。”“既然选择跳窗,很有可能是司机锁住车门了不让受害者下车。”“车上就两人,女孩跳窗是自保,结果死亡!为啥女孩子好端端要跳窗户自保??只有司机知道,这事司机脱不了干系!具体司机做了什么!待警察后续更进!”“为什么跳窗?是人都会选择更安全的方式,说明跳窗比在车上更安全,23岁了也应该知道在行驶的车上跳下来会是什么后果?”“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具备跳窗的技能,并且在高速行车时,如果选择从窗户跳出来,那绝对是高手。我这样的,只好选择打开车门跳车。所以看起来是车门上锁了,拉不开,事态非常紧急的危险,司机进行言语威胁和实际威胁了。请警察叔叔提供证据哦。”
三是质疑司机在发现女孩要跳窗时为何不进行刹车等动作。“为什么不按原导航线路走?”“人家都要跳车了你也不刹车?”“如果发生冲突,女孩肯定先叫停车,司机不停,才会跳窗,现在死无对证了。”“产生争执可以停车啊,为什么人家从窗户跳了出来?”“其他的不好猜测,但是为啥看到女孩跳车不停下?”
四是认为案件调查存在较大难度。“女生已经去世,也没有视频录音什么的线索留下,所以现在基本上就是涉事司机的一言堂了吧。”“这个案子难就难在,录音录像什么都没有,并且受害者确实不像会是自杀的样子,还是希望警察能找到关键证据,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别放过一个坏人!当然了,我也并不觉得这个司机无辜。”
五是期望加强监管,不要用生命的代价换来有关平台整改。“妈蛋非要出人命才知道整改,之前滴滴也是,都是以女孩子生命为代价。”“出事儿了知道改了。”“滴滴也是 几条人命换来整改。”“总是要用活生生的生命推动改革!为什么不吸取前车之鉴呢?为什么在平台创立的时候没有考虑安全问题,让资本成为最先考虑的因素?”
六是表示将抵制货拉拉。“说实话,我不想用货拉拉了!”“不上热搜你们都从来不找家属,女孩弟弟都说了,没上热搜之前你们都没去看过在医院的女孩!没底线!”“说白了还是没社会责任心,还想省投入。”
七是持其他观点。“家属不在现场,说话不可信!”“道歉没用,赔偿方案呢?”
(二)媒体观点
中国妇女报:这样年轻鲜活的生命突然逝去,让人们除了难过,还有困惑和忧心。困惑于日常使用的各类平台究竟能否信赖,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它的监督机制是否合理?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在生活中是否可以继续放心使用各类平台?忧心于女性该如何避免伤害,网络上有很多“女性自救”“防身妙招”“警惕事项”,但是,女性最需要的不是时刻学习如何自保,而是需要一个更加安全友好的社会环境。这除了女性提高自我安全意识,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跟进,需要全社会共同提高监管治理以及文明道德水平。
北京青年报:货拉拉平台收取用户费用后,需保障交易的安全,并负有相应的管理责任,不能将责任都推在司机身上。该货车内无任何录音录像设备、货拉拉App也没有录音录像功能,这就令安全保障措施存在疏漏,平台无法即时监控司机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司机偏离导航、警示司机、提醒用户注意安全等。因此,在查清女子跳车事件之际,货拉拉平台应记取血的教训,尽快查漏补缺,加强平台管理措施,避免再发生悲剧事件。监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行业管理,加快制定行业标准,设置司机资格门槛,督促平台履行管理职责,禁止非法泄露用户信息资料,推动规范经营,保障用户的人身和货物安全。
光明日报:缺少线路偏航的异常预警,没有录音录像设备,包括司机注册门槛低,审核把关不严等,这些日常的薄弱环节随时都可能酿成致命风险。显然,客运网约车的安全措施,货运网约车同样需要,提供平台交易,不是丢掉这部分安全管理责任的理由。不管怎么说,人命关天,这次的事件,需要有权威的真相。而不管真相如何,它也应该成为货拉拉代表的货运网约车行业整改的一个起点。强化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监督,只有形成严丝合缝的安全监管体系,司机和消费者(乘客)才有安全保障,类似的悲剧才会更少一些。
北京日报:媒体的调查,再次揭露出网约货运行业的混乱粗放。据报道,货拉拉平台与司机并无劳务关系,司机交1000块押金,入职培训半个小时即可上岗。平台提供“撮合”服务,从每笔订单抽成,却并未提供相应管理,司机背景调查、车辆准入门槛、行程录音录像等几乎全是空白。如此“散装”模式下,货运车辆基本处于“裸奔”状态,中途加价、胡乱要价、故意绕路等乱象迭出,也为乘客安全抵达埋下巨大隐患。没有安全抵达,一切都失去意义。
澎湃新闻:既然是网约车,既然载货的同时也载人,就应该严格遵循网约车辆的营运安全标准,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一系列问题,都指向货拉拉平台的安全保障能力。这绝不是一句“等待调查结果”可以搪塞过去的,平台方面理应给出详尽的解释。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轻微事故、未遂先兆以及事故隐患。如果网约车平台根本没有把乘客的安全放在心上,放任自流,那么事故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总等到事故发生后才想起整改的必要性,意味着事故隐患永远存在。
新京报:虽然货拉拉事后表示“绝不会有一丝逃避”,但涉事车辆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在乘客上车后,车辆其实在“裸奔”,这为潜在发生的安全事件埋下了伏笔。因为货运网约车主要运送的是“货”,而不是“人”,因此很容易忽略对“人”的保障。由于货运网约车注册门槛不高,再加之注册的司机越来越多,很多平台对于司机与服务的管理却并未跟上,包括缺乏对于注册司机以及服务过程的有效监督。不妨参考网约车平台规范。
红星新闻:真相未浮现前,任何判断和指责都应该慎重。当然,这也要求相关方面加快调查和处理,让真相及早代替猜测。事发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家属和舆论都需要尽快获得一个说法。无论是从规范价格体系,还是从保障乘客安全的角度,是否应该引入更多的留证和预防设计,于监管和平台,或都有必要予以慎重考量。就个案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责任方,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当是最基本的处置原则。而置于当前货运网约平台的规范运行来看,它应该促成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和改善。
正观新闻:货拉拉司机的事儿,不会因为平台和司机所谓松散的关系,平台就可以不承担责任。因为一,他是货拉拉的司机;二,用户是通过货拉拉的平台下的单;三,货拉拉平台从中获得收益。这构成了责任和义务。货拉拉的安全问题,怎么防范,非常值得思考。这一点可以参考顺风车事件的安全处理措施。当初顺风车案例出来之后,也是在全社会的关注之下,才得以改变。而货拉拉案件虽然没有那么集中和极端,但无疑,每一个悲剧都意味着百分之百,怎么防范就很关键,这同时也是保障司机权益的必要之举。
(版权归麻辣社区所有,请勿转载)